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11月13日电 题:享“进博红利” 农产品与食品成为打动中国消费者的“市场使者”
新华社记者 吴宇
作为与中国相距最遥远的国家之一,南美的乌拉圭如何贴近中国市场、打动中国消费者?他们的回答是:优质农产品就是最好的“市场使者”。
在近日上海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面积与中国贵州省相当、人口仅350多万的乌拉圭,带来了一连串出人意料的对华经贸成绩单:作为全球第六大大豆生产国,乌拉圭已成为中国第四大进口大豆来源国,且随着今年国际贸易形势变化,大豆贸易持续增长;今年5月,两国达成协议,乌拉圭鲜食蓝莓和屠宰用牛获得中国市场准入,乌拉圭牛肉迅速抢占中国高端牛肉消费市场;2017年,乌拉圭对华出口26.5亿美元,比上一年大幅增长36%,中国已成为乌拉圭第一大贸易伙伴以及羊毛、大豆等农产品最大进口国。
在首届进博会上,乌拉圭将自己的国家展馆称为“世界的风水宝地”,将“全球第六大冷冻肉出口国”“全球第七大大米出口国”“拉美人均牛奶最大生产国”“世界主要鱼子酱出口国之一”等概念“灌输”给中国采购商和消费者。
“小而强”的乌拉圭,是希望以特色优质农产品跻身中国市场的众多国家中的一员。据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统计,首届进博会食品及农产品展区在6天展期里共成交126.8亿美元,占首届进博会成交总额的21.9%,在七大类展区中仅次于智能及高端装备展区排名第二,显示出中国市场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对各国农产品的旺盛需求。
作为乌拉圭的邻国,巴西共有90多家企业参展首届进博会,其中食品和饮料企业占据七成以上。除了在展会上争取贸易订单,巴西还为中国投资者精心筛选了20个农业投资项目,涉及亚马逊淡水鱼、大西洋海洋渔业开发以及水果、蔬菜、粮食、种子的生产加工等。看好跨境电子商务巨大发展前景,巴西出口投资促进局还与中国知名电商平台达成开设网上国家馆协议,计划筛选500家巴西农产品企业来华接受培训并入驻网上国家馆。
13日,借助首届进博会集聚起来的贸易磁场,2018上海国际食品饮料及餐饮设备展览会在浦东拉开帷幕,12万平方米的展会规模以及3000多家参展企业的庞大阵容,再次凸显“食”在中国的诱惑力。
据这家已有20余年历史的展会主办方介绍,去年,这一展会规模为8.5万平方米,三天展期里吸引了9.1万名专业观众,人数较2016年大幅增长40%。鉴于中国市场采购规模快速增长,加之与首届进博会“首尾相连”、人气叠加,今年展会规模大幅扩张了3.5万平方米。
随着中国市场的全球意义日益显现,越来越多海外企业借助展会“金钥匙”发现中国市场新需求。与众多海外乳品企业聚焦中国婴幼儿市场战略不同,来自新西兰的一家乳品企业以毛利文化和环境保护为卖点,主攻中国成年人奶粉市场,力图拓展出一片新的“蓝海”。
来自上海海关的统计显示,从2013年到2017年,上海口岸进口食品(含食品添加剂)从337万吨增长至512万吨,货值从101亿美元增至约130亿美元。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口岸进口食品377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8.6%;货值119.2亿美元,同比增长12.3%。进口食品已成为上海及周边地区食品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广大外商带来巨大商业利益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国内市场食品的高质量和稳定供应,满足了国内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高品质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