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有所居,人人安居,毫无疑问是内涵丰富的中国梦中不可或缺的构成要件。因为,揆诸历史和现实语境,中国梦不仅关乎宏大叙事的国家富强梦、民族振兴梦,更和具体而微的个人幸福梦息息相关。
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人民安居乐业从来都是政通人和、民族昌兴的一个重要表征;而百姓流离失所则一直是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真实写照。
《韩非子·五蠹》记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因为给人民搭了个“窝棚”,人民很满意而便可“王天下”,足以可见住房问题的解决和变革对于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性。然而,从陶渊明笔下“房舍俨然,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的桃花源梦,到杜甫诗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泣血呼吁……人人有屋可居,在中国既往历史时期,对于任何一个政府社会而言,似乎都是普罗大众遥不可及的一场幻梦。
1949年共和国肇建以降,我国的城市住房制度经历了福利化分配向货币化市场供给的演变,可谓成就斐然:2012年底我国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32.9平方米,具体到我省,根据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抽样调查,2012年城镇人均住房面积也达到了30.64平方米。而在1949年时,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则仅为4.7平方米。
然而毋庸讳言的是,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以来,在人均住房面积统计数字逐年提高的背后,不少人却困窘于“被平均”的逼仄和尴尬;在城市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的同时,不少进城务工人员却迫于一室难求而如候鸟似的奔波于城乡之间;在房地产业烈火烹油般的繁荣盛景中,一路狂飙突进的房价让众多工薪阶层或望楼兴叹,或沦为“房奴”一族……置身于如此吊诡的现实场域,各地屡曝“房叔”“房嫂”现象,焉能不勾起民众对于社会公平与公正的质疑?而电视剧《蜗居》的热播,则在相当程度上映射出现代都市里“为房而迷狂”的众生相。
在当下中国社会转型的大时代里,房子是纠结在人们心中难以释怀的生活命题,房子俨然成为国人幸福感的关键所在——2011年,《瞭望》杂志曾对3608名年龄在20岁以上的城市居民进行调查,在回答您最关心的民生问题时,41.5%的受访者表示是住房,高居首位。同样,腾讯网发起的一项有36万名网友参与的调查显示,八成人认为幸福与房子有关。
显然,住有所居承载着太多的民意诉求和民生期待,人人安居的愿景成为中国梦的构成要件,有其不言自明的现实指向。“住房,这远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有专家指出,住有所居、人人安居关乎人民有尊严的生活,关乎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当前,中国梦的宏图巨制已然出炉,“人人安居”的梦想就在前方,抵达梦想彼岸的路径,正在各级政府的施政实践中豁然开朗,那就是构建“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持,高端有市场”住房供应体系。
在满足高端需求的商品房领域,抓住房价的牛鼻子,近年来屡出台调控重手,严格限制投资投机性需求,呵护自住型的 “刚性需求”。在保障房领域,2007年中央财政开始大幅度增加保障房投入,达到72亿元;2012年,猛增到1858亿元,翻了20多倍。效果立竿见影:2007年,全国被纳入廉租房保障范围的只有30万户。此后五年,全国共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超过3000万套,基本建成1700万套以上。同时,各地开始大规模建设公共租赁房,这种租金比市场便宜且可以稳定租住的保障房,降低甚至取消了收入和户籍门槛,从制度上解决了“夹心层”的住房问题。而在我省,截至2011年年底,全省共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房138万套,竣工103万套,300多万城乡群众住房改善。“十二五”我省保障房建设将达123.11万套,并将按照覆盖面不低于20%和公租房占比不低于15%的原则扎实推进。
“住有所居”的愿景可期,离不开全社会形成“人人有房住,而非人人有住房”的共识。“居有其屋、安土重迁”观念来源于传统的农耕社会,诚如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所分析的那样,“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我国社会正处于农耕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期间,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必然造成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有关方面数据显示,我省今后每年将有60万左右的农村人口进入城镇,未来至少有700多万人口需要转移到城镇、大城市,住房总量不足的矛盾还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人人拥有自有产权的住房,无异于痴人说梦,而“不求所有,但求所居”的理念,租购并举的行为选择,才是理性务实之举。评论员 成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