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由于同时担任两档节目的制片人,省政协委员、湖南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兼制片人汪涵的工作在加码中更忙碌了,但他没有忘记委员的职责,“会以一名委员的视角去观察,去思考,并努力促成一些改变。”
在汪涵的描述里,2013年是一个“有戏年”。
去年省政协全会,汪涵在提案中说,“湖南卫视是整个湖南的卫视。湖南有19种地方戏,一年365天,湖南卫视应该拿出一个晚上做一台地方戏晚会。”在联组讨论中,汪涵再次当着省长和宣传部长的面,发出传承发展地方戏的呼吁。
因为兴趣和机缘,汪涵关注到这样一个群体——长沙本土民间话剧团体,其成员一半来自高校,一半是各行各业的白领。他们中的很多人爱好话剧近乎痴狂,然而,这群有理想的年轻人目前的状况并不是那么理想。
“记得有一次,我邀请时任长沙市市长张剑飞在湖南木偶剧场看了一场小剧场演出,演出结束后,市长临时决定约他们聊一聊,结果发现演员们全走了,了解才知他们是为了赶当晚最后一趟公交车,不然打的就贵了。市长闻此,感慨这些有理想的年轻人不容易,并表示应该扶持本土戏剧的发展。”
去年6月,汪涵与夫人杨乐乐发起了“长沙有戏·2013梦想纪”本土戏剧计划,并在争取到市政府30万元扶持资金的基础上,又以个人名义拿出20万元,成立了“果实戏剧工作室”,致力于发掘与培养本土戏剧力量,发展本土小剧场。
“我们这把火能点亮多少人?这声雷能惊醒多少人?”启动初期,汪涵心里并没有底,他担心活动“雷声大雨点小”,更担心缺乏有质量的剧本。“我们可以用两三年时间精心打磨哪怕一个剧本,但前提是,要有这个剧本。”
“长沙有戏”首先公开征集剧本,然后邀请何炅、黄渤等任评委,甄选出10个剧本进行排练。
征集和评选的过程,完全出乎汪涵的意料,“那两个月,戏剧给了我们很多惊喜。”
“有些剧本很有想法和创意,而且创作者都还那么年轻。现在,我们在说长沙没有好话剧,但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希望,可以想象几年之后的样子。”汪涵感叹道。
“长沙有戏”发起后,吸引了很多年轻的戏剧爱好者。活动共征集到68个有效剧本,创作者均为80、90后。更令人欣慰的是,“大家还挺踊跃的,‘长沙有戏’还上了文化部网站的头条。”
在河西的某个小剧场,“长沙有戏”已经组织排演了3部话剧,公演了6场。汪涵说,只要有时间他就会去现场观看。“你对他们热情关注的目光,就是他们成长需要的阳光。所产生的‘光合作用’,也许就能让他们更好地成长,能够果实累累,这是“果实戏剧工作室”名字的寓意。”
汪涵原计划两会前夕邀请部分委员去看戏,但今年两会与春节假期邻近,一些演员回家过年了,计划无法实现。“我特别希望让委员们看到这些年轻人稚嫩但真诚的表演,然后每人都伸出双手,去扶持他们。植根于我们自己土壤的艺术,才能生根发芽,结成果实。”汪涵说,这个计划不会取消,“等春暖花开的时候,我再以个人名义请委员们去看看,向他们化化缘,一个是社会关注度上的化缘,一个是资金上的化缘,另外也为征集金点子化缘。”◆本报记者 寻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