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文化平江:文化事业大繁荣

来源:红网 作者:赵婧 编辑:杨洁 2013-10-08 17:01:14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平江分站通讯员 赵婧 平江报道

  钟灵毓秀的平江老区人文荟萃,文化积淀深厚。近几年来,平江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发展,不断夯实事业基础,着力打造文化品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文化工作亮点纷呈,令人瞩目。

  平江飞出“金凤凰”

  “平江花灯戏”在平江县俗称为“草台子戏”。它的唱腔建立在湘北山歌和民歌的基础上,唱词大都来源于耳熟能详的乡言俚语之中,生动诙谐又粗犷奔放。是自唐代以来的千余年间,家喻户晓的一种地方戏。

  2010年,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乘着发展文化产业的东风,县文化局集中创作力量,一边创作剧本,一边收集整理民间曲调。三易其稿,耗资60余万元,历时9个多月,打造出一台平江花灯戏精品--《金凤凰》。

  《金凤凰》以故事主人公金凤和九哥一见钟情的热恋故事为载体,展示了当代大学生扎根基层,艰苦创业的时代精神。剧情于粗犷、诙谐中跌宕起伏,于乡言俚语、田园山水中衬托出当代女大学生靓丽的人生。2010年九月初,《金凤凰》一经正式搬上舞台,便场场爆满。一个多月时间里,在平江城乡,连续演出26场。《金凤凰》一炮走红,使得这个几乎被人遗忘了的花灯、花鼓戏剧团焕发出从未有过的生机。

  2010年,《金凤凰》荣获湖南省县级剧团优秀剧(节)目展演金奖,2012年,又荣获湖南省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这也是平江历史上第一个省级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一台平江花灯戏《金凤凰》几乎拯救了一个濒临灭绝的地方剧种。平江飞出了“金凤凰”,平江花灯戏也走出了平江、走出岳阳、走向湖南。金凤凰的成功,证明了越有地方特色的东西,便越是受大众喜爱。

  村村有农家书屋

  农家书屋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的一项文化惠民工程。2008年,平江县率先在思村乡北山村和嘉义镇东山村建起了全县第一批“农家书屋”示范点,加快延伸向农村发展的网络。截至目前,全县27个乡镇相继建成了824家农家书屋,实现了全县100%行政村有农家书屋的目标。

  每家农家书屋藏书4000册,音像制品100张(种),报刊10余种。同时装备书柜、阅览桌、报架等附属设备,每年还定期配送报刊15种。书屋实现规范化管理,免费开放,免费借阅,同时规定每村一家一户办一证。“农家书屋”工程实施以后,县文化局还针对有的书屋没有充分利用、书籍排架混乱、书籍流失严重、书籍借阅管理混乱等问题,派出专人实行跟踪服务。协助管理员分类整理书籍,指导如何发展读者、引导读者、组织读者开展各种阅读活动,帮助建立读者档案,完善借阅手续,确保“农家书屋”这项面向基层农民的文化建设工程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眼下,“农家书屋”遍布平江大地,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生产致富的好帮手、农村文化建设的主阵地。上至耄耋老人,下至童蒙初开的孩子,到“农家书屋”学知识、学技术,已经成为老区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保护“非遗” 传承平江的生命记忆

  平江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了民间音乐、戏曲、舞蹈、方言等7个项目。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平江先民文化的精华,是留给后人的生命记忆。

  1948年出生童升平是曾是平江县剧团编剧,文化馆长,县文化局局长。先后创作上演、发表大小剧本20多个,小说、故事、理论文章40多篇90余万字。同时,他也是平江“非遗”保护中的一份子。2010年,他和方世红、邓荣生、江雄健、李团生、李小平、李新平、李燕辉、余剑鸣、黄传惕、董妙林一起编写《平江非物质文化丛书》。

  《丛书》的编撰是一件难事。要从浩瀚无边尘封久远的历史文化资料信息中撷其精华,既要反映全貌又要突出重点,其编写的过程是艰辛和繁琐的。为了尊重历史,童升平和他的编撰同事们跑遍了平江的27个乡镇。

  2012年,《平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成功发行2000套。丛书共分为《平江话》、《平江灯戏》、《平江影戏》、《平江民歌》、《平江器乐》、《平江民舞》、《平江民间传说》七卷,收录有史以来在平江境内口头传承和文字传承的文化艺术类非物史料、作品等约200万字,成为平江有史以来最为系统全面的文化丛书。

  近年来,县文化部门按照“抢救第一、保护为主、传承发展、合理利用”的方针,深入乡镇村组和田间地头,开展了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基本摸清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延续、发展、分布和保存现状等情况,并建立了保护名录。此外还积极向群众进行非遗知识宣传,利用花灯戏培训、文化站长培训、下乡辅导与宣传等形式广泛宣传非遗知识。据了解,目前平江县已发掘出的平江花灯戏、平江皮影戏和平江山歌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平江九龙舞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场舞成为平江县“文化品牌”

  只要天不下雨,几乎每个晚上,在平江县各个休闲广场上,都能看到这些伴随欢快的音乐而起舞的市民。而且笔者看到,跳舞的大多是女性同胞,但其中不乏有年轻人和男同胞们。看,他们听着音乐、踏着节拍,扭腰、迈腿、摆手、转圈,跳起优美轻快的广场舞,成为平江县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广场舞属于草根文化,没有门槛、不分男女、无论老幼,只要参与,人人可跳。“晚上碰碰胡,不如出门跳跳舞”。在浯口镇东港村,自从村里妇女开始跳起广场舞后,麻将机迅速“失业”,村民黄兴辉卖掉了家里的麻将机,用换来的钱购置了音响设备。

  这乡风文明了,群众团结了,村里的各项事务也就好开展了。对于这一点,浯口镇鲁合村的村支书可是深有感触:“跳舞的话可以让我们村里更和谐,像环境卫生、计划生育什么的,妇女就积极参与,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这样的话,村里的各项事务就都很好发展了。”

  2012年6月份,在省会长沙举行的第三届广场舞大赛中,平江县前往长沙参加比赛的六个代表队带着“五金一铜”的优异成绩凯旋而归,囊括所有金奖,成为了该次比赛最大的赢家。同年11月,大洲乡大江村的威风腰鼓队作为全国唯一的一支农村代表队,参加了在深圳龙岗举办的全国广场舞大赛,一举拿下金奖。

  湖南省舞蹈协会副主席顾自立,曾这样评价平江的广场舞:平江的广场舞在全省来讲是走在前列的。

  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大大小小的广场舞蹈队已经超过两百支,参与群众上万。广场舞已经成为平江县群众参与热情最高、参与人数最多、覆盖范围最广的文化活动品牌。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