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我这一年——中国梦的湖南精彩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张京明 编辑:王娉娉 2014-02-11 09:12:42
时刻新闻
—分享—

  2013年8月25日,环保志愿者在长沙市望城区湘江段作湿地调查,夕阳把他们的身姿印衬在湘江上,格外美丽。 (资料照片)本报记者 张京明 摄

  通过改革重组、结构调整、体制机制创新等,我省国有企业资产质量和运营效益持续提高。图为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向马来西亚出口的价值5亿美元的3列城际动车组。(资料照片)

  通讯员 摄

  位于长沙的中国电子信息集团第48所一期100MW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生产线竣工投产,带动了太阳能电池产业的发展。(资料照片)本报记者 刘尚文 摄

  2012年8月19日,株洲清水塘工业废水处理利用厂MBR池。该厂于2011年12月开始正式运行。 2012年上半年,该厂共处理污水392万吨,有效削减了清水塘工业基地排入湘江的污染物。(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张京明 摄

  2013年12月30日,溆(浦)怀(化)高速公路通车。溆怀高速全长91.78公里,投资81.9 亿元,是连接溆浦县的第一条高速公路。金中平 周晓鹏 摄影报道

  参加2011年张家界国际乡村音乐周的40支乐队,分别在天子山、宝峰湖等6个景区为海内外游客献上精彩的节目。这是南非丛林之王乐队在水绕四门的精彩演出。(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韩世祺 摄

  卷首语

  2.45万亿元地区生产总值、3300亿元公共财政收入,为湖南全面小康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1项30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部完成,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23414元、8372元,三湘父老沐浴着春风般的温暖。

  过去的一年里,我省战胜历史罕见的严重干旱,深入推进“四化两型”建设,着力促进“三量齐升”,加快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中国梦的湖南篇章越书越精彩。

  在省两会召开之际,本报特别推出《我这一年——中国梦的湖南精彩》报道,邀请部分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讲述他们的故事,感受身边的变化,畅谈中国梦在三湘大地的精彩实践。

  忙出国,为公司在海外“安家”

  本报记者 沙兆华

  【故事】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2013年销售收入一举突破200亿元人民币、上缴利税22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同行业屈指可数的200亿级企业。”这一组数据是省人大代表,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周清和及其企业一年拼搏获得的最好回馈。

  2013年,南车株机公司实现了47个项目高效执行,订单总签约超过230亿元,亚洲区既有市场的预期订单全部收入囊中,昔日“火车头”神采依旧。

  周清和介绍,近年来,中国南车株机公司成功构筑起电力机车、城轨车辆、动车组三大主业,拓展中低速磁浮列车、现代有轨电车、制动系统等新兴产业。随着中国南车株机公司开启的全球化“蓝海”战略,所实施的由输出产品向输出产品+服务+技术+基地建设的转型升级,有效地带动产业集群出海,寻找海外的广阔市场。

  回望2013年,周清和说:“忙出国,为公司在海外‘安家’。”他先后赴马来西亚、土耳其、南非,并出席了该公司在3地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基地挂牌。

  “投资海外,使中国的轨道交通建设扬名海外,是央企的担当”。中国南车株机公司出口土耳其伊兹密尔的轻轨列车项目中,实现了牵引传动系统的装车出口。近年来,该公司累计获得中东、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新加坡、埃塞俄比亚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项目,成为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走出去的典范。

  【感言】

  省人大代表,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周清和:2013年,湖南工业经济发展强劲,全部工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3万亿元。中国南车株机公司作为湖南两型社会建设的行业先锋,将继续加大市场拓展力度、科技创新的步伐,完善市场布局,做强做优企业。“十二五”末,企业的年销售收入将朝400亿元目标冲刺,以更强大实力推动湖南经济发展。

  向好日子“高速”前进

  本报记者 冒蕞

  【故事】

  去年的12月30日,对省政协委员、溆浦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向宣绘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溆怀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结束了县域内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

