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周和平 通讯员 熊训忠 付烈山 刘政)“这是七年生的蓝莓大苗,今年初栽下现在已挂果了,早熟的卖100元一斤……”走在岳麓区莲花镇桐木村苗木葱茏挂满了蓝莓的田间,昨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副教授王森忙着向客人介绍自己一手打理的蓝莓基地。这是长沙首个开始挂果的蓝莓种植基地,也是岳麓区科技特派员制度结出的又一硕果。如何实现科研成果就地转化、引导知识产权专利产业化?近年来,岳麓区充分利用独特的资源优势,通过与驻区高校和科研院所对接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聘请专家教授担任区专家顾问团顾问、科技特派员以及设置高校产业园等方式,实现了科技成果的就地转化,走上了一条科教强区的“绿色”大道。
岳麓区是湖南省高校与科研院所聚集、科研成果荟萃之地,素有湖南“硅谷”之称。区内现有各级各类科研机构100多所,其中省部级及独立科研院所28所,国家级重点试验室和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个,拥有专业科技人员近12万人,其中两院院士27人,有国家突出贡献科技专家30余人。“我们立足于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加快岳麓科技产业园等科技平台建设,力促科研成果就地转化,实现知识产权产业化,在全国‘两型社会’建设中起到示范作用。”岳麓区委书记陈中始终强调科技强区战略。据介绍,规划达46平方公里的岳麓科技产业园,是目前全省惟一的省级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成为大学城科研成果的孵化基地;成立湖南麓山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推进产学研金一体化,致力于推动和促进岳麓区科技中小企业发展,推动创业企业技术创新;建立科技特派员制度,从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院校和科研院,聘请千名专家教授担任区科技特派员,深入全区17个街道和乡镇,开展科技普及、科技招商、科技服务工作;与中南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签订共建协议,在岳麓科技产业园、莲花镇开展基地共建工作,开展“组团式”服务。
该区的科技特派员王森的蓝莓种植基地,占地500亩,第一期200亩今年丰收在望,早熟蓝莓已实现上市。该基地将成为全省以蓝莓为主的小浆果高效栽培示范基地,带动该镇桐木村180多农户增收、60余人就业。
如今,科技引领支撑“两型社会”建设在岳麓区日益彰显,2012年区级科学技术支出占区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比例达到1.89%,大学城科研成果的就地转化率逐年提升。继善高科、博云新材料等企业的一批科技成果实现了区内的就地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