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尔滨旅游,就像到了欧洲的城市,处处精致、大气,有品位。”一位外地游客在网上留言说。
天更蓝,水更清,路更畅,城市更宜居——这是本地人对哈尔滨城市气质变化的切身感受。
无论是外地人,还是本地人,他们感触的背后,正是哈尔滨城市建设理念以创城为依托进行的调整与提升。
三年来,哈尔滨市将创城工作同城市建设有机结合,按照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目标要求,将新区拓展与老区改造、地上建设与地下建设、环境治理与提升品位相结合,在形成大气、洋气城市风格的同时,极大地提升了百姓的幸福感。
冰城“变脸”瞄准“高大上”
“变化太大了,仅仅两年时间,哈尔滨环境的改变之大简直令我难以想象!”这是今年6月,加拿大籍哈尔滨人许明俊写给故乡的一封“情书”。
信中,许明俊写道:“两年前回来时,看到城市的陋习、秩序的混乱、环境的脏乱,一度对自己深爱的故乡产生了一种疏离感。但这一回,从机场路沿群力新区驶入市中心,当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一条条宽敞整洁的道路沿着古老而美丽的松花江展现在我眼前时,我不禁怦然心动。”
信中还说:“当汽车沿着闹市的小街窄道穿梭时,我更惊喜地发现,无论是哪一条道路,无论是哪一个角落,甚至是在旧式的、墙体已经斑驳的矮屋前,也处处整洁、干净,地面上看不到一片碎纸屑……看到家乡在向着现代文明进步,城市的管理者做出踏实的努力,我为家乡感到自豪。”
让许明俊发出由衷感叹的,正是创城为哈尔滨带来的巨大变化。三年来,哈尔滨依据国家测评体系,全面落实区街主体责任,健全长效管控机制,坚持不懈开展环境治“脏”、交通治“堵”、秩序治“乱”、窗口治“差”、设施治“缺”、生态治“污”等专项整治。通过一整套规划建设管理的“组合拳”,让城市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善。
——立体路网拉开城市骨架。新建改造各类道路111条、桥涵27座,三环路江南江北全线贯通,公滨路、三合路等骨干道路和进乡街高架桥、红旗大街跨河桥建成通车,地铁1号线已载客运营超过4000万人(次),城市现代化立体交通格局基本形成。
——“公交都市”实现百姓畅行。新建停车场20处,新增停车泊位1.6万个,新建公交首末站30处、公交枢纽站3座,新增大容量环保公交车605台、出租车2000台,百姓出行条件明显改善,“公交都市”创建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地下工程”完善城市“内核”。改造主城区供水、排水、电力、供热、燃气、通讯老旧管网1047公里,建设先锋路等易涝片区应急排水工程12处,主城区源网地理信息系统完成信息采集和功能开发,城市源网设施建设日趋完善。
——生态塑城营造靓丽街景。去年实施污染减排项目101项,拆并分散燃煤小锅炉316台。到今年9月底,4.5万辆“黄标车”全部取消。目前全市机械化清扫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60%和85%。
——造林治污换来城绿水清。造林13.8万亩,城区新植树木59.2万株、新增绿地250.6公顷。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由83%提高到85%,“三沟”基本实现清水入河。
三年来,哈尔滨变化的不仅仅是城市外貌,当创城理念深度融入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精细化管理时,带来的不仅是城市载体功能的日趋完善,也打造出独特的城市品位。
老城新区处处“欧陆范儿”
近日,一座黄墙绿檐的公交首末站出现在哈尔滨大街。这座造型优美的欧式建筑不但让公交车实现了夜间入库,让乘客告别了风吹日晒下的排队候车,也成为了一道美丽的街景。
“有了公交候车屋,冬天等车也可以少穿些了,真是太人性化了。”家住哈西的徐女士说,“这么体贴的城建在别的城市可不多见,哈尔滨越来越有范儿了。”
事实上,精致的公交站台只是哈尔滨城市形象变化的一个缩影。如今,无论是漫步在日新月异的新城区,还是改造一新的老城区,精巧的哥特式尖顶、庄重的罗马式廊柱、繁复的巴洛克纹饰……这些洋溢着欧陆风情的建筑符号都随处可见。
历史上,哈尔滨是伴随19世纪末中东铁路修建而兴起的城市,中西文化交融,素有“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等美誉,荟萃了西方众多建筑流派的中央大街更有万国建筑博览会的美誉。
然而,曾经的无序建设破坏了城市的整体风貌,即便是中央大街所在的城市核心区,依然充斥着杂乱的棚户区和呆板的“火柴盒”式住宅,与老街的欧陆风情形成巨大反差。
反差引发反思。近年来,哈尔滨以创城为契机,最大限度挖掘建筑文化遗产,提升和延展特色文化建筑风貌,对友谊路、经纬街沿线近70栋楼体进行建筑节能综合改造,通过穿“衣”戴“帽”,为原有的“火柴盒”楼体加装坡屋顶,进行欧式立面装饰,让主城区和主要街路重现欧陆风情。
目前,哈市已形成以道里核心区和沿江景区为代表的古典欧式建筑街区、以道外核心区为代表的中华巴洛克历史建筑街区和以西部新区为代表的现代欧式建筑街区,创城让“欧陆范儿”重现哈尔滨。
“让城市更有古道乡愁,更有人文精神,更有生态气息。”市文明办主任吴国恩说,“这是创城带给哈尔滨城建理念的一次飞跃。”
创建惠民工程提升幸福感
在新一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跑道上,冰城市民的幸福指数正与城市文明同步提升。
去年初,在《CCTV经济生活大调查(2012—2013)》最新发布的“中国幸福城市”榜单上,哈尔滨居民幸福感排在全国104个城市的第三位,这是哈市首度跻身幸福城市全国三甲。
幸福是和谐社会最具分量的人本指标。“晒晒”哈尔滨的“幸福家底”,不难发现,幸福感大幅提升的背后,正是过去三年来哈尔滨实施创建惠民工程带来的民生大改善。
“今后再不用担心下雨屋里灌水了。”家住道外区的赵淑珍大妈一脸笑容。去年8月,新一内涝地区启动避险搬迁,74岁的赵淑珍第一个签订搬迁协议。
新一内涝地区避险搬迁是哈市最大规模的内涝棚户区改造工程,向江、北岗两社区3000余户居民将告别被内涝困扰的家,住进高楼。截至目前,哈市保障性住房的开工规模和完成数量都位于全国前列。
赵淑珍的幸福感与哈尔滨实施创城息息相关。三年来,哈市始终把更好地满足人民生产生活需求作为创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贯穿创城工作全过程,不断加大民生工程建设投入力度。
统计显示,近年来全市投资552亿元,落实惠民行动项目140个,着力解决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住房、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房2.8万套,为1.5万户困难群众提供廉租住房保障。民生投入占到财政支出比重65.8%。
不仅如此,哈市还制定了物业收费、管理、准入等10项制度和标准,创建市级以上物业管理示范小区233个,维修老旧住宅756万平方米,清除不合格物业企业77家,新增集中供热能力2500万平方米。全面启动社会管理“强基工程”,公众安全感满意度达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