  向宣绘介绍,溆怀高速建设历时近4年,总投资达到82亿元。建成之后,从溆浦到怀化比原来走江口方向要快一半,时间从原来的2个小时缩短到了50分钟。

  湖南省湘维有限公司是世界500强——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所属企业,是溆浦一家大型国有企业,公司原料采购和产品输出都对物流有着很强的依赖性,每年的货物物流量多达100万吨以上。在一次调研中向宣绘了解到,溆怀高速通车后,这家公司的物流变得更快捷、安全,每年有望节省物流成本1000万元以上。

  溆浦农业、矿产、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拥有300多种优质水果和30余种矿藏,其中硅砂的品位居于世界首位。向宣绘告诉记者:“这条高速公路进一步提升了溆浦的整体区位优势,也将为我们的招商引资、旅游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事实上,去年12月30日当天,石华、炎汝2条高速公路也同时通车。2013年,我省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125公里,总里程突破5000公里大关,排名全国第四。向宣绘自信地说:“乘着全省基础设施建设的良好势头,溆浦人民正和全省人民一道,向着好日子高速前进。”

  【感言】

  省政协委员、溆浦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向宣绘:这几年在国家和省里的关怀帮助下,溆浦县广大干群团结奋斗,经济社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从基础设施建设,到产业培育壮大,到民生改善,都有了新的突破。希望国家、省里能够进一步加大对湘西地区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出台一批具体、可操作的扶持政策,帮助我们继续加快发展速度,让广大群众过上更幸福的生活。

  一江碧水不是梦

  本报记者 沙兆华

  【故事】

  “去年,我们村里关闭了一家炼胶厂,关停了一家水上餐馆,美丽的芦江更加清澈碧绿。”省人大代表、东安县新圩江镇什田村村委会主任王满元向记者介绍说。

  芦江穿什田村而过,绵延2公里,是湘江的支流,也是什田村的母亲河,村民们无比珍视这条河流。2012年,王满元作为省人大代表,两次列席《湖南省湘江保护条例》立法听证,他感受到湘江保护刻不容缓。

  “我们住在湘江头,一江碧水荡漾,也是下游3000万群众所期盼的。”从立法听证会回来后,王满元自觉成为保护湘江代言人。他将保护芦江作为一项日常的工作机制,不断宣传,落实到村民日常行动和生活中,成为自觉意识。

  “不能往江里倒垃圾;不能将病死家禽丢在江中;不能使用高污染的化肥;不能乱砍乱伐……”在村里,保护芦江订下的10多条的村规民约,村民们非常自觉地遵守。

  “在源头加大植树造林力度,禁止非保护性砍伐。”2013年9月,省政府实施湘江保护与治理“一号重点工程”,在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中大力倡导植树造林。王满元说,他当村主任以来,严禁村民滥砍滥伐,哪怕是村民的经济林,他也从不开砍伐的口子。如今矗立在村里3000多亩的松树和柏树郁郁葱葱,成为了芦江天然的一个水源涵养地。

  王满元说:“那时不让村民砍伐,只顾着眼前的青山绿水,如今眼光放开了,是为了下游湘江水质的安全。”

  【感言】

  省人大代表、东安县新圩江镇什田村村委会主任王满元:在一味追求GDP的时候,一些村庄和村民只顾着眼前的利益,破坏了生态,得不偿失。保护湘江流域,实施重点治理,是一个个企业,一个个村庄,一家家百姓的事情。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湘江一江碧水不是梦!

  国际乡村音乐节

  落户大湘西

  本报记者 乔伊蕾

  【故事】

  “以山水为背景,以田园为舞台,在世界自然遗产的绝美风光里,那一阵阵曼妙的歌声仍在我心中久久回荡。”回忆起去年举办的第三届张家界国际乡村音乐节,省政协委员、张家界市政协副主席、民进市委主委、市旅游局副局长周芳依然心潮澎湃。

  永久落户张家界的国际乡村音乐节,每两年举办一次,首届音乐节曾被文化部评价为“巧用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国国际形象的一次成功实践”。较之前两届,第三届音乐节的级别更高、形式更新、亮点更多,共有来自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印度、土耳其等20个国家的22支境外乐队和8支国内乐队参加,近300名乐手和演出嘉宾以青山绿水为友、与奇峰飞瀑为伴,在张家界黄龙洞生态广场景区、宝峰湖、天子山、溪布街等景点,上演了32场不同民族、不同风情的特色演出。

