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青奥会“筑梦之塔”最高层距地面42米 520人组成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 编辑:蔡娟 2014-08-17 08:53:40
时刻新闻
—分享—

  塔沟武校学员“筑梦之塔”的高难度演出让世界惊叹

  李永琦(右二)和小伙伴苦中有乐摄影/李君

  第二届青奥会开幕式昨天在南京市奥体中心举行。今年14岁,来自河南少林塔沟武术学校的李永琦,在钢丝威亚的拖拽下高高飞起,和他519位师兄弟,一起完成了筑梦之塔的演出。直到节目结束,李永琦才松了口气,这意味着他半年来的汗水没有白流。从塔沟武校的少林功夫小子到青奥会开幕式艺术演员,李永琦和他的师兄弟有太多的故事要说。

  从3万人到2个人

  筑梦之塔节目难度空前,最低一层距地面12米,最高一层距地面42米,中间相隔10层,塔顶为2人,往下人数逐渐增加。

  李永琦前两天训练时中暑晕倒了。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前,他还在输液,晒得黑红的小脸也有些苍白。但比生病更可怕的,是被替补换下,成为功夫片中早早离场的倒霉配角。“我从3万多师兄弟中,好不容易练到塔尖,可不能提前结束。”

  如今李永琦是筑梦之塔塔尖上的两人之一,4年前他10岁,错过入选广州亚运会开幕式。这一次他最初仍不是导演眼中的菜。“从去年下半年,导演从武术、身高、相貌几方面开始选人,我们学校总共3.5万名学员,到最后选出1000人来。其中参加筑梦之塔的,高空120人,地面400人。”教练苗攀登介绍。

  李永琦虽然年龄达到了导演要求的14岁下限,但个子偏矮,力量欠缺,他无缘主力名单。当师兄们爬上架子开始训练,李永琦在下面眼巴巴地看着。“没选上我,我就想办法。比如他们练完了,中午我就去借他们的威亚衣,爬上架子自己训练。”李永琦说的架子,搭设在塔沟武校的操场,高20米。“结果导演看见了,问我吊到更高处害怕不害怕。我说我还敢到最高处。”

  导演看中了李永琦的努力和不恐高。筑梦之塔节目难度空前,最低一层距地面12米,最高一层距地面42米,中间相隔10层,塔顶为2人,往下人数逐渐增加。苗教练说,概括起来说,顶层很危险,底层非常累。年龄大些的孩子力量足,可以在底层,像李永琦年龄小,个子矮,体重轻却胆子大,正适合在塔顶做复杂动作。

  不恐高是李永琦天赋的优势。很多学员在地面一切都好,吊到高空就恐惧得手足无措。李永琦人小胆大,他一步步练了半年,一路杀到塔尖。“挺过瘾的,像拍功夫片。”李永琦一句话概括了这半年的乐与苦。

  吊威亚从吐到爱

  几百个功夫小子虽没有出意外,但稚嫩的手掌爬满老茧,裸露的胳膊上留下钢丝的划伤,钢铁铸就的保险环,也在6个月的摸爬滚打中磨出了一层包浆。教练说排练时,他在下面保护,能看见汗水像雨水一样滴下来。

  半年在从20米到42米的训练架上无数次训练,几百个功夫小子虽没有出意外,但稚嫩的手掌爬满老茧,裸露的胳膊上留下钢丝的划伤。钢铁铸就的保险环,也在6个月的摸爬滚打中磨出了一层包浆。教练说排练时,他在下面保护,能看见汗水像雨水一样滴下来。6个月,功夫小子们对吊威亚已从吐到爱。

  吊威亚第一关就是克服42米带来的高度恐惧。17岁的徐博威说:“第一次怕得眼睛都不敢睁开。”导演挑的这批孩子都有至少3年的习武史,但吊上半空让他们的功夫无处施展。“有些表演动作要求我们头朝下,开始训练时有同学会呕吐。我下来会眼前一黑,要人扶着才能站住。”

  第二关是力量关。根据编排,功夫小子们需要上下翻飞、翻滚横跃,组成不同的造型,堪比“超人”,却也需要超人的腰腹肌力量。“开始力量根本不够,那就做不了那些动作。结果就在地面上练俯卧撑,仰卧起坐,一组50个一天做好多组。”徐博威说。

