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按照2013年中央巡视工作动员暨培训会议的要求,10个中央巡视组已全部进驻有关地区和单位开展新一轮巡视工作。巡视工作全面开展近十年,揪出了陈良宇、侯伍杰、李宝金、杜世成、黄瑶、宋勇等一批“老虎”。一些权威专家接受京华时报专访,揭示巡视制度在腐败大案要案破获过程中留下的思考。
山西省委原副书记侯伍杰
黑社会头目牵出鬻爵贪官
侯伍杰的案发,最先源起数年前的山西省黑社会头子李满林的抓捕归案。李一审被判死刑后,供出为自己多年来提供保护的、时任临汾市公安局长邵建伟。邵建伟又牵出了卖官予他的侯伍杰。
在2001年上半年,时任太原市公安局副局长兼杏花岭区公安分局局长的邵建伟,为“竞买”太原市公安局局长职位,分两次试探性地给侯伍杰送上一块价值5.8万余港元的百达翡丽牌手表和2万元礼金,见其没有拒绝,干脆直接送上10万美元。
据介绍,1995年侯伍杰因嫖娼被北京警方调查,从此针对其个人的举报再未中断。
上述情况,被前来巡视的中央巡视组掌握,经向中央汇报后,由中央纪委立案检查。
2004年2月11日至6月8日,中央巡视组对山西省进行了近4个月的巡视。中央巡视组将他的腐败线索向中央汇报。经中央研究决定,2004年12月9日,因涉嫌受贿,构成严重违法违纪,侯伍杰被停职并立案查处。2006年9月18日,山西省委原副书记侯伍杰受贿案一审宣判,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经公开开庭审理,遂依法以受贿罪判处被告人侯伍杰有期徒刑11年,于今年提前出狱。
■专家点评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周淑真指出,侯伍杰在担任山西省委宣传部长两年后的1997年,才被选为山西省委常委,这意味着组织上当时对侯伍杰的“清白”程度其实是有所怀疑的。但遗憾的是,这种怀疑最终既没有深入追查,更没有阻挡侯的高升之路。有效的巡视制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带病升迁”。
曾就湖南省长沙县警方拘留殴打讨薪农民工一事,叫板该县县委书记的中共湖南省纪律检查委员会预防腐败室支部成员、副主任陆群则认为,现在一些官员搞腐败的手段越来越隐蔽,完全避免“带病提拔”很难做到,但巡视发现的线索在提拔的关键时刻还是能够起到“紧急刹车”作用。
侯伍杰在担任省委副书记兼主管意识形态期间,曾多次在各种场合高谈“反腐倡廉”,比如高谈强调“一把手”反腐,比如山西作家豪永啸反映清朝腐败与反腐败尖锐矛盾的小说开拍时,侯伍杰专程到现场鼓劲,他还经常发表一些反映党风廉政建设的文章。湖南省法学会程序法学研究会会长、博导黄捷教授指出,对于善于表演的贪官,巡视组必须听其言观其行。要重视老百姓的口碑,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深入第一线,找直接了解情况的人。
天津市人民检察院原检察长李宝金
吹嘘自己比市长还能干
2008年1月,中纪委、中组部第二巡视组组长祁培文在接受央视采访时透露,李宝金跟巡视组谈话,吹嘘他自己在天津怎么能干,最后讲这么一句话:来天津你们想办什么事儿就找我,市长办不了的事儿我都可以办。“你不给他办,他办你。”一个跟李宝金熟悉的老板这样告诉巡视组。祁培文介绍,那时候他们不能说这个人怎么样,但是这个人属于巡视对象,要注意他,进行了解,后来中纪委作为一个重要的案件进行调查。
2006年6月12日,李宝金因涉嫌重大经济问题和私人生活作风问题,被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宣布“双规”。2007年12月19日,沧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天津市人民检察院原检察长李宝金受贿案一审宣判,以受贿罪和挪用公款罪两罪并罚,决定对其执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专家点评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知名党建专家张希贤分析,巡视中应该非常注意对于一个领导干部言谈举止的分析。部分贪腐的官员,横行一方,待人接物非常霸道,已经严重脱离了群众。要顺藤摸瓜,准确找到其周边了解情况的人,“一对一”了解到实情。
周淑真认为,李宝金的落网应该说是巡视人员察言观色的结果。同时也反映了“个别谈话”的重要作用。在短暂的巡视时间内,面对部分地区、单位的一些掩盖甚至抵触,加之获取到的海量信息,巡视人员应该提高“发现”问题的水平。
陆群指出,在巡视中要想发现问题,重要的还是要发动群众。另外个别谈话时要注意方法,打消对方的顾虑和戒备。建立严格的保密制度,切实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江苏省委原常委、组织部部长徐国健
卖官赃款清点时用秤称
1998年,徐国健当上省委组织部部长不久,江苏省交通厅原副厅长章俊元就通过徐的儿子徐扬接触上他。章一出手就送给徐国健200万元,让徐国健帮他弄个正厅级。徐妻曾令淑劝他帮章俊元把事情办成,换取章对他们儿子的帮助。就这样,徐国健收下了当时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一笔卖官款。
