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第九章:扩馆祭

来源:新华报业网 作者:分享到 编辑:redcloud 2014-11-28 14:24:30
时刻新闻
—分享—

  第九章 扩馆祭

  南京市水西门大街上平地耸立着一组灰白色的建筑,这组建筑承载着南京的黑色城市记忆,背负着现代中国一段沉重的历史——这就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尽管时代瞬息万变、物是人非,南京仍保留着这块地方,为南京大屠杀建馆立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这里颁布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遇难同胞纪念馆如一块坚硬的石头,以坚忍、肃穆的姿态告诉世界:我们不是一个健忘的民族。

  自1985年正式开馆30年来,遇难同胞纪念馆先后实施了三次改造扩建工程,不断扩展容量、夯实基础,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公共纪念场馆体系,声名、影响力传遍海内外。

  1982年,日本文部省将中学历史教科书中“侵略”中国,改为“进入”中国,妄图以此篡改侵略历史,激起了我国人民的愤怒,人们纷纷以各种方式,抗议日本政府否认侵华史实的卑劣做法。与此同时,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和遗属,以及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的师生,有的上书中央领导,有的给江苏省和南京市领导写信,要求尽快建馆立碑,“把南京大屠杀血的历史铭刻在南京的土地上”。

[NextPage]

  当时主持中央工作的邓小平同志指示说:“日本岸信介到处树碑,我们也要给他树碑,树他侵略之碑。”岸信介何许人也?岸信介系日本前首相,曾是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甲级战犯嫌疑犯。在他连续担任两届日本内阁总理大臣期间,曾经极力粉饰加害的历史,掩盖日本侵略罪行。邓小平同志一针见血地指出岸信介为军国主义树碑立传的实质,针锋相对地提出要“树他侵略之碑”。

  江苏省和南京市政府顺应领袖和人民的呼声,决定将建馆、立碑和编史三件大事同时抓起来。

  建馆——开始着手筹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立碑——要在主要的有代表性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遇难地或丛葬地分别竖立纪念碑;编史——组织一批历史专家,编写与南京大屠杀相关的史料书籍。

  经多方征求意见,南京市人民政府决定在江东门建馆,并于1983年12月13日,即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遇难46周年之际,在江东门举行立奠基碑仪式,正式迈开了建馆的步伐。

  1985年3月,邓小平同志来南京考察工作,听取了关于筹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工作情况的汇报后,亲笔题写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十六个大字。

  1985年8月15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始料不及的是,在开馆的当天,就有日本劳动者交流协会参观吊慰访问团来访,这是纪念馆落成后来访的第一批日本人。访问团成员进馆后的第一句话几乎都是:“我们是向中国人民赔罪来的!”

  遇难同胞纪念馆建成开放后,中国一批抗日战争的博物馆、纪念馆,如雨后春笋般地在中国大地上陆续出现,更加凸显了该馆的带头和引领作用。

  我在担任馆长后的第二年起,也就是在1994年,开始考虑改变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展览、环境、内部管理和史料征集与研究,着手该馆的二期工程建设,夯实事业发展的基础,提出新建一个悼念集会的广场和建立一批反应南京大屠杀主题的艺术品,并开展了题为“人人为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捐赠一元钱”的活动。

  “遇难者名单墙”是二期工程建设中的主体项目之一,墙面刻上3000名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名录,后来又增刻一万多个“名录”。该“墙”建成后,海内外媒体作了大量的报道,每年的清明节和“1213纪念日”,中日两国的僧侣们,都要和部分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遗属们一起,在“墙”前为逝去的先人们祈祷。

  1996年,扩建后的遇难同胞纪念馆被中宣部命名为首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被团中央命名为首批“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被中央文明办命名为“全国建设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遇难同胞纪念馆日益成为对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外进行和平友好交流的重要场馆,尤其在国际民间外交、南京大屠杀史宣传与维护方面发挥了有效的影响力。

  2004年5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来遇难同胞纪念馆视察,看完整座纪念馆后,胡总书记神情严肃地对我说:“这里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地方。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惨痛的历史。”

  随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参观者越来越多。2004年初起,在全国率先实行对全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免费开放后观众人数激增、各种交流活动活跃,加上馆舍老化、设施陈旧、制约了新征集文物史料的展示等因素,纪念馆亟需再次扩建。

  2005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第二次扩建遇难同胞纪念馆。该工程首先面向国内外招标建筑设计方案,先后有国内外13个享誉建筑界的设计团队报名投标,各家鼎力拿出最佳设计方案。最终,何镜堂院士亲自率领由他担任院长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团队设计的4号方案脱颖而出、竞标成功。经过两年多时间的拼搏和努力,新馆终于2007年12月13日即南京大屠杀30多万同胞遇难70周年纪念日如期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

[NextPage]

  南京大屠杀在6周内遇难30万人,如果以秒来计算,平均每隔12秒钟就有一条生命消失。美国RAA公司的展陈投票方案中有个“十二秒”的设计创意,用声光电的手法,做成了现场有持续滴答“读秒”的声音,每隔12秒时间,一滴水从高空中落下,在水面上形成了一个涟漪后消失,与此同时,封面上的一盏印有遇难同胞遗像的灯亮起来后又迅速地熄灭,标志着一条生命的消失。这一独特的表现手法,引导观众在展览结束时进行深切的思考,因而成为陈列展中最大的亮点受到了广泛的好评。该展览一举获得了“全国十大精品陈列”奖和江苏省“精品陈列艺术奖”。

  新馆先后获得了“中国建筑学会建国60周年建筑创作大奖”、“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优秀奖”、“中国建筑学会蓝星杯第五届中国威海国际建筑设计大奖金奖”、“建设部优秀建筑工程设计一等奖”、“教育部优秀建筑设计奖一等奖”、“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和全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等一系列国家级荣誉,不仅证明了纪念馆品质的一流,更凸显了南京城市文化建设的高水准。

  2003年春天,在南京市的“两会”上,我作为人大代表,提出来在南京建造一座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碑的建议。从文化的多元性来看,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既是南京大屠杀惨案的发生地,也是侵华日军投降的见证地,中国战区抗战的胜利地。而抗战胜利,则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的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这一伟大的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供了一个弱国战胜帝国主义强国侵略的经验和范例,也促进了民族觉醒和唤起了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

  我的建议后来变成了10名市人大代表的共同提案,很快得到了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同志的肯定和支持,并提上南京市主要领导的议事日程。此次扩容工程的总体定位是在现有的“历史”与“和平”的两大主题上,扩展“胜利”的主题和内容,将于2015年9月建成开放。

  新年刚过,我就组织了7个征集小组,每组负责三个省(市),奔赴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60座城市,走访抗战胜利遗址,采集当年参与抗战胜利老兵的证言,征集有关抗战的文物。后又派出第二批、第三批人马,有重点地道有关省市征集。经过半年多的征集,收获颇丰,一共征集了9160件文物和史料。

  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容工程加入胜利的元素,是彰显南京文化多元性的需要,是见证中国战区胜利光荣的需要,是对‘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再次提升,将与北京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形成南北呼应,诠释中华民族的复兴所走过的艰难而伟大的历程,也是对以安倍为首的一批日本当权者在历史问题上开倒车,破坏东亚稳定,企图挑战战后国际秩序的有力回击。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及李慧独家供稿整理:顾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