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贵州“都市读书会”启动 第一期约会拉美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 编辑:redcloud 2014-07-15 10:30:00
时刻新闻
—分享—
  在第二十四届书博会即将在贵阳召开之际,阅读日益成为贵阳人关注的话题。为倡导全民阅读,“都市读书会”于近日成立,并在7月9日举行了第一期读书活动——“约会拉美”。正在巴西举行的世界杯让南美成为关注的焦点,读书会上,本土作家与艺术家分享了他们的南美印象和南美影响。艺术家曹琼德,诗人唐亚平,作家戴冰、谢挺、李晁、杨骊、黄冰,省朗诵学会会长戴青,以及在巴西工作的贵阳人小车作为嘉宾参加了活动。
  
  吉他老师李先琦专门为此次读书会谱写了充满拉美情调的乐曲《浪漫旅程》。曲子轻盈、明快、悠长,充满南美风情。在轻快的音乐中,读书活动正式开始。嘉宾们分别写下了自己对拉美的印象,主持人接着用PPT对拉美做了全面介绍。
  
  自然,要想了解一个地区的文学,首先得了解它的语言。曾在古巴留学四年的本报编辑皮亚丹用西班牙语朗诵了马尔克斯的《族长的秋天》片段。之后,省朗诵学会会长戴青分别朗诵了《百年孤独》的精彩段落、聂鲁达的爱情诗《我喜欢你是寂静的》。戴青老师的朗诵有底蕴,深情而清晰,让人感受到文学的美好。
  
  曹琼德分享了自己心中的拉美文学与艺术,唐亚平就拉美诗歌谈了自己的看法,戴冰则谈了自己对拉美文学的感受,谢挺、李晁也分别谈了自己心中的拉美文学,远赴巴西工作的贵阳籍工程师小车则为现场读者带来了活色生香的巴西生活感受。“悦读时光咖啡馆”的首选咖啡师方鑫现场演示了巴西精品咖啡的制作过程。最后,嘉宾们和书友进行了互动。
  
  曹琼德南美作家是我的媒人
  
  在我看来,拉美作家和艺术家最为可贵的一点是:他们很多人都有在西方受教育的背景,受到西方现代文化的浸染和影响,有望在欧洲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但最后都选择回到拉美进行创作。
  
  打动我的一点是,拉美作家和艺术家都很特别。南美的艺术可能吸收了西方的一些艺术手法,但更重要的是和他们的土地、和个人的情感结合在一起,这是南美艺术最打动人的东西。我喜欢马尔克斯、博尔赫斯、略萨、鲁尔福等,他们每个人都非常不同,作品的风格也很不一样。
  
  南美作家对我生活产生过重大影响,甚至成为我的媒人。1982年,我读到略萨的《胡利亚姨妈和作家》这本书时特别吃惊,当时特别想谈恋爱,更想一谈就白头偕老。书里主人公说如果你同我生活5年,过5年快乐生活,就心满意足了,这影响了我的婚恋观。我反思,这样的话,选择的范围就特别小——因为要找过一辈子的一个人,那肯定是很难找的。这时候正好这时候碰到四川大学哲学系毕业的唐亚平,认为唐亚平是一个非常干脆的人。于是就果断地恋爱了。正因为此,前两年听说略萨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我特别为他高兴,因为略萨曾是我的媒人。
  
  唐亚平推荐一个女诗人
  
  晚上看足球,白天谈文学,生活又回到了多年以前的那种精彩丰富。在我的印象里,南美真是浓墨重彩的一块土地。它的作家、诗人、艺术家,还有电影人,都充满了生命力、才华、激情,我觉得这是对中国人来说特别可贵,特别能吸引人,特别能感染人的这么一个艺术群体。其实我们的婚姻还有一个媒人,那就是博尔赫斯。
  
  1983年,我和曹琼德认识时,他和我谈博尔赫斯,我觉得:嘿,一个小学四年级文化的人,一个工人,竟跟我谈博尔赫斯。那时都是川大的精英在谈博尔赫斯,他却谈得特别有自己的感受。然后,我们开始熟悉、了解、恋爱,直至结婚。我其实还想向大家推荐一个女诗人,叫米斯特拉尔,是南美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诗人。她出生在一个特别乡村的小镇上,靠自学获得一些文学的技能和写诗的技能。
  
  戴冰决定继续喜欢博尔赫斯
  
  曾有一个时期,我自认为自己喜欢博尔赫斯,喜欢到“不知羞耻”的地步。为什么这样讲?我曾经写过一篇小文章,说自己曾和博尔赫斯生活在同一个时间里。我总觉得自己和他总有一种特殊的联系,1995到1998年之间,我曾经写了很多尽力模仿博尔赫斯思维的小说。我记得当时写这组东西的时候,基本上所有的人都在骂,但非常奇怪的是,美术界的和美术批评界的朋友都很喜欢我写的这组东西,这给了我非常大的鼓励。这么多年来,我基本上没断过,总在翻来覆去地阅读博尔赫斯。
  
  当我对他熟悉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突然有一种感觉:博尔赫斯也不过如此。他的书里提到的很多理论家、作家,以及提到的很多书,能找到的我都找来读了,我觉得已经理清了他的一种思维模式。后来有五六年的时间,我觉得自己已经可以和博尔赫斯疏远了。但是某天我突然又反过来意识到,当你对他如此熟悉的时候,他不能给你一种新鲜感,不能给你一种刺激。
  
  但当有一天我反过去想的时候,发现他确实是独一无二的。曾经有一个作家说过这样的话,当后现代主义产生的时候,当现代主义终结的时候,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描写这个时代,文学如何发展?有人说,唯一的方式就是博尔赫斯的方式,我才想到对他的理解是极其肤浅的。然后,我就决定还是继续喜欢他。
  
  和同时代的文学相比,南美的文学会让你觉得,你不仅闻得到作者的体味,甚至能闻得到他所描写的人的体味。刚才我突然想到,欧洲作家和读者的关系总是思想对思想,而南美作家总是有一种本能对本能,这是让我非常奇怪的。其实我们考虑一下,不管是马尔克斯也罢,略萨也罢,还是科塔萨尔、鲁尔福这些大师,从思想上来说,他们其实没有一个称得上拥有欧洲那些大作家那样的深刻的思想体系,一个是思想成体系,一个是思想的深刻度。
  
  他们都不是最深刻的作家,但他们都是最有感染力的作家,我觉得这是非常奇特、值得玩味的现象。读了托尔斯泰这样的大作家,你会觉得有点高山仰止,非常的庞大和庄严,但读南美的作家,马尔克斯、略萨这样的诺奖作家,你会不知不觉地陷在里面,像米袋里的麦渣一样地被带着走。这一点是我读所有的,不管是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的作家都没有的体会。所以我有一种感觉,西方作家让你非常尊敬,南美作家总是给你一种非同小可的力量感,有巨大的生命力和张力。
  
  来源:culture.gog.com.cn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