在徐国健的操作下,章当上了省交通厅党组书记,同时担任江苏交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事成后,章俊元很快就把徐扬提拔为副处级办公室副主任。不久,章俊元又以交通厅党委的名义打报告,要破格提拔徐扬为交通厅党委委员。报告到了省委组织部后,徐国健很快就批复同意。徐扬有了权后非常嚣张,那些有求于他的人干脆叫他“第二组织部长”。
江苏省华夏银行南京分行原行长王益民在徐扬的引荐下,花180万元从徐国健手里买到有186亿资产的江苏省国信集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的职务。
2004年2月,时任江苏省交通厅厅长的章俊元被“双规”。此时,中纪委中组部巡视组正在江苏进行第一轮巡视。巡视组将群众反映的一些情况及时向中央作出汇报。2004年6月3日,徐国健的严重经济问题暴露,被中央纪委立案调查。徐国健被“双规”后,有关部门到徐家进行搜查,在曾令淑的床垫下面搜出了大量现金,由于现金太多,来不及清点,只好用秤称,然后估算大概。2006年1月24日,徐国健受贿641万元买官卖官案在福建省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一审判处徐国健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专家点评
周淑真指出,在巡视组的巡视当中,巡视对象固然是领导及班子成员,对于他们的亲属也应该有所关注。因为贪官牟利一般都是以亲属的名义,形成自己的贪腐社会关系网。此外,她指出,本轮巡视中对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进行抽查将起到震慑作用。形成不敢不报,据实上报的氛围,对于廉政将起到促进作用。
张希贤认为,这种探索是走向未来官员财产公示的一个必要步骤,但直接过渡,尚需时日。在增加了解信息手段、提升发现问题能力方面,黄捷认为对巡视工作将大有助益。
贵州省政协原主席黄瑶
受贿九百余万判死缓
2009年3月31日上午,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第三地方巡视组在贵州省开展新一轮巡视工作。巡视期间,知情人士通过个别谈话、写信举报等多种方式向巡视组反映了黄瑶在任州委书记、省委副书记及省政协主席期间涉嫌严重违纪、收受下属官员财物及生活腐化、包养情妇等问题。
经查,1993年9月至2009年春节,黄瑶在担任中共贵州省委常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期间,利用职务便利,为有关单位和个人在企业经营、调整土地规划、职务升迁、案件审理等事项上提供帮助,先后多次收受有关人员款物共计折合人民币954万余元。2010年12月9日,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对黄瑶作出一审判决,认定黄瑶犯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专家点评
周淑真认为,黄瑶的落马,知情人士向巡视组的举报很重要。她指出,巡视只是反腐的手段之一,反腐败最终还要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官员干部好坏,其实周围的人是了解的,有问题是瞒不过群众的。
黄捷指出,在他的研究中,发现截访问题已经成为地方,特别是基层严峻的问题。部分地方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围追堵截,耗费的资本甚至已经超过了解决上访问题本身的成本。老百姓想往上传递信息的诉求很强烈,这就涉及一个畅通、值得信赖的渠道的问题。
据了解,本轮巡视过程中,还出现了邻近省份人员跨省跑去巡视组反映情况的现象。对此,张希贤建议有关部门要进行顶层设计,针对地方举报被压下去、捂盖住甚至举报者被打击报复的情况,进行制度跟进,形成有效的制度化举报体系和网络。
对这种朴素的愿望,陆群认为巡视组应当尊重、重视,但他提醒巡视组不能把自己变成流动的信访局,要清楚自己的使命,明确工作重点,不要被铺天盖地的信访问题淹没。
从现代巡视制度启动至今,我国的巡视制度已经推行了十年。经历认识、操作和深化的阶段,从决策构想到制定规范,从局部试点到全面展开,领导体制、制度体系以及覆盖的领域都在发展,但也尚存不足。在中央巡视组密集进驻各地,寻“老虎”“苍蝇”之际,探寻制度十年得失,以更好地前行。
[NextPage]□制度变迁
现在要大张旗鼓查问题
京华时报:1996年1月,十四届中纪委六次全会作出“选派部级干部到地方和部门巡视”部署。这被认为是这项制度的发端,到目前,巡视制度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李永忠:第一个是认识阶段,第二个是操作阶段,第三个是深化阶段。
首先是同体监督和异体监督的认识阶段。比如有一把世界上最锋利的刀,你是世界上最好的武林高手,我给你的命题是,请你拿这把刀的刀刃去砍它的刀背,无论如何你也砍不了。那么多的专门监督机构和人员,居然连身边的问题都看不见,监督不了。
京华时报:他们真的看不见吗?
