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新闻
—分享—
根据今年省政府部门公布的两项举措,特提出洞庭湖生态建设的两点建议:
1、洞庭湖季节性缺水方案的优中选优研究
在3月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政协主席陈求发和在湘全国政协委员等向大会提交联名提案,“建议加快洞庭湖松滋口建闸及四口河系整治工程建设”,将长江水调往洞庭湖。本会的《解决洞庭湖季节性缺水方案比较研究》搜集有33人次提出的方案有15种,按其内容可归纳为两类:一类为“蓄洪补枯”的建平原水库,如城陵矾枢纽工程,西洞庭湖在南嘴和小河嘴、南洞庭湖在磊石建低埧枢纽工程,藕池河中支和西支的上、下游建闸等;另一类是引长江水入洞庭湖,即“引江济湖”。如松滋口建闸、开凿洋溪口、开挖津石运河引水入西洞庭湖,开挖常德大运河引水入南洞庭湖,调弦口建泵站提江水引入华容,开凿塔市驿口连通华洪运河引水入东洞庭湖等。
提出的解决洞庭湖季节性缺水方案都有一定的道理,要能作为政府决策的科学依据,就要比较,《解决洞庭湖季节性缺水方案比较研究》提出了比较的8个原则:①引水不能因洪水期引水口发生溃决成为洪灾隐患;②引水应不为荆江河床的冲刷或淤积使荆江水位不稳定而不稳定;③解决引水工程的工程地质问题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是可行的;④引水工程不能使湿地生态格局有大的改变;⑤能满足洞庭湖湿地最小入湖生态需水和最小出湖生态需水;⑥有利于航运;⑦基本农田面积尽量少占,不扰民,不移民;⑧引水工程投资要少和建设周期不能太长。按8项原则比较的结果,“引江济湖”总体比“蓄洪补枯”好,特别是“引江济湖”能满足洞庭湖湿地最小入湖生态需水和最小出湖生态需水。
陈求发等委员提出的松滋口建闸提案是一项“引江济湖”工程,但是否是最好选择呢,还值得研究。笔者认为洞庭湖平原和“悬河”荆江与成都平原和“悬河”岷江有可比性,在荆江宣都市砂岩岩岸开凿“洋溪口”、华容县花岗岩岩岸开凿“桥市驿口”引长江水入洞庭湖,是效法都江堰开凿“宝瓶口”引岷江水入成都平原异曲同工。因此应将其与松滋口建闸进行比对研究,优中选优。
2、洞庭湖区土壤和稻米镉含量研究
2014年省政府5号文件《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两个“百千万”工程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意见》,其中的“实施内容与重点建设”有“组织开展稻米镉超标和产区土壤镉污染普查,摸清土壤镉污染和稻米镉超标的分布区域、面积和程度”。
洞庭湖区土壤和稻米的镉含量已积累了很丰富的资料:
①土壤镉含量2007年完成的《湖南洞庭湖区生态地球化学调查评价报告》得出:3.96万平方公里浅层土壤(0~15cm)43600个,镉含量0.032~51.200mg/kg,均值0.36mg/kg;深层土壤(15~30cm)9700个,镉含量0.02~12.26mg/kg,均值0.14mg/kg,浅层土壤是深层土壤的2.56倍;洞庭湖区湘江西岸长沙县格塘垸田(表1),浅层是深层的1.8倍。
表1格塘浅层和深层土壤镉含量(mg/kg)
土壤 |
1 |
2 |
3 |
4 |
5 |
6 |
均值 |
浅层(0~15cm) |
0.566 |
0.726 |
0.812 |
0.336 |
0.421 |
0.726 |
0.598 |
深层(15~30cm) |
0.189 |
0.485 |
0.254 |
0.228 |
0.349 |
0.481 |
0.331 |
镉深层土壤远低于浅层土壤,是人为生产活动造成的,据研究人类活动全球每年约有66万公斤镉进入土壤,其中施用磷肥为54~58%,大气降尘为39~41%,灌溉水为2~5%。尽管这些数字估算得出,不精确,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施用磷肥作为一种镉对土壤的面源污染是可以肯定的,虽然每年施肥进入土壤的镉很低,但时间很长,我国施用磷肥已经半个多世纪了,点滴累积使浅层土壤成倍地高于深层土壤已成规律,加之氮肥对土壤结构的破坏、酸化就更增加了镉的影响。
②稻米镉含量据《湖南洞庭湖区生态地球化学调查评价报告》,洞庭湖区晚稻米虽有41.67%超过我国质量标准0.2mg/kg,但超过0.4mg/kg不足15%;2013年广东市场湘米镉超标闹得沸沸杨杨,但据广东省工商管理局检测益阳市湖米,27个超标,但大部为0.4mg/kg(国际标准)以下,占56%;超过0.5mg/kg只占11%。虽然洞庭湖稻米超标很严重,但没有引起人体的镉慢性中毒,据卫生防疫部门的资料,镉慢性中毒显示的骨痛病发病率只有0.927%,而稻米镉超过1mg/kg时的地方发病率在20%以上(表2)。
表2矿山和工业区土壤和稻米镉含量(mg/kg)
地区 |
面积 |
镉含量 | |
土壤 |
稻米 | ||
安化某铀矿 |
40hm2 |
10.67 |
1.13(早稻米)2.05(晚稻米 |
醴陵某铅锌矿 |
23km2 |
4.53 |
2.24(晚稻米) |
浏阳某铅锌铜矿 |
2.1km2 |
6.01 |
1.16(稻米) |
株洲清水塘某地 |
|
0.87 |
1.46(稻米) |
根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湖南洞庭湖区生态地球化学调查评价报告》认为,洞庭湖区土壤大都是适用于农业生产的二级土壤,即“区域土地资源质量评价总体良好,农用地一等(优)为12.7%,二等(良)45.0%,三等(中)28.3%,四等(较差)12.70%,五等(差)1.30%”。因此洞庭湖区的农业生态总体是良好的,但必须严肃关注两个问题:一是研究土壤镉表层数倍于深层的原因,如磷肥是主要镉源就应少施和施用无镉磷肥;二是根据“生态效应法”研究稻米的镉含量质量标准,与同以大米为主食的日本、东南亚诸国和港澳台地区的标准一致,采用国际标准0.4mg/kg。这两个问题在洞庭湖区实施省政府5号文件时,对已有资料的再开发中可得到解决。
文/童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