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羲之故居为古典园林式建筑,充满曲水流觞的人文意境。)
(中国当代书法碑廊,里面陈列着我国当代著名书法家的书法石刻80余块。)
(在王羲之诞辰1700周年之际,临沂对王羲之故居进行整修扩建,新建了翰墨苑等景观。)
(琅琊书院内挂满名家墨宝。)
红网山东临沂6月19日讯(特派记者 冯竞萱)今天上午,“聚焦美丽山东——第九届中国网媒山东行”南线采访团走进一代“书圣”王羲之的故居。走进园区,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是砚池怀古,池水依旧是黑磨色,相传这里曾是王羲之幼年练书法时,清洗砚台和毛笔的地方。时间久了,连砚池的水和池壁都染成了黑色。
沿着园区内的竹林西行,过“月季园”便是国内外首屈一指的中国当代书法碑廊,里面陈列着我国当代著名书法家的书法石刻80余块。这些碑刻作品不仅是书法中的上乘之作,同时也对王羲之的书法成就颂扬倍致,表达了后人对书圣的敬仰之情,也成为后人临摹学习的模板。
在临沂历代所出的名人中,以王羲之最为世人所崇,因此人们习惯地把临沂城称为“羲之故里”。为纪念我国历史上这位书法大师,1989年依其旧址修复了王羲之故居。
这里不仅是旅游景区,也是临沂市满含人文情怀和艺术气息的场所。对外开放后,这里已经连续举办了10届书圣文化节、百余场名家书法作品展来,使临沂“羲之故里、书法圣地”的人文品牌名扬海内外。
在约10万平方米的临沂书法广场上,雕刻草、篆、隶等各类字体十多万字,每个字都是书法名家所写。这处文化氛围浓厚的书法广场被称为一座没有围墙的“书法课堂”。每天,众多临沂市民来到这里,或行走曲径之间,观览铭文碑帖;或挥毫泼墨,现场临摹名家作品。
在这里,千百年来形形色色的书法代表作——筋骨遒劲、笔力雄健的楷书,飘若游云、矫若惊龙的行书,古拙、端庄的隶书,龙飞凤舞、狂放不羁的草书……令人目不暇接,仿佛看到了中国书法发展史的浓缩版。
[NextPage]
(书法广场被称为没有围墙的“书法课堂”。)
(书法广场两侧排开一长溜的卧碑,集纳了300多幅历代书法经典作品。)
(书法广场附近有3块硕大的石碑引人瞩目。3块石碑的正面镌刻着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和苏轼的《寒食帖》;背面则是王献之的《洛神赋》、智永的《千字文》和赵孟頫的《赤壁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