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新闻
—分享—
韶山早已经成为众多国内外游客红色之旅的首选之地,因为这里“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伟人毛泽东,便生于斯,长于斯。”毛泽东的故乡,就是一块金字的招牌,对国人以及世界友人都有着其他景区无可匹敌的天然吸引力,这从每年韶山游客接待量都超过1000万就可见一斑。
尽管韶山坐拥这样一块含金量十足的金字招牌,但不可否认的是,优质的旅游资源并未充分转化为生产力,带动当地的全面发展。旅游资源质量虽高,但数量偏少,无法形成太强的景区的集群效应,“到故居、毛泽东广场照张相,就上车走了。”这种“过境游”的旅游模式是韶山旅游业转型升级路上的最大制约因素,不解决这一问题,韶山旅游业终究也只是赚了个吆喝,“面子”上风风火火,“里子”却依然难改囊中羞涩的尴尬窘境。
“过境游”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旅景区没有形成集群效应,无法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形成一种“看了还想看”的“流连忘返”之感。但并非每个景区都有着丰富的自然、人文、历史资源,可以打造优质的集群景区。韶山本就立足于红色旅游,周围其他人文、自然景点匮乏也是现实,因而韶山旅游景区的转型升级必须认清自身的不足,走出一条符合当地发展的特色之路。
周边景点的匮乏,这是打造集群景区的一大命门,但对于定位红色旅游的韶山而言,制约度似乎也不是太大。红色旅游,关键资源是“红”,更偏重的是文化与历史内涵,景区更多的是一个载体,因而我们就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韶山的红色文化寻找与搭建各类适合的载体,“无中生有”,从而形成红色旅游的集群效应。
大型实景演出《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将30多个板块通过电脑编程,分割平移、升降、翻转,多舞台、多视角呈现,把毛泽东的一生演绎到缩小的中国版图式舞台上。宏大壮观的舞台表演场面,新颖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将观众一下带回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这样一台大型的实景演出,将文化与旅游两大产业完美融合,不仅丰富了韶山红色旅游的内涵,让游客更加直观地体验“红”的滋味,也让前来游览参观的游客有了更多的选择,在韶山停留的时间也大大增加。参观完主席故居,再看一场美轮美奂的《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过往半日“过境游”的尴尬自然就破解了,这就让韶山旅游不仅能够招徕游客,更能把游客留住。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的效应可谓立竿见影,许多旅行社表示,随着实景演出等景点的出现和完善,旅行线路有了更多变化的可能,着手设计韶山两日一夜游的新线路将成为他们考虑的新项目。
我们都明白,让游客留下来意味着什么,交通、餐饮、住宿、购物等各类消费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远胜于景区门票所带来的收益。韶山红色旅游的招客能力毋庸置疑,但留客能力的确有待提高,大型实景演出《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是提高留客能力的关键第一步,期待韶山旅游能充分打好这张牌,同时也用于创新,开发出更多的红色旅游资源,让韶山旅游业的转型之路越走越顺畅。
文/肖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