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哪些书适合孩子看,并无一成不变的标准

来源:红网 作者:都大伟 编辑:王俞 2018-11-14 22:35:52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红网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近日,有家长向《北京晚报》投诉,反映其小学六年级在读的女儿痴迷于“意林小小姐”书系,该家长希望引导孩子多读经典名著,认为“意林小小姐”涉及男女暧昧情感,应予封杀。记者采访后发现,“意林小小姐”风靡于小学生群体,年龄稍大的初中生对此持总体否定态度。(11月14日《北京日报》)

  实际上,今天的小学生,他们的家长中有相当一部分已经是80后。基于自身的成长环境和生活阅历,80后家长总体上更希望提高孩子们的综合素质,使孩子得到多元化发展。因此,今天的家长普遍鼓励孩子们进行一定量积极向上的课外阅读,从而让孩子们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扩展自身的视野范围。只不过,什么样的课外读物符合“积极向上”的标准,家长和孩子间的意见是不一样的。

  因此,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关于某一份杂志是否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家庭教育矛盾,但其背后反映出的,其实是对课外读物选择标准的争论。正是因为亲子间对同样的课外读物有不同的认知,最终造成了亲子冲突——在家长看来,“意林小小姐”因为涉及男女情感等可能不适宜小学生接触的话题,因此达不到让孩子们阅读的标准。

  如果按照“标准”为孩子量身定做一张书单,教育部门推出的“中小学生必读书目”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金标准”,可问题在于,即使是教育部门的这张“金标准”书单,其实也是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一些被一度排斥在主流之外的“闲书”,也逐渐被公众接纳,成为中小学生的必读书。早在几年前, 多所名校就将金庸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列为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必读书目——要知道,在此之前,金庸的小说也曾经长期是家长和老师眼中的“禁书”。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也逐渐成为中学和教育部门推荐给学生的课外制定读物,而这在十几年前,同样是难以想象的。

  这些新现象说明,其实哪些书适合给孩子们看,哪些书不适合给孩子们看,并没有永远固定、一成不变的标准,关键在于读书之人秉持着一个什么样的心态。同样一本《水浒传》,有人看出“反抗强权”,有人看出“投降主义”,有人看出“诲淫诲盗”;同样一本《红楼梦》,则是“经学家看到易,道学家看到淫,才子看到缠绵,革命家看到排满”;相信,同样的“意林小小姐”书系,大概也是如此,不同的小读者,也会从中读出不同的东西,收获不同的体验,得到不同的感悟。

  如今的关键,其实还是在于家长的态度。对孩子的阅读偏好,家长不能采取一味去“堵”的方法,而要善于疏通引导,把重心放在培养孩子的判断力和辨别力上。孩子们只要养成了自己成熟的判断力,自然就会挑选有助于自己成长的书籍。这是一个顺其自然的过程,不要操之过急。那些升入初中的孩子们,不是就对“意林小小姐”有自己的批判认识了吗?要知道,肉香不香,只有自己亲自嚼一嚼才知道,靠他人来喂,恐怕只能是“食不知味”。

  我们一定要相信孩子们。也许,再过若干年,少年们长大以后,就会拿着“意林小小姐”告诉比自己更小的弟弟妹妹们说:感谢爸爸妈妈当初给我自由的空间,现在我们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知道,有哪些文字是真正好的。

  文/都大伟(厦门大学)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