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网络问政的“湖南模式”彰显政府公信力

来源:红网 作者:彭梦汝 编辑:叶鹏 2013-09-27 14:38:50
时刻新闻
—分享—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网络问政不仅成为党委政府了解民意、汇聚民智、排解民忧的一种新方式,也成为党政部门倾听网络民意、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新途径。近年来,湖南省各级党委、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网上群众工作,打造出网上群众工作的“湖南模式”,受到网民和公众的一致好评。
  
  “湖南政务微博厅”8月28日正式在新浪网、人民网同步开通上线,不少网民给予厚望,希望越办越好,也希望能够推动其他地区更多的政务微博平台上线,畅通官民沟通渠道,让百姓真正完全参与进来。互联网渠道的开通,不但增加年轻人的好感,也增加了年轻人参政议政的热情。除此之外,网络建言献策、网民座谈会、网络问政论坛直播、网上信箱、政府部门回应网民的诉求……都在不断诠释着数字化时代中特有的协商民主、话语平等与尊重。网上群众工作“湖南模式”把党的群众路线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创新管理手段,利用互联网这一新兴媒体把年轻人纳入问政,成为了党的群众路线坚定力量,推动网络问政持续健康发展。
  
  从“网络问政”到“问政于民”再到“回应诉求”直至最后“排解民忧”,最终体现在实践层面上,“湖南模式”进一步明晰网络问政的最终走向,以及问政意义的最终归属。
  
  湖南模式的“一加一减
  
  近年来,湖南省在一系列重大活动和决策中广开言路、吸纳民意,极大地汲取群众智慧、凝聚群众力量,重视网民的建言献策,提升网上群众工作的服务质量——湖南模式的“加”。
  
  2011年溆浦县人大、政协“两会”和县党代会召开前夕,该县在网上开办“我为‘两会’献一策”、“党代会前网友说”等活动,共收集整理网民的建议和意见500多条,其中30多条被吸纳。县党代会工作报告中的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等多项举措,就来自网民的建议。每一次全县的重大会议,该县都主动邀请网站版主和网络“意见领袖”列席,让网民及时了解相关政策信息,畅通网络参政议政渠道。
  
  网络问政“湖南模式”在做好加法的同时,也在不断做好减法。面对负面舆情,做到不掩盖,从容冷静处理,第一时间面对媒体,第一时间介入调查,第一时间公布结果,在最短的时间里做到了可以解决的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也有所回馈来满足网民诉求——湖南模式的“减”,从而及时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2012年2月,陆续有岳阳城区、汨罗、华容等地的网友反映“地下六合彩”行为,影响极其恶劣,强烈呼吁进行整顿。岳阳市为此展开了一场打击专项行动,有效抑制了“地下六合彩”的蔓延。
  
  湖南模式的“一疏一导”
  
  据统计,近年来,仅红网“百姓呼声”栏目每年就有近万名网友的问题得到重视或解决,省市县党政领导批示数千条。2012年,全年可被记录的省市县党政主要领导的批示就多达5200多条,全年回函回复或解决问题数量达11740余条。
  
  湖南模式的网络问政在面对网络舆论时,不仅做到了疏通,更加注重舆论引导,积极主动营造正面的舆论氛围。不断拓宽渠道,让老百姓参与进来,从而加强群众监督,参政议政,积极沟通,形成上下互动的良好环境。
  
  一加一减,一疏一导,真正把政府工作落在为人民服务上来,亦是湖南模式真正归宿。
  
  对于政府部门而言,网络问政有始有终的方式有多种,湖南模式正在不断改进和完善各种方式,以提高网络问政的效益。
  
  在应对舆情危机、疏导舆情时,既有危险也有机会。如果只是一味不加选择地删锁网民帖文,使网络问政流于形式,那么只会两伤,最终将是一幅网络民意围猎政府公信力的场景。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单光鼐曾建议,第一,善待百姓、善待媒体;第二,双向沟通、良性互动,才能在缓解危机中提升部门公信力。“湖南模式”在重视网络民意的基础上,真正做到了实践层面,受惠于民、回馈于民,彰显出政府公信力与权威性。
  
  文/彭梦汝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