李永忠:其实,他们看得见。他们只是不能也不敢而已。怎么办?分离一下,从这个同体中,分离出另外一把刀,短多了,而且也不很锋利,但是它却能够在那把最锋利的刀的任何一个部分留下它的痕迹。这叫异体监督,被证明是有效的。
京华时报:所以在认识阶段,认识到了异体监督的重要。
李永忠:对。然后派出中央巡视组,从派出5个组到10个、12个,不断发展,这是操作阶段。
京华时报:往往认识和实践是不同的,巡视制度在实践中运行得如何?
李永忠:通过操作,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我们是靠发动、组织群众,靠解放思想起家的。可是后来有的领导干部怕群众。群众已经成为一些领导干部的一个难解之痛、难言之隐。不发动群众,又要依靠群众,怎么依靠?始终没有找到路子。反腐败,群众想参与,缺渠道;想支持,少平台。群众本是腐败的直接对立物,群众本来是反腐败的主力军,却成了旁观者,作壁上观。
京华时报:结果怎么样?
李永忠:反腐败仅仅依靠专门机构的孤军奋战、单打独斗,仗越打越难,战斗力越打越弱,效果越来越差。就形成我们看到习总书记的那句话:“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
京华时报:深化阶段解决了哪些问题?
李永忠:过去怕群众,现在不了。现在专门要查问题,而且要大张旗鼓地查了。实际上在封建社会对于选派的巡视大员或者说钦差大臣、巡按御史,皇帝有个标准:地动山摇。当时没有信息化,也没有手机,人一去,老百姓就奔走相告:包公来了,海瑞来了!要有这种效果。现在进入深化阶段,认识到不能再搞那种类似地下党式的秘密作战,群众应当作为反腐的主力军和胜负手,在关键时刻投入战争,以取得胜利。
京华时报:应该说正式运行是到了2003年。为什么在2003年这一年开始运行?具备了哪些条件和契机?
李永忠:2003年有一个重要的契机是《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颁发出台,还有那一年我国签署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前者更为重要。监督条例是中国共产党建党82周年、执政54年来,历经13年磨出的一剑——制定的第一部党内监督条例。
京华时报:从2003年到今年迎来调整,如何客观评价这十年的巡视工作和巡视制度?
李永忠:这十年,我们腐败在加剧。相当一些党政主要领导的腐败问题是巡视发现的,而不是同级纪委揭发出来的。中央对巡视非常重视,比如名称变化了,由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巡视组变成中央巡视组,进一步加强了对巡视工作的组织领导。
调整意在扩大监督内涵
京华时报:我们注意到巡视工作的内容经历过一些变化。从1996年最初是发现、反映腐败线索,到2003年中央根据现实情况对巡视范围进行扩充,加入了检查各地贯彻中央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执行情况的内容。这次调整重心从“相对全面”的工作内容回归本职工作“发现和反映违法违纪线索”。这反映了什么?
李永忠:现在这种调整,是在缩小外延,扩大自己监督的内涵。其实,汉武帝早就把巡视组的职责研究过了。他按“六条问事”的职权,监督郡国。这六条中有四条专查省部级领导干部,另有一条查省部级领导干部的子女,还有一条查与省部级领导干部有密切关系的有钱、有势力的人。如今的巡视也是一样,当你想要解决所有问题的时候恰恰是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所谓没有重点就没有政策。
京华时报:此次巡视,还将对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进行抽查。这是否会成为官员财产公示的一个“过渡”?
李永忠:普京、梅德韦杰夫2009年就财产公示了,2012年全球清廉度排名出炉,俄罗斯排在第133位,我们排在80位。为什么?因为仅靠最高领导人的带头公示,并没能带动全俄罗斯的整体清廉。
这是一个顽疾固症,怎么解决?要通过试点。在试点地区,尽管我坚持分步实施的观点,但即使让所有公务员马上全部公示财产,我也赞成,因为买得起单。不试点,在全国马上并全部搞官员财产公示,目前出现的副作用肯定大于正作用。当然,作为巡视制度的一项内容它可以抽查。
[NextPage]□责任监督
巡视报告可向党代表公布
京华时报:有一种担心,传统巡视手段使发现贪腐有难度,部分地方、单位可能会想尽一切办法来应对。您认为在当今新媒体迅猛发展的形势下,有哪些创新的方式和思路可以运用到本轮的巡视中?