  第三关是现场关。今年4月份功夫小子们开始挂钢丝练习,从走进体育场,到把威亚衣上两根钢丝挂到拉升飞天的圆盘上,他们只有30秒。钢丝挂错、脱落,都意味着失败。“想了好多办法。开始每次都有人的钢丝搅在一起,还有人钢丝挂反了,就成背对背了。后来就把钢丝用红蓝胶带分清左右,”教练苗攀登说,“挂钢丝也是难题,每个学员身上都是一大盘钢丝,最长的50米,圆盘上面圆环5厘米,学员钢丝上的钩一两厘米。尤其还是在晚上,他们30秒要挂好两根钢丝再把保险螺丝拧好。想了十几种办法,后来要求学员把钢丝盘成8字,左手攥着钢丝,右手扣保险钩,挂上后还要随着圆盘上升,慢慢释放钢丝。”

  重重困难,塔沟少年一一克服。“这半年,开始在塔沟学校上20米高架时,一天练两三次,7月份开始转战南京,上42米高架,从早上5点练到晚上10点。上下起落一天几十次。”徐博威说,“觉得这半年自己饭量,喝水都多了,身上肌肉力量也涨了。”

  洋师傅“吓”成徒弟

  “原来他们带着方案来的,也都没有拿出来,他们后来就变成来学习取经了。现在都是我们在练,他们去看。”

  在导演组最初将表演方案交给塔沟武校时,开幕式执行总导演章东新对孩子们能完成什么样心里没底。为此导演组聘请了著名的高空威亚表演团体,西班牙拉胡拉团队进行指导。有意思的是,塔沟的少林小子用难度震撼了西班牙师傅。

  4年前塔沟的少林小子曾经在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白云之帆”节目中,第一次完成了总导演陈维亚的设想。他们在26层楼高的LED帆布塔架上吊着威亚上下翻飞。如今和亚运会相比,这次“筑梦之塔”是从平面到立体。“亚运会时有支撑点,这次大家要在空中完成立体的动作,就只能靠腰腹力量和团队的合作意识。比如整个阵型的扩张、收缩、变形,需要身边的同学相互配合。”章东新说。

  导演组期待西班牙外教能帮助塔沟体校。“第一次有六七个人来塔沟武校,当时我们已经练了两个月了,他们一看就说很震撼。”塔沟武校总教练刘海科介绍。教练们本来以为是几个人的表演,想不到是几百人的空中协作。“之后他们回国了,我们训练中又加大了难度动作。这次在南京他们又来看,就完全被震惊了。站在那里只是说,太牛了。”

  6个月中,塔沟教练们让难度动作不断提升,让这个几百人的空中舞蹈达到了难以企及的高度。“原来他们带着方案来的,也都没有拿出来,他们后来就变成来学习取经了。现在都是我们在练,他们去看。”教练苗攀登说。

  从武术到艺术

  “就是表达一种力量的积聚和爆发吧。”桑鸿运说,“知道了动作的含义,学起来更快,感觉也很好,有失重的感觉,像是在月球上漫步。”

  章东新说,在“筑梦之塔”之前,还没有任何导演把中国功夫脱离地面,悬空进行整体表演。实际上功夫小子们不止是学着飞着演功夫,还学着将自己身上的武术向艺术转化。“在空中一边表演,一边要听着音乐,动作要和音乐节拍配合上,难度可想而知。”

  身处底层,负责用大力量拽住同伴的桑鸿运虽然还未看到开幕式的画面,但曾看过彩排时的录像。“感觉比自己现场练习还要震撼,觉得自己不再只会功夫了,也是在表演了。”

  18岁的桑鸿运习武10年,他说少林武术以刚猛著称,但参加开幕式不但要功夫也要会表演。“他们导演也来给我们讲课,要我们学会怎么用身体表达艺术的感觉。现在我理解的筑梦篇章,就是想让世界看到,中国青年有能力、有智慧达到目标,完成梦想。”

  筑梦之塔中,有500多位表演者做收缩、打开的惊险动作,塔沟少年们聊起来,都说他们知道那些动作意味着什么。“就是表达一种力量的积聚和爆发吧。”桑鸿运说,“知道了动作的含义,学起来更快,感觉也很好,有失重的感觉,像是在月球上漫步。”

  学员们说,半年苦练最大的奖励是听到观众的掌声和他们的尖叫。“我记得第一次彩排,当我们都排队下场了,还能听见观众在不停地鼓掌,心里特别有成就感。”徐博威这时很得意。本报南京专电 记者 褚鹏

