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新闻
—分享—
从舆情本源上,要理解并尊重“多元化舆情”
地区或城乡之间,往往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不同,当地的人文风俗会迥然有别;行业或职业之间,往往因工作性质或文化背景等不同,人们的认识或思维水平也会存在差异。由此,在某一社会问题的认知上,或者某一件热点事件的观点上,不同地区或人群必然有所不同。作为舆情信息工作者,我们不能因为这些差异,而陷入舆情复杂多变的迷局,或舆情应对“主体性困境”中不能自拨,从而无法理解某些诉求表达,尤其是在网络舆情的认识上,绝然不该以我为中心,容不下异己观点,低估网民智慧。
在论及“三量齐升”中关于发展效益这一内涵时,我们提到科学发展必然要注重城乡、行业、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切实提高“反映人民群众直接分享发展成果”的人均指标,与量化城乡居民收入、就业率、住房等关键性普惠指标。事实上,真正要实现以民生为本、注重普惠性的“三量齐升”,就必须打破舆论垄断,理解“多元化舆情”,充分尊重社会各阶层各领域的不同声音。
从研判方法上,要树立并发挥“本地化思维”
所谓“本地化思维”,即“入乡随俗”,指在坚持普适性原则的前提下,网络舆情研判的过程与方法要充分结合当地民风民情,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现状,及时汇聚与分析网络民意,以转化为当地决策部门的实用参考,或指导当地政府及时有效地引导网络舆论与回应网民关切,化解网络舆论风波。这种本地化舆情研判视角,显然有助于强化舆情应对建议的实用程度,实现舆情信息工作的两个“服务”,即服务大局、服务决策这一根本性宗旨。
具体到湖南,要真正做到“坚持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统筹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谐安全发展,努力促进经济总量、人均均量和运行质量的同步提升”,高效而灵敏地掌握公众舆论的变化,科学而有效地运用网络民意,凝聚网民智慧,就必然要结合当前政策的重心以及领导关注的重点,然后融入到网民群体所处的社会语境中去思考,从中提取反应当地发展主流的舆情信息,并将舆情价值最大化呈现。换一句话说,舆情研判从当地舆情现状出发,分析研判过程要由“形”到“势”,从形之表面,再到势之根本,最终落实到服务当地的大局与决策上来。
从民意互动上,要增进并维护“公众认同感”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党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公共决策亦然。政府部门所有的公共决策,在酝酿或制定之前,应该要充分进行调研,充分汇聚民意并尊重民意;在政策制定或实施之后,应该要充分反映民意,最大限度平衡各个利益相关主体的诉求,并收集民众合理建议进行修正。这不仅完善了政策本身,更扩大了政策影响,从本质上说,公共决策上的民意互动,展示出的是一种开放性姿态。最重要的是,政府部门通过这一开放性姿态,会进一步增进民众对公共政策的认同感,从而可以尽可能避免阻力,实现公共政策社会效果的最大化。当然,科学研判舆情与对充分尊重民意,这是进行民意互动、增进公众认同感的前提。
湖南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五个发展”,促进“三量齐升”,这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可以预见的是,围绕湖南“三量齐升”这一战略性的发展思路,各级党委政府还会出台一系列配合性政策,通过这一系列政策的实施而最终促进经济总量、人均均量和运行质量的同步提升,增进各项指标的普惠性,真正使人民群众分享发展成果。但需注意的是,在这一有关人民群众的决策过程中,人民群众的参与程度,以及公共决策的开放性,将直接决定着公共决策合法性。那么从舆情角度思考,为达到民众对公共决策的高度认可,决策者务必要形成常态化、科学化、制度化的舆情研判机制,并在这一机制下与利益相关的人民群众交流,第一时间收集民意反馈,并第一时间回应民众诉求,通过高效灵敏的舆情管理机制统一认识。总之,通过科学研判舆情,顺应互联网舆论生态演化,形成民意输入和政策输出之间的良性循环,是助力湖南“三量齐升”的题中应有之义。
更多舆情分析,请浏览红网舆情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