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我与红辣椒:相逢即是缘

来源:红网 作者:猫之鱼 编辑:艾伦 2014-02-28 17:08:16
时刻新闻
—分享—
  大约在五年前初次结识红辣椒,当时是因为在其他网站看到转自红辣椒的一篇时评,按图索骥,2010年前后也算是很活跃的埋在了“辣椒里”。说到时评,自然编辑老师是一个无法绕开的话题。好的编辑与好的作者一定是惺惺相惜、互相欣赏的关系,编辑至始至终都会以自己的审美价值对他的作者产生影响,并潜移默化的参与作者独特文风的塑造过程。
  
  不幸的是,我在之后的两三年里,几乎从未与编辑老师有过任何交流,只知道我的大部分文章是经由黄海涛老师之手编辑发布的。大约在2011年(具体记不太清了)于立生老师入主红辣椒,打过两次电话,对我的一篇参赛作品(杂文选刊杯全国杂文大赛)商讨具体修改意见,之后零星有过几次邮件往来。后来,于立生老师离开红辣椒去寻找他的青苹果,从此淹没在茫茫人海之中,再无任何交集。从此,在“孩子不哭奶不疼”的编写冷漠中,我对红辣椒也慢慢的失去了最初的热情,直到前几天,“再回娘家”顺手写了两个小文章,经由易木老师编辑,给我的却是不小的感动。
  
  我是一个比较糊涂的人,也很懒惰,对于自己有感受的新闻事件一般会在一小时内写完,几乎从不修改,就“天下雨,娘嫁人”随它自去。这自然是坏习惯,但也很不以为然。对我有所触动,是因为最近的小文,经由易木老师改过,我那“大三段的行文格式”以前不觉得邋遢僵硬,一对比原文,才发现红辣椒发布出来的居然那么清晰明快,层次分明。更有易木老师地斧正诸如:原文“妓女”改成“性工作者”实在是为我遮了丑,文章中居然出现“妓女”这个旧式称呼,不仅读起来别扭,而且作者“人性温度”的缺失与涉嫌身份歧视的无知都会留下笑柄,在此是要特别感谢的。
  
  所以说这些话,不怕谁“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有谀媚的嫌疑,完全是出于自己的内心,假如以后还有机会给红辣椒写稿,一定不会再犯如此低级贻笑大方的错误,这不仅是出于对编辑劳作的尊重,也是出于对“写字的”自身的爱惜。
  
  结识红网论坛要更晚一些。记得当时我的一篇文章经红辣椒推荐参选“杂文选刊杯第三届幽默杂文大赛”(红辣椒是赛事的协办方之一)有幸获奖并入选《2010中国年度杂文》,但我自己是不知道的,一个叫酸菜泡饭的老师在论坛发帖请我“回家领米”,这才知道有这样一个论坛。成为论坛的一份子是在2010年参加红辣椒年度佳作评选,当时好像也是酸菜泡饭老师推荐了我的小文,并喜获年度佳作奖,从此才在论坛注册并偶尔发点小文章。也是好景不长,这个论坛当时除了无关痛痒的扯点闲话,实在没有值得留恋的地方,所以我就去天涯流浪,不久结识天涯社区时评版首席版主何小手小伙伴,便安家于此,稳稳当当的与天涯过日子。后来小手离职,我去的也便也少了。
  
  前不久重返论坛,突然发现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果然看到论坛已经今非昔比,很多“接地气”的栏目诸如“编辑札记”“时评学院”“时评峰会”“敢问敢答”等板块设置,不仅使编读之间有了简洁、通畅的沟通桥梁,而且我也看到各位版主的努力,司马清老师的选题回复,小编易木老师的不甘人后,艾伦是女生的梨花带雨无不真诚而温暖。这也让我想起多年前有感于当时论坛“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不明觉厉”曾经也提过建议,吁请版主是否考虑做个“同题作文”以“我与红辣椒”或“我的时评观”为题,请每年的佳作获奖作者谈谈自己的看法或者说说自己的心得什么的,这不仅可以增加论坛访问量也可以增进红辣椒写手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因为我是当年佳作获奖者之一,为了避免“逞英雄”的嫌疑也没有特别强调,后来无疾而终。
  
  这正是今天我想说点什么的原因,重回论坛一切都是我曾经无比向往的样子,编辑老师,版主先生,所做的努力有目共睹,夫复何求?有一点需要说明,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帖子实际上是我重写的。第一次发布的时候不小心没成功给弄丢了,相信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感受,重写帖子和“重新做人”不同,却有点象再婚,第一次的激情已经全部耗尽,所余的除了一点气急败坏,第一次的生动已经不复存在了,毕竟我不是梅花,不懂得梅开二度的乐趣。假如不是深深的有感于红辣椒的变化、论坛的变化、编辑老师的变化,我几乎是没有这个勇气来挑战自己的郁闷的。
  
  我也不知道这个帖子发在哪个版面合适,我随便找个地方,再备一份贴到相关板块的下面,虽以冒昧与浅陋示人,毕竟用过气的时髦话说“我有一颗火热的心”。
  
  好吧,虽然此前我们素昧平生,或者今后也不会擦肩,但不管是有促膝长谈的缘分,还是只在虚拟的世界里,通过网络感受彼此的温暖,总是于生命的历程中有一点值得回味的东西,红辣椒,我曾经来过……
  
  文/猫之鱼
  
  原帖地址:我与红辣椒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