  4 汉字、青铜器、青花瓷、丝绸之路作为中国文化独有的元素在开幕式上惊艳亮相。

  6 开幕式排练共进行了6个月,排练场地分布在南京9个地点和河南登封塔沟、北京排练场地。

  9 巨型天文望远镜镜身长9米,直径3.5米。

  11.8 巨型天文望远镜展开形成的奥运五环宽11.8米,高5.7米。

  17 巨型浑天仪展开时的最大尺寸为直径17米,高22米。

  100 100多个特殊造型面具,均采用国际领先的3D打印技术制作。

  1600 开幕式焰火燃放数量约1600发,共有40多个花色品种,其中专门开发的安全、低碳、环保、微烟焰火新产品20种。 据新华社

  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第二届青奥会开幕

  奥运冠军陈若琳

  点燃“未来之光”

  本报南京专电(记者 褚鹏)第二届夏季青年奥运会开幕式昨晚在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场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南京青奥会开幕。

  南京青奥组委会主席、江苏省省长李学勇在开幕式上致辞。随后,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登台,他首先用中文向全场观众问候,他还“动员”现场的数千名运动员和观众举起手机,镜头对准自己,按下快门,同他一起,留下“青奥会自拍”(上图)。

  开幕式文艺表演展现了一个美好梦境,总导演陈维亚借“追梦、筑梦、圆梦”的演出,表达了他对“青春”的理解。

  容纳十万人的体育场与世人分享着“南京时刻”。青年舞蹈家身穿有1597年历史的五彩南京云锦,舞动出奇幻的青花光晕;地面光影中的沙漠丝路,忽而变幻为一片蓝色海洋,在南京建造的郑和宝船从此地起航……这场有关青春、激情、梦想的“奥运之梦”充满“南京元素”。

  江苏南通籍“90后”跳水奥运冠军陈若琳登上天文望远镜操作台,点燃青奥之火——“未来之光”。中国人气歌手张靓颖、张杰,韩国“都教授”金秀贤,俄罗斯的噶丽娅跳跃着上场,唱起青奥会开幕式主题歌曲《点亮未来》。

  在未来12天里,来自204个国家和地区的3700多名运动员,将参加28个大项、222个小项的比赛。东道主中国队派出了123名运动员,将参加28个大项、91个小项的比赛。

  手记

  习武少年的骄傲与忧愁

  对少林功夫小子们的采访,约在他们在南京金陵中学的基地。1000多名学生在这里包下了两栋宿舍楼。他们和同龄孩子的差别很明显,内外衣裤都是自己洗了晾了,寝室内的被子都叠成豆腐块,开幕式前备场时也排成军事化的队列。多年习武,他们从身体到精神上骄傲而自信,而十七八岁的年纪,又把他们推到了即将成人的路口。长期脱离主流学习环境的习武少年,谈到未来的出路选择时,第一次透出了不自信。

  这些孩子来自塔沟武校,一座设在河南少室山山腰,拥有3.5万学员的庞大学校,山顶就是名震中外的少林寺。虽然孩子们多是散打专业,对外都称学的少林功夫,但提起少林著名的易筋经、八段锦,几个学员都笑了。老师解释到,那些是修身养性的内功,用来养生的。

  事实上学校开设了10个专业,从散打到表演,从武术训练到英语培训,开设了不少实用课程。不过几个孩子毫不掩饰,当初都是因为太调皮了,不想学习,才来武校了。而学校推行军事化管理,只放寒假,不让玩手机,叠被子要豆腐块,让孩子们多了几分军人的气质。

  军队是塔沟武校毕业生主要出路之一。从这里走出的毕业生有奥运冠军、搏击新王者张开印,更多的在军队中深造。“我们培养的团级干部好几个。还有的去了中央警备局的,当空降兵的。”老师说。

  不过少年们向往自由的心性,让他们不愿早早确定未来的道路。徐博威即将毕业,他说自己选择很多,出去当兵,留校当教练,或者回家做生意,“选择多也发愁。”他说。等话题回到眼前的青奥会,他的欢乐回来了。“这次青奥会开幕式,第一个追梦,第二个筑梦,第三个圆梦。我们这个节目是核心节目。马上要毕业了,这次青奥算是我的毕业演出了。” 本报南京专电 记者 褚鹏

  青奥会官方制服出自北服

  本报讯(记者 雷嘉)第二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昨晚在南京开幕。记者昨天获悉,此次青奥会的官方制服,从组委会工作人员着装到志愿者服装,再到火炬传递服装,都出自北京服装学院的设计师之手。

  在参与青奥会服装全球投标之前,北服设计研发团队就收集与南京相关的文化资料,研究运动与当地气候条件下的人体生理,制定多套面料、色彩和图案方案。最终他们设计的官方制服与火炬传递服装成功中标。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