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邹仪 唐善理 通讯员 吴林 樊瑞明 杨万里
没有英雄壮举,没有丰功伟绩,他用几十年如一日的爱岗敬业,默默苦干,诠释了一名普通党员、普通职工在平凡岗位上的非凡风采。
工作38年,他一直是工人身份。从面条厂到粮店、粮食局,到报社做记者、副总编辑,后进入区委宣传部工作至今。
从参加工作的那天起,38年来,他矢志不渝地坚守着他的一条人生底线:对得起良心,对得起这份工资,对得起共产党员这个称号。
他,就是被称为“老黄牛”的永州市零陵区委宣传部职工袁忠民。
忘记身份,分内分外的事都做
袁忠民能写。上世纪70年代,22岁的他招工到零陵县面条厂,就不断给县广播站写稿,年年被评为优秀通讯员。
不久被粮食部门“挖”了过去,他写得更勤快了。他采写了大批反映粮食部门工作情况和先进人物的稿件。他坚持业余文艺创作,反映和讴歌时代生活,积极参与原永州市民间文艺“三套集成”的搜集整理工作,受到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文联等部门联合嘉奖。
1992年,县级永州市创办机关报,袁忠民又被“挖”了过去,从记者一直干到副总编辑。外出采访,他的必备工具是“三个一”:一支钢笔、一个采访本、一辆自行车。风里来,雨里去,白天采访,晚上有时通宵写稿。他恪守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始终做到自定的“三不原则”:不到现场不写稿、不见到当事人不写稿、不是自己动笔不署名。
老袁累了,可作品“活”了。一大批反映永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原汁原味的鲜活新闻屡屡见报,如《“东南孔雀”飞永州》、《永州之野养异蛇》等,数十件新闻作品获奖。
1997年,袁忠民来到零陵区委宣传部工作,先后从事办公室、报账员、舆情信息员等工作。他笔耕不辍,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新闻稿件被省市报刊采用,特别是零陵古城文化建设、文化旅游发展、农村文化活动等工作都得到了重点报道和及时推介。他撰写的开展“三下乡”活动的建议及公益电影放映工作建议等多篇信息被采用,其中两件被省领导批示。零陵区委宣传部连续5年被评为舆情信息工作先进单位,袁忠民本人则连续10多年被评为先进个人。
忘记年龄,再苦再累的活都干
2009年3月,一本反映零陵发展变化和推介零陵的窗口《零陵瞭望》内刊创刊。领导将编辑《零陵瞭望》担子交给了袁忠民,由他负责采写、组稿、编排等所有工作。
老袁感到组织对他的信任,明知这是谁都不愿意碰的“硬骨头”,他却接了下来。
万事开头难,他把存在的问题一一分解。没有稿源,他就多方联系,逐步建立起通讯员队伍,保证稿源质量和数量。他自己还骑着自行车到各部门采写稿件。从组稿到排版再到出刊,都由老袁一人负责。《零陵瞭望》每月一期,准时出刊,目前已经出版了70多期。为了精益求精,老袁在刊物的首页设置了卷首语,他撰写的精辟小评论,画龙点睛,锦上添花,深受好评。看过《零陵瞭望》的人都说,它是零陵的一张名片。
“一个人的编辑部”赢来广泛赞誉。同事评价说,要是偶尔写几篇评论,还能将就一阵。可是老袁连续70多期都自己撰写评论,真是不容易。
办公室的事多而杂,快要退休的袁忠民每天仍忙得像陀螺一样转不停。他身兼办公室报账员,做到财务账目清楚明细,10多年无差错。单位的信报箱在一楼,每天都是老袁跑上跑下去取报纸信件,将一捆捆的书报从一楼搬到四楼办公室。别人笑他傻,但他却很坦然,“工作不尽职尽责,怎么对得起组织的信任?”
忘记名利,道德底线一直坚守
袁忠民负责办公室工作,在别人眼里这是个“肥差”,但他却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办公室购买任何物品,他总要找个“监督”的人一起去买;接待客人他从不一个人签单,总要求至少有一位同事跟他一起去签。他同时兼着报账员,同事报账时,哪怕一分钱他也一定要找给对方。
有次几个同事报账离开后,袁忠民发现地上有100元钱,他立即捡起给同事送去,但大家都说没掉钱,他便将这100元压在办公桌玻璃下。别人看到这100元钱时,以为是假钞,袁忠民却认真地说:“这钱不是假的,但也不是我的。”
自己不贪便宜,袁忠民也不让别人占单位的便宜。有次同事陪他一起去缴电话费,恰逢电信搞活动赠送了50元钱。同事半开玩笑地说:“老袁,这钱我俩平分算了。”袁忠民却正色地说:“这可不行!这是公家的,要上缴单位。”办公室总有些废书旧报被扔掉,袁忠民就捡起存好,统一卖掉。同事提出将这钱用来买早餐吃,他不同意,而用来买了茶叶,放在办公室招待客人。
凭良心做事,凭党性做事,袁忠民赢得了同事的尊重,也得到了领导的认可与赞赏。
去年,袁忠民被推选为“永州市第三届道德模范评选”候选人,公示期间。有人打电话给他,说可以帮他刷票,保证他网络排名进前两名,不进不收费。老袁接到电话后,气愤地说:我不需要!对方依旧不肯罢休,问他,有人在弄,你为什么不弄?老袁说:“不公平的事,我不干!不正当的事,我不干!”
一身正气,从不屈膝低头;看重工作,不争名利。这就是老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