李永忠:首先应该在组织动员群众方面,或者在扩展群众参与渠道方面下功夫。我们打赢了有硝烟的战争靠的是群众。要想打赢反腐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还是要靠群众。但是如何做到有序参与,广泛组织动员,需要巡视组动脑筋了。
京华时报:在组织动员群众方面,媒体实际上发挥着重要纽带作用。您认为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党内监督与外部监督,如社会监督、媒体监督的关系?
李永忠:不要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回避群众。不要想着不让群众介入,在很小范围内搞巡视。当年的巡按御史都懂得,要靠群众解决问题。怎么做到广泛积极和有序之间的平衡就需要领导艺术。各个巡视组要掌握自己的平衡点,只要有水平就不怕。
京华时报:在两个月到三个月的时间内,在陌生的环境中了解真实的情况,工作的压力和难度很大。如何确保巡视效能的最大发挥?对于巡视人员工作是否应有一种考评机制甚至退出机制?
李永忠:必须的。这次王岐山书记就明确提出不是铁帽子。古代的巡视就是临时差遣,时间很短。实际上古代还有一个规律,汉武帝认为好的巡视制度是“以小制大,内外相维。”巡视官员不一定需要太大的官,甚至一个局级、处级就可以巡视,只要充分授权。很多年轻官员恰恰少世故、敢创新,恰恰敢把问题弄出来。当然,现行这种巡视模式比较好使,因为级别相等,别人比较尊敬。我认为巡视人员级别,可以三分之二维持过去的模式,三分之一进行一些改革,比比哪种模式效果好。这改革的三分之一,可在党内竞争一下,一旦作出成绩就提拔。
京华时报:对于逐步推行巡视报告公开,借此建立起监督问责机制的倡议您怎么看?
李永忠:应该逐渐公开。巡视报告比如向党的委员会公布,如果胆再大一点,向党代表公布。逐步是可以的。比如不民主的问题,用人的问题,任人唯亲的问题,一旦公布就能形成压力。
京华时报:社会、学界越来越多地提及一个巡视制度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谁来监督巡视组?
李永忠:这些问题没有和相关问责、奖惩结合。我认为巡视制度改革,也需要进行“特区”试点。不需要大面积,一个省、一个市,甚至是一个县,包括监督等巡视的各种大胆创新的办法在里面试。失败了,买得起单,成功了,再去拷贝。
□反腐布局
在为治本赢得时间
京华时报:公众对此次巡视期望很高,到了认为不打“老虎”不足以称快的程度。您怎么看?从客观角度,单一的巡视制度能否解决所有的腐败问题?
李永忠: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中国的腐败问题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巡视更起不到这样的作用!媒体更不要渲染、扩大巡视的作用。可以通过巡视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用人体制改革、权力结构改革。
京华时报:如果跳出巡视的圈子看这次巡视,回顾十八大以来的反腐败工作,其中有哪些规律?能否分析一下中央反腐工作思路、布局和特点?
李永忠:我觉得新一届党中央和中央纪委的一切努力,都在为治本赢得时间。这是最重要的战略思考。治其本,朝令而夕从;救其末,百世不改也。
曾经我们纠而复生,反而复弹。目前中央时间观念非常强,对网络反腐的重视,说明在利用新技术有序组织参与,对于依靠群众支持参与这句话,中央已在想办法了;异体监督方面,本次巡视组体现了对异体监督的高度重视;过去大多都是游击战、麻雀战,没有像样的歼灭战。王岐山提出来要打好歼灭战;最后打铁还需自身硬,王岐山提出要用铁的纪律打造纪检监察机构。唐文宗说:“御史台,朝廷纲纪。台纲正,则朝廷理。朝廷正,则天下理。”抓自身队伍是对的,但是所有的抓,必须配之以制度的改革!如果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用人体制改革、权力结构改革,未必有好的结果。还是那句老话,推行巡视制度,必须以促进权力结构的改革为目标!
[NextPage]□对话人物
李永忠,制度反腐专家,国家行政学院等院校兼职教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特约研究员,长期致力于制度建党、制度监督、制度反腐等领域的研究。
□关于巡视制度
>>巡视对象
主要是省部级领导干部。《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规定,对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同级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委员会党组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巡视,在每届任期内开展1至2次。
>>巡视程序
巡视组对地方进行巡视的主要方式有:听取汇报、列席有关会议、个别谈话、召开座谈会、民主测评、查阅有关文件资料、受理群众信访和专题调研等。
巡视组不干预被巡视地区、单位的正常工作,不查办案件。
巡视了解工作结束后,巡视组应当写出巡视报告,并在经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后,在15个工作日内向被巡视地区、单位提出改进意见。
被巡视地区、单位应当在60个工作日内将整改方案报送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并且自整改方案报送之日起12个月内报送整改情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