  南非鼓族乐团、哥伦比亚戴维伦巴拉丁爵士乐队、阿根廷激情探戈舞蹈团……一支支充满异域风情的艺术团的激情表演,赢得阵阵掌声。当具有张家界少数民族特色的“茅古斯”版《江南style》一经亮相,更是引起现场观众的热烈欢呼。高亢明快的山歌、温柔动听的情歌、风趣活泼的小调、激越感人的澧水号子,振奋昂扬的薅草锣鼓调子,各国音乐相互交织,使张家界的奇山异水更加多姿多彩,生动迷人。

  “国际乡村音乐节的连续举办,深化了旅游与文化的融合,提升了张家界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了当地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那几天,周芳穿梭在山水之间,组织协调各旅行团观看演出,倾力推介本土的旅游文化。

  她告诉记者,短短5天时间,共有10万多名游客来到张家界欣赏了美景和音乐。

  【感言】

  省政协委员、张家界市政协副主席、民进市委主委、市旅游局副局长周芳: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我们有责任和义务进一步丰富和深化张家界的旅游文化,以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农村美了

  农民富了

  本报记者 沙兆华

  【故事】

  “去年,我们黄山村人均收入过万元,老百姓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说起2013年的变化,省人大代表、华容县万庾镇黄山村党支部书记黎光和一脸的自豪。

  “我1984年就在黄山村当村党支部书记,今年正好30年。农村美了,农民富了,这是我最大的感受。”

  以前,村民白立兵家十分贫困,通过自己在外打工和家里发展经济作物。今年,白立兵买上了十几万元的小汽车,让同村人对他刮目相看。仅去年,村里就有20多户人家买了小汽车,使村民小汽车拥有量达到了60多辆。

  村民变富了,对生活的要求就高了。黄山村有410户居民,家家户户彩电、冰箱、电饭煲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带来的用电紧张成了2013年黄山村头等大事。黎光和带领全村进行了电网改造,并新安装了一台50千伏安的变压器,解决了村里的用电紧张。

  村民们一直喝地下水,水质不能保证。黎光和又四处筹资40万元,安装了净化设备,现在打开水龙头,就可以直接饮用。村民们对此拍手称好。

  小车多了,村组公路就显窄了。去年,应村民的呼声,黎光和完成了一半村组水泥路的硬化和加宽,剩下的今年完成。

  如今,村里老旧的土坯房都变成了新房,连6户贫困家庭都享受到国家安居工程的帮扶,建起了新房。村里实施了农村清洁工程,房前屋后都有垃圾桶,每天还有专人来打扫垃圾,村民们在干净的环境中生活,就如同生活在画里。

  【感言】

  省人大代表、华容县万庾镇黄山村党支部书记黎光和:百姓安居乐业,村容村貌干净卫生。农民多年期待的幸福生活如今已成为现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农民信心倍增,干劲更足。城乡一体化建设是个过程。我希望,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能更科学,基础资源能向农村继续倾斜,使村民在教育、就医、娱乐方面跟城里人一样。

  “远程医疗”进社区

  本报记者 乔伊蕾

  【故事】

  “远程心电会诊方式的普及,提高了诊治水平和诊疗速度,将极大地惠及社区群众患者。”省政协委员、省马王堆医院功能科主任范咏梅告诉记者,一张小小的覆盖网换来的将是无数生命。

  2013年11月,长沙市芙蓉区东岸社区居民77岁的张大爷心慌、胸闷,胸口还有一阵阵疼痛,家人忙将他送到家附近的芙蓉区红十字医院就诊。

  该医院医生谢志全询问了其基本病情后,立即给他做了心电图。结果显示心电图有异常。由于医院属于社区医院,诊断技术、水平有限,无法准确判断问题到底出在哪,严重程度如何。谢志全医生迅速启动了医院和社区联手的远程心电会诊系统,将张大爷的心电图传给了省马王堆医院,请专家会诊。

  同一时间,省马王堆医院的监控电脑弹出了该信息。值班医生范咏梅立即对张大爷的心电图进行诊断——心肌缺血、早搏、完全性右传导阻滞,需要立即救治,否则随时有生命危险。

  她立即拨通了芙蓉区红十字医院的电话,交代了应急治疗措施,让张大爷立刻平躺并给他吸氧,同时通知120急救车辆立即赶往社区。医院里,心血管内科医护人员也迅速到位,准备好急救药品和设备,等待张大爷到来。

