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新闻
—分享—
前不久,笔者回老家小住了几天,看到老家那些孩子依然如几十年前笔者童年一样过着放羊生活,玩耍,还是在屋前屋后追追打打;学习,仅仅是做那么一本暑假作业或者翻看一下教材。他们没有兴趣班可上,没有图书室可进,没有运动场地健身,没有娱乐场所娱乐。因为很多父母在外地务工,这些被爷爷奶奶看护的留守儿童一到漫长的暑假,便无所事事。当河北河间市有关部门倡议发起“暑期课堂”活动,让笔者眼睛一亮,“暑期课堂”或许是改变目前乡下孩子放羊生活的良药,而改变乡下孩子放羊生活,更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重要一步。
目前,城乡教育差距不仅体现在学校教育,还延伸至学生假期教育。城区孩子有很多兴趣班可以选择,他们只要愿意去上,家门口有的是。他们要增加阅读量也不难,社区阅览室和城市图书馆全天候开放。他们要休闲娱乐,公园、青少年宫就在家门口。他们想运动,社区都有不少健身器材和运动场所。而农村孩子一到放假,就只能在自家屋前屋后活动。所谓的学习,也就只能靠自己背回的书籍,即使想上某个兴趣班,也只能是空想,因为家门口根本没有这样条件。由于不少孩子父母在外地,他们跟随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又都是文化不多的老人,学习遇到难题,只能靠自己瞎琢磨,琢磨不出,就只能搁置下来。如果说,城市孩子假期很忙,农村孩子则恰恰相反,一到假期就很闲。农村孩子整体学业成绩与综合素养总比拼不了城市孩子,除了学校教育差距之外,还有不可忽视的假期教育差距。
“暑期课堂”一个显著亮点,就是能够及时为孩子答疑解难。暑假期间,孩子没有了老师的辅导,完全靠自学,而自学过程中,必定会遇到问题,这时如果有人能够及时帮助孩子解决学习问题,无疑是雪中送炭。“暑期课堂”其实就是雪中送炭,让孩子能够将学习问题集中起来获得点拨,而不至于搁置下来似懂非懂。假若有一批志愿者每周能够走村串户,为乡下孩子来一次现场辅导,相信对孩子的学业一定会有很大帮助。
当然,“暑期课堂”不能仅仅局限为孩子辅导课程,更重要是应当引领孩子全面发展,培养特长兴趣,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因此,乡下孩子的“暑期课堂”,应该有更多的内涵。在笔者看来,至少要从这几个方面去服务乡下孩子。利用乡村自身条件,对孩子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比如乡村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可以据此组织孩子欣赏田园风光,培养孩子环保意识与热爱家乡的情感;组织乡村孩子爬山、徒步,在陶冶性情中培养团队精神。依托乡村学校和乡村少年宫设施,指导乡村孩子开展文体活动,依靠文体活动健身强体,培养孩子的兴趣与特长。开放乡村图书室阅览室和农家书屋,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拓宽孩子视野。虽然,目前乡村学校图书和农家书屋图书不是很充足,条件不是很好,但如果在假期对学生开放,对乡下孩子的阅读一定是很有价值的。结合乡村生活,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如对大自然探究,参加一些服务村民的公益活动。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开展实践活动具有很多天时地利的条件,如果有人能够义务组织乡下孩子参加实践活动,这无疑对提升乡下孩子的素质大有裨益。乡下孩子的“暑期课堂”如果有了这些内涵,乡下孩子的暑期生活必定丰富多彩,更重要的是乡下孩子有了这些生活,自身的学业与素质必定会有显著提升,城乡教育差距也就会有着明显的缩小。
或许,有人会认为这样的“暑期课堂”构想虽美但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他们的担心可能基于以下几点:“暑期课堂”谁来组织?所需经费从何而来?乡村学校、少年宫、农家书屋、文化站等场所的设施设备假期开放如何保护与维护?学生安全怎么保障?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将“暑期课堂”当做一项服务新农村服务乡村孩子的公益事业难做,就完全可以解决。活动组织者可以借鉴河北的方式通过招募义工方式解决,活动所需经费可以通过慈善方式解决,至于设施保护维护和孩子安全,只要组织者组织管理到位,完全可以确保设施设备运转正常,孩子能够平安参加。
这里还必须厘清两点:第一,服务乡村孩子的“暑期课堂”不是城区司空见惯的补课行为,两者不能混为一谈;第二,服务乡村孩子的“暑期课堂”完全属于公益行动,决不能成为某些机构或个人盈利的借口。这两点不厘清,很容易让“暑期课堂”夭折。
乡下孩子暑假不能再过着无所事事的放羊生活,需要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来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缩小与城市孩子的教育差距,而“暑期课堂”无疑值得期待。
文/刘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