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列孚
国内这几年实在走得太快,所以才会想到慢工出细活的李安。但问题是,我们的电影人愿意舍快图慢吗?
“直截了当地讲,大陆还没有很好的影片,只有很卖座的影片。”5月10日晚,“衣锦还乡”的李安在台北举办了一场名为“我和我的时代”的讲座,除了讲述自己的心路历程和电影经历外,还很不客气地表达了对大陆电影的看法。
“观众品位需要慢慢培养。”李安在回答大陆在台学生的提问中表示,内地导演有些自恋——“做导演拍电影,不是表达自己最重要。把自己放那么重,就是自我,就是业障,而不是艺术。”李安认为,艺术浑然天成,需要观赏者的回应,而不是孤芳自赏。
作为导演,李安有资格批评中国电影和电影人。
我一直在批评国内电影的浮躁,尤其是这种浮躁影响到电影人的时候。前些年,冯小刚因自己执导的影片在香港遇冷,忍不住在香港公开场合发飙甚至爆粗;而有些影片的出品方则“力挺”某一导演接二连三地 “冲奥”,令人莫名奇妙——奥斯卡不过是美国电影的一个奖项,关中国电影什么事?而且这个奖项从来不像柏林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或戛纳国际电影节那样具有国际意义。这样急躁心态下做出来的电影,自然很难与“好电影”扯上边。
国内还没有出现像斯皮尔伯格这样的知名导演——既可以推出《夺宝奇兵》这样的商业类型片,也可以成就《辛德勒的名单》、《拯救大兵瑞恩》这样的“好影片”。我曾经指出,中国大陆没有出现李安这样的导演,最主要的原因是国内电影人没有李安那样的心态,这种心态不是物质所能代替的,也不是市场推动的结果。
电影圈本来就是名利圈,诱惑太大。要在电影这一行有所作为,必须沉得住气,就像李安所说的“不能火气那么大”。改革开放30多年,国内在各方面,尤其是电影业,的确有很大进步,但什么都怕一涌而上,过犹不及。比如前几年就有人诟病的“大片”,仿佛不“大”就对不起自己似的——“大片”固然有“吸引力”,但盲目追求大制作、大导演、大明星,忽视电影作为文化产品的文化属性和艺术属性,难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至于中国大陆电影人的自恋,冯小刚并不算过分,至少他还敢于说出自己的“心声”,而更多的导演则不然:这也瞧不起,那也看不惯,好像天底下只有他最懂观众最懂电影,但从未见他们完成过一部较具影响力的影片,更别说卖座了。但让人不解的是,这些所谓的导演仍摆出一副全世界观众和投资人都欠他一大笔债的姿势,逮谁跟谁急。
当然,中国内地至今也没出现一个像江志强这样的电影投资人——既要市场,也极力推行精英电影文化,他可以投资出品《寒战》、《北京遇上西雅图》这样的卖座影片,同时也能坚持发展为少数人提供电影服务的百老汇电影中心。为此,他已经在香港坚持了27年,并仍在坚持。但这种这模式搬到内地,似乎行不通,至少百老汇在北京的MOMA电影中心,目前仍没有盈利的迹象。
也许在电影领域,国内这几年实在走得太快,所以才会想到慢工出细活的李安。但问题是,我们的电影人愿意舍快图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