  十几分钟后,张大爷被及时送到医院,手术室一切安排就绪,病人一到,便立即开始抢救。

  “因送得及时,心肌没有坏死,否则就会有生命危险了。”范咏梅告诉记者,近年来,我省健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许多三甲医院都实现了远程诊疗服务,极大方便了群众,使他们不出社区便能得到便捷的医疗救治。

  【感言】

  省政协委员、省马王堆医院功能科主任范咏梅: 作为一名医生,我的梦想是希望让更多的群众得到一流的医疗服务。现在一些社区医院的基础设施条件还很薄弱,很多心电图机都还没有实现联网。希望各级党委政府能够加大扶持力度,早日实现远程心电会诊网络全省范围的覆盖,从而实现病有所医。

  中国光伏看湖南

  本报记者 杨柳青

  【故事】

  走进湖南麓谷科技园,长长的透明走廊顶端,7万块单晶硅电池组件错落有致地排列开来。这些光伏电池,全都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48研究所用自己的装备做出来的。

  “以前国内光伏产业装备80%要靠进口,但我们研发出自己的装备以后,国产光伏装备应用率已达到80%以上。”2月10日,省人大代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四十八所所长刘济东向记者谈起所里的科技创新时,自豪写在脸上。

  去年,通过自己的装备,48所将多晶硅电池转换效率提升至18%。“这就大大提升了电池性能。通俗地说,不仅电池质量提高了,建设光伏电站的成本也降低了。”

  “工艺是装备的灵魂,好装备还要有配套的好工艺。”刘济东向记者说起各种光伏电池生产工艺,“比如清洗制绒、扩散制结、刻蚀、烘干烧结等工艺。经过了这一道道工序,一块块方棱角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片和一块块圆棱角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片便整齐地出炉了,并被送往下一条生产线,组装成各种各样的终端产品。”

  “正是因为有整线装备、硅片、电池片、组件、系统集成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优势,我们可以自豪地对客户说,你只要告诉我你需要一个多少产能的光伏生产厂房,然后就等着拿钥匙就行了,我会提供整套设备、系统和工艺,这就是整线集成能力。”刘济东形象地说。

  目前,我国光伏产业从产能、产值等多个方面已经超越德国、日本跃居世界第一,其中80%的产能产值又出于长沙48所,呈现出“世界光伏看中国、中国光伏看湖南”的发展格局。

  【感言】

  省人大代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48所所长刘济东:太阳能光伏产业是当今世界科技含量高、创新空间足、发展潜力大的朝阳产业。积极推动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对于湖南建设两型社会,促进新能源开发,推动产业升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特殊的新年礼物

  本报记者 冒蕞

  【故事】

  去年9月,省政协港澳委员、香港华盛集团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张照耀在香港筹措了一批资金,准备在常德开设一家小额担保贷款公司。

  当时恰逢我省对民间金融机构进行规范整顿,对小额信贷公司的行政审批比以往更加严格。

  “我准备开设的公司有点与众不同。”张照耀回忆说,一方面,由于公司的启动资金性质属于港资,在审批程序上会“相对复杂一些”;另一方面,公司也将引进香港规范、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如果能够成功开业运营,有望成为全省小额信贷企业中一个可供参考的范本。”

  得知张照耀的情况后,常德市金融部门、招商部门积极帮助他重新编纂申报文件,并多番与省金融办进行沟通衔接。最让张照耀感动的是常德市金融办的工作人员几乎是“五加二”、“白加黑”的帮助他的团队修改申报材料。终于在今年的1月29日,也正好是2013年农历十二月的廿九,张照耀得到了批复,公司可以开始筹备挂牌开业。“对我来说,这真是一份特殊的新年礼物!”

