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湖南靖州获评“湖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刘杰华 周凌 编辑:见习编辑:晓柒 2014-11-17 19:28:27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长沙11月17日讯(通讯员 刘杰华 周凌)11月15日,在2014中国•飞山文化旅游节暨土特产品博览会开幕式上,湖南省文联党组成员、纪检员叶心予同志为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湖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授牌。
  
  为推动全省民间文化艺术繁荣发展,丰富活跃城乡基层群众文化生活,根据《文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11—201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评审命名工作的通知》,湖南省文化厅于5月上旬启动“湖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申报评选工作,全省14个市州历经两个月的宣传发动和认真组织,共有29个民间艺术之乡参选,内容涵盖了表演艺术、造型艺术、民间技艺和民俗活动四大类,经省厅组织专家认真评审,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民间音乐“靖州苗族歌鼟”入选表演艺术类民间艺术之乡。
  
  苗族歌鼟是一种多声部音乐艺术,它集茶歌、酒歌、饭歌、山歌、担水歌为一体,贯穿于苗民族各种生活之中;它与侗族大歌和其它民族的民族音乐有很大的区别,是同一地区多声部语言的典型代表,是藏在深山没有被外界所知的文化瑰宝。它的发现,否定了外国认为中国没有多声部语言的观点,改写了世界东方没有多声部民间音乐的历史,显而易见,靖州苗族歌鼟具有多声部语言的特性。其演唱旋律在不同的场所,使用不同的旋律(曲调),即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使用茶歌调、酒歌调、饭歌调、山歌调等多种歌调;其它民族的原生态音乐,在不同场所有不同的歌词而旋律不变,靖州苗族歌鼟却在词曲、旋律诸方面有突破,呈现鲜明独特性;并且在演唱时无需指挥和伴奏,就将所需演唱的词曲表现得恰到好处。
  
  苗族歌鼟享有“中国原生态多声部民歌活化石”和“深山瑰宝”、“天籁之音”、“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美誉。它是由大自然的声音演变而成。在古老的苗族村寨,优美清新的自然环境,单纯欢快的生活,促使苗族先民们模拟大自然的“鸟鸣、蝉唱、流水、林涛等丰富多彩的大自然的“和声”,并编成高低重叠的悦耳歌声。苗族歌鼟是一种来源于大自然、高于大自然的原生态音乐文化,聆听着这种美妙神奇的音乐,令人陶醉,使人产生忘却世俗、超越时空的感觉,是中国民歌中的阳春白雪。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歌鼟主要流传在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锹里”地区,三锹乡的地笋苗寨是苗族歌鼟发源地之一,也是靖州“国宝”苗族歌鼟的传承基地。作曲家江晖创作的《大苗山》,不仅描绘了独特的苗山风土人情,还运用苗族歌鼟进行伴唱。他说:“少数民族的音乐也许没有完整的体系,但是其中的自然音律之美我们一辈子都学不完。”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