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湖南省政协委员建议:小吴门建纪念亭重温那段历史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彭玮蔚 王洁 编辑:刘飞越 2014-02-11 09:53:13
时刻新闻
—分享—

  ← 如今的小吴门高楼林立,纪念碑已很难找到。 余志雄 摄

  本报讯(记者 彭玮蔚 王洁)小吴门是古城长沙一直以来的一个地名,大多数人都不陌生,但可能还有不少人不知道,1949年8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小吴门举行入城仪式,十多万群众夹道欢迎,鞭炮声、锣鼓声响遍长沙城。在省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省政协委员路阳提交提案呼吁,重新修建“解放军进入长沙——小吴门故址”,并建一个醒目的纪念亭,介绍小吴门故址,记录长沙和平解放暨解放军进入长沙这一历史事件。

  小吴门曾举行盛大入城式

  长沙是历史文化名城,小吴门在今中山路、八一西路与建湘路的交会地段,系古城长沙九门之一。民国初年,因修建环城马路,大部分城墙都被拆除,九座城门也随之作古。

  “作为老长沙的一个符号,小吴门记载着长沙市民进出老城的足迹,见证着曾经的战乱与和平。”在这份列为省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0070号提案中,细数着当年的历史:对于长沙市民来说,小吴门更代表了1949年解放军在这里举行入城式的重要历史事件。1949年8月5日晚10时许,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6军138师,在小吴门举行了盛大的入城式,长沙十余万市民夹道欢迎,彩旗招展,欢声雷动。

  纪念石碑底部已破损

  “长沙于2006年在小吴门建了‘解放军进入长沙——小吴门故址’纪念碑,设计者将纪念碑设计成一本厚重的打开的书,打开的一页记载了小吴门的由来和解放军进入长沙的历史,还有两张浮雕照片,真实地记录了解放军进入长沙的盛况。”路阳介绍。

  遗憾的是,如今的小吴门,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而纪念碑就竖在八一桥西端,高压线塔下,一米多高的石碑上刻有“解放军进入长沙——小吴门故址”字样,石碑底部已破损,字迹模糊,四周有餐馆、商铺、变电房,旁边停满了汽车。“不是有心就看不到这块石碑,也就很难了解小吴门的过往历史和长沙和平解放的历史事件。”路阳为此感到惋惜。

  建纪念亭重树小吴门新地标

  “长沙和平起义的胜利,使古城避免了战祸,为人民解放军打开了向华南、大西南进军的通道,加速了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进程,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对此,路阳认为,小吴门作为历史文化古城长沙的组成部分,如果将其与“解放军进入长沙”这段有深远意义的历史事件结合在一起,是进行历史文化传承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载体。因此,路阳建议重新修建“解放军进入长沙——小吴门故址”。

  不仅重新立碑,而且要建一个醒目的纪念亭,介绍小吴门故址、记录长沙和平解放暨解放军进入长沙这一历史事件,让人们感受长沙历史文化名城的厚重悠远,并瞻仰怀念先辈们为和平所作的贡献。同时,纪念亭还可供市民行人休息,成为小吴门的地标,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应有的作用。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