  张照耀说,这份特殊的新年礼物和湖南省对扩大对外开放的高度重视是分不开的。近年来,我省全力推动了全省开放型经济的提质升级。去年全省新批外资企业572个,同比增长2.5%;新批合同外资77亿美元,同比增长5.9%;实际利用外资87亿美元,同比增长19.6%。

  【感言】

  省政协港澳委员、香港华盛集团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张照耀:在全球化时代的大背景下,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对进一步提升湖南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走出去”,我们可以更好地运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通过“引进来”,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发达省份、港澳台乃至境外的优势资本、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技术等资源。作为省政协港澳委员之一,我愿意为湖南的外向型经济发展牵线搭桥、贡献力量。

  “两免一补一奖励”

  圆梦学子

  本报记者 杨柳青

  【故事】

  “感谢学校为我减免学费和课本费,为我提供奖助学金,我无以回报,只有通过努力学习回报学校对我的关爱。”提起去年基础教育事业的新变化,省人大代表、临武一中校长李友强拿出手机,翻出了这条短信。

  发短信的男孩叫李兵,是临武县一中高三的学生。因为父母早逝,李兵一直和爷爷相依为命。家庭的贫困,让他一度萌生辍学的念头。

  去年9月,县里开始实施“两免一补一奖励”政策,即免除全县所有高中生的学费和课本费,给予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人均500至1000元的补助,成绩优异者还可获得每人300元的奖学金。

  “对于困难家庭来说,再也不用为每学期1400多元的学费和课本费发愁。”李友强现在还记得李兵爷爷得知这一消息后,感人的场面。“他紧紧握住我的手,激动地说不出话,眼泪就流了下来。”

  学生上得起学了,办学条件也得跟上。李友强告诉记者,去年,全县改造危房面积6000多平方米,改建和扩建校舍面积10000多平方米,新增学位3000个,建设合格学校8所,均衡配置了教育资源。现在,学生每天都能在敞亮的教室里开心学习。

  “硬件上来了,软件更不能忽视。”李友强说,怎样培养人,培养怎样的人,是他一年来一直思考的问题。他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改革教学内容和手段,在学校开设实践课和活动课。学生走向户外,亲自动手,亲身体验。学校老师纷纷反映:社会实践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让他们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凝聚了正能量。

  【感言】

  省人大代表、临武县一中校长李友强:教育不仅关系每个孩子的成长,更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在人才培养上,不仅要教导文化知识,更要告诉他们如何做人。相信在政府加大投入、完善制度保障的前提下,教育的基石会更加坚实。

  承接产业转移

  引发“招工热”

  本报记者 冒蕞

  【故事】

  就在赶往长沙参加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报到的当天,省政协委员,常宁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盘芳还参加了常宁市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招工会。

  “招工会特意选在农历大年初九,就是为了给返乡过年的在外务工人员提供一次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盘芳介绍,在这次招工会上,一共有40多家当地企业前来招聘,提供了4000个就业岗位,吸引了1万多人前来应聘。“现场热闹得不得了,招聘的企业负责人和应聘的务工人员纷纷称赞这个招工会办得好!”

  近年来,常宁市积极发挥自身区位、资源等优势,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引进了不少来自广东、福建的客商前来投资建厂。然而,去年以来,不少工商业主和企业家向市工商联反映了企业招工困难的问题。于是,盘芳领着工商联的工作人员对此展开了调研。

  在企业走访时,不少业主跟盘芳算起了账:当地企业的待遇福利不比外地差多少,刨去过年过节往返的交通费用,有的企业待遇甚至比沿海还要好。在同务工人员交流时,盘芳发现原来大家并非不想在家门口就业,而是缺乏便利的就业渠道和就业信息。

  去年底,常宁市工商联向当地党委政府建议,积极拓宽本地务工人员就业渠道,促进本地劳动力资源就地消化,并递交了相关调研材料。盘芳还与市劳动局积极衔接,开始筹备开年这次招工会。

  “招工会效果非常好,很多企业打来电话向工商联表示感谢。”盘芳告诉记者,下一步他们还将围绕保障本地务工人员的权益、优化发展环境等继续努力。

  【感言】

  省政协委员,常宁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盘芳:承接产业转移既需要良好的“硬环境”,更需要有一流的“软环境”。因此,对于我来说,为实现“中国梦”作贡献,最重要的就是尽自身最大努力帮助工商业者解决用工难、征地难、资金难等实际困难,帮助他们实现自我梦想,创造社会价值。

  统筹 夏似飞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