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红网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2018年10月15日,湖南省衡阳市成章中学的初三女生唐予心,由于成绩下滑被妈妈罚写检讨服药自杀,于18日在长沙湘雅医院身亡。这个未满14岁的女孩留给爸爸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有信心,我一定活过来。”
年轻的女孩如此带着遗憾离开世界实在令人惋惜。她是班上的班长,也是一名“学霸”,而“成绩下滑”仅仅是比上次考试少了十分,只是由于学校竞争激烈,名次下滑较大。由于父母和老师的批评,唐予心觉得“压力实在太大”,决定结束生命。唐予心的经历并非孤例,很多“学霸”都在面临这样的压力。
“学霸”一般形容在学校表现突出、成绩优异的学生。在老师和家长心目中,“学霸”多是“听话、懂事、自觉“的孩子,他们学习努力,吃苦耐劳,有着光明的前途,出于对“学霸”的关心和负责,老师和家长往往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他们。老师常常会说“是因为觉得你有前途才管你”,而望子成龙的家长也会在孩子抵触时说一句“都是为你好”。
与其他同龄人相比,“学霸”确实具有特殊性,他们的优秀既是光环,有时却也是“枷锁”。由于“懂事”,他们往往有着更强的自尊心和自我意识,他们习惯领先、成功、被称赞,也因而更加害怕失去领先的地位或者遭遇“失败”,他们更加在乎别人,尤其是师长对自己的评价,也因而自觉或不自觉地将“优秀”当作“责任”。
揭开“学霸”的光环,他们依然只是十几岁的青春期的孩子。在这个阶段,他们一方面渴望独立,一方面又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帮助和引导,正处在自我意识的“学步期”,是非常脆弱的阶段,一旦感觉受到不尊重与不信任,极有可能产生逆反心理,不再将家长和老师视作依靠。唐予心是一个非常有想法的孩子,但由于可能被老师批评没有尽到班长的责任,她没有再将内心的烦恼诉诸于老师与家长,转而将“有想法”用在了结束生命上。也许她还不清楚“死亡”意味着什么,但是足以从中看出她已经将老师和家长当作“外人”。
在这个需要尊重与引导的年纪,老师和家长往往因为心急而忽略了这些“学霸”的感受。这些“学霸”因为较早成熟而有了自己主张,却由于眼界不够开阔没有能力准确辨识一件事情的重要性。在初高中阶段,老师和家长常常将成绩作为一个孩子的第一任务,尤其对于“学霸”来说,成绩仿佛“天职”,但很多老师和家长忽视了方法的恰当,伤害了孩子们脆弱的自我意识与自尊心。这一方面导致有些孩子将成绩的失误视为“过不去的坎”,另一方面也可能使他们在自尊心受挫后产生人生意义感的缺失,走向极端。
这并非耸人听闻,10月22日,西安科大附中的初三某班的毕同学,被班主任强制理发,后拒绝上学,十天后跳楼身亡。毕同学和唐予心一样,是一名“学霸”,而班主任强制其理发的原因竟是希望他“明志”,家长在孩子自杀前对班主任的行为并没什么异议。老师和家长都希望“强制理发”可以激励毕同学更加努力地学习,但这却严重伤害了他的自尊心,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多数人倾向于认为导致“学霸”心理问题甚至轻生的原因是应试教育体制下的竞争压力,却忽略了体制下的“推手”。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中小学生自杀问题研究”显示,中小学生自杀的原因,家庭矛盾占33%,学业压力占26%,并解释一些家庭矛盾也是由学习问题引发的。诚然,应试教育使这些优秀而脆弱的孩子面临激烈的竞争,但这种竞争带来的压力并非无法消解。尽管学校与社会都有义务关心青少年心理健康,但是作为与孩子接触最紧密的老师和家长,更应该树立积极引导、尊重孩子的意识,不要将“学霸”的优秀视作必然、将“学霸”的失误视为错误,避免“压上加压”。
只有老师和家长普遍树立了尊重的意识,才能使更多“学霸”拥有正确面对“优秀”与“挫折”的能力,避免像唐予心和毕同学一样在正该开放的年纪带着遗憾离开,健康地成长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文/许馨予(中国人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