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红辣椒评论!

“一夜成名”的屠呦呦

新闻背景

这个国庆,出现在瑞典卡罗琳医学院诺贝尔大厅大屏幕上的一张“中国面孔”,让国人振奋。北京时间10月5日,85岁的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颁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

责编:刘艳秋

“三无教授”摘诺奖,创新评价显尴尬

“三无教授获诺奖”有如屌丝逆袭,瞬间刷爆网络。屠教授用在野生植物中发现并萃取出的青蒿素治疗疟疾,对人类药学研究和生命健康方面的贡献得到举世公认,国人在欣喜之余,多地开始追问为何那些手里掌握着巨大财力、顶级科研条件和诸多资源的院士们的成就,居然远远比不上一名“三无教授”?为何这样一位成就卓越的科学家却屡次落选院士呢?当下的院士评选究竟还是不是为了奖励优秀科学家和创新人才的初衷了呢?国家科技创新评价体系究竟存在什么问题?但我的疑问却是: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事实上,人们对于创新的评价体系的质疑由来已久,只不过“三无教授获奖”恰恰反证和坐实了这一点:真正潜心科研并有成就的人默默无闻、不被重视,甚至于屡屡遭受排挤,可那些手中握有大把资源,手上顶着多个光环的院士们不但无所作为,反倒一有风吹草动就跳出来发表他们的“砖家”言论。
  
  “三无教授”的冷板凳这一坐就是大半辈子,甚至年过八旬不为人识,我想这不仅仅是学界的悲哀,更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悲哀。  真正的科学家得鱼忘筌,我们的评价机构是买椟还珠。我们的评价机制,仅仅是为了“便于操作”,眼睛死死盯着期刊级别,不看成果本身。并且,当下的评价搞得是越来越复杂,外行评价内行,厚厚的表格,繁杂的程序,让真正搞科研的人望而却步,觉得是白白浪费时间。这种异化的评价体制虽然已经和科技创新本身已经渐行渐远,但其不良倾向和造成的后果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详细]

为何诺贝尔奖颁给中国人总有一丝尴尬

正如当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莫言让我们尴尬一样,今年的诺贝尔生化奖颁给屠呦呦给了我们另一种尴尬。这位现年85岁的女药学家竟然是个三无科学家——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据报道,屠呦呦多次被提名中科院院士,均被刷掉了。这会儿屠呦呦获得诺奖,也就是屠呦呦的研究成果的价值获得了国际公认,当然会有排山倒海的批评、检讨、反思的言论。有用吗?日积月累形成的社会生态、评价机制会因此得到改善吗?
  

回答是悲观的:说了也白说,这个社会仍然会在旧轨道上运行下去。毕竟实现了自然科学诺奖的零的突破。但有一个不容否定的真相——现代以来拥有世界最多人口的中国在自然和人文科学对世界的贡献上,不如战后一片废墟上发展起来的东亚日本,不如老是缓步慢行的南亚的印度。比较的硬指标,就是获得诺奖的人数之比。日本获得22人次,印度获得13人次,咱们仅仅2人次。就这么简单。

 

屠呦呦研究的“青蒿素”替代奎宁等失效的药物,已解救了数百万受疟疾威胁生命的欠发达地区的民众。对这一点,咱们科学院评判院士时咋视而不见呢?历时40多年艰苦探索的屠呦呦及其科研成果不是横空出世,一鸣惊人的。她和她的研究成果,早就进入西方人的视野,2011年便已获得拉斯克奖——美国最具声望的生物医学奖项。这足以证明,同样的人和研究成果,在别人眼里处在高位,代表荣誉和成就,在咱们的价值体系里却没有其位置,这就是科学院不能接纳屠呦呦为院士的一个奇特现象。[详细]

今天60分,明天未必就不会是屠呦呦

一个有几千年文明历史和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拿到一个诺贝尔的自然科学奖,应该是一桩寻常得不能再寻常的事。但从国人的表情看,欣喜的固然多,撇嘴的也不少。一则因为屠呦呦没留过洋,没博士头衔,曾经几次落选两院院士,无论如何都不能算是顶级的科学家;二则因为在追溯她成长过程时,发现她的中学表现实在平平,成绩单上居然有60多分的记载,怎么看都不像一个能修成正果的慧种。但撇完嘴后细细想想,出问题的似乎不是屠呦呦,而是我们评价学者和评价学生的体制和价值观。

  

如何评选两院院士,是一个高大上的问题,虽然人们期待有关部门给出一个解释:屠呦呦这样的科学家,怎么就入不了法眼?但这个问题跟寻常百姓关系不大,受影响的主要是逡巡在两院门口,或能进或不能进的准院士们。值得我们寻常百姓关注的,应该是那些偶尔会考60多分的中小学生,他们或许就在我们身边,或许正生活在父母的焦虑、老师的嫌弃和同学歧视中,或许正因60多分而自暴自弃着……要知道,如今一个高中学生,要是拿着一张某科成绩60多分的成绩单,确实是没法见人的;而屠呦呦1951年就拿着这样的成绩单,进了北大。屠哟哟如果生活在65年后的今天,她还有可能成为屠呦呦吗?今天的教育评价体制,是不是正在以60多分的名义,扼杀着未来的屠呦呦呢?这才是不可小觑的问题。[详细]

屠呦呦获诺奖,慎言“举国体制的胜利”

官方如何评价屠呦呦获诺奖?我国的国情比较特别,除了总理的评价外,还有很多单位、部门甚至个人都可以代表不同层级的官方发出声音。屠呦呦目前担任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该院院长张伯礼认为,屠呦呦获诺奖是“举国体制的胜利”,但笔者认为,此说法值得商榷。

 

把屠呦呦获诺奖说成是“举国体制的胜利”,并不能反映“举国体制”的优越性。“举国体制”来自原苏联,在新中国建国初期发挥了很大作用,特别是在体育领域,“举国体制”培养了许多世界冠军,为国争了不少光。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些领域“举国体制”的弊端早已有越来越明显的体现。张伯礼院士如此评价屠呦呦获诺奖,无非是想证明“举国体制”的优越性。但从诺贝尔奖历史看,把获科学奖看作是“举国体制”胜利的似乎还没有,倒是市场体制下的西方发达国家获奖多多。反观我国实际,算得上“举国体制”下的科学研究不在少数,而真正达到国际水平的又有多少?建国66年了,“举国体制”下才获得一个诺贝尔医学奖,与市场体制下的发达国家获得诺奖来比,“举国体制”能有优越性,能言胜利吗?因此,把屠呦呦获诺奖,说成是“举国体制的胜利”,不但不能说明其优越性,反而可能证明市场机制或许有更大的活力。

  

屠呦呦获诺奖,值得大家高兴,有关部门应好好总结经验教训,对照一下发达国家在科技领域的创新机制,看看我们的机制短板何在,而不是一味地对“举国体制”唱赞歌,忽视了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关键作用。只有这样,下一个“纯中国”的诺奖,才会快点到来。[详细]

 说屠呦呦“一夜成名”或许有些夸张,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个名字确实是在诺奖揭晓之后才第一次映入眼帘。正如评论所说,研究成果不是一日出现,为何直到获奖才一鸣惊人?难道在此之前,就没有人看到屠呦呦研究成果的价值吗?这一冷一热的对比,确实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