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悼念逝者与消费名人的界限在哪里

来源:红网 作者:刘箫锋 编辑:王俞 2018-11-01 23:03:20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红网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刚刚过去的十月末对许多人来说是饱含哀伤、追忆与思考的一段时间。金庸的离开带走了许多人的武侠梦,微信朋友圈10月30日晚上无数人都在回忆童年;李咏的病逝引发了许多人对健康的思考,微博热搜连续一周都有李咏哈文夫妇的内容,人们通过对类事件的关注寄托或宣泄自己的情感。

  而对其中的有一些人来说,名人的离开却恰好成了可以大做文章的“噱头”。细看铺天盖地的各色“缅怀”便不难发现,名人的不幸离世为一些网络写手提供了“从天而降”的最佳选题,成为某些公司市场营销的最佳包装。这样的“缅怀”使逝者不能安静离去,也让公众绕不开这个本应带有哀伤色彩的话题。

  缅怀纪念与商业利用同在,这些因生命终结而形成的舆论热点,究竟是在悼念逝者,还是在消费名人?

  我们悼念逝者,除了思考生命、死亡的哲学命题,更多的是追思名人个体的存在对于时代与社会的意义。名人尤其是文化名人,对于文化传播、人格塑造甚至是社会价值的评判有着深远影响,像金庸俨然成为一代国民的精神领袖,霍金甚至成为全人类的科学导师。他们的离开在某一领域是时代的损失,纪念他们也是给他们曾经的贡献以回馈,这是对逝者莫大的尊重,是给予他们生命最后的尊严。

  而消费名人在本质上与悼念逝者有天壤之别。李咏病逝,自媒体又拾起了余温尚存的关于李哈夫妇“移民美国”“捞够就走”的消息,进而大肆发文,以睥睨天下般的道德高度对逝者发起声讨,刷得流量;游戏公司发文悼念霍金,配图却是自己新开发的游戏“皮肤”,这种营销方式可谓“别出心裁”;说起网络游戏行业,金庸仿佛成了许多游戏公司的“后台”,“金庸系IP”被盗用改编游戏的情况死灰复燃,蹭热点给他们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别有用心的人借着缅怀的名义蹭热度、刷流量、搞营销,这不是尊重,更不是纪念。当我们怀着一颗感恩之心用网络平台给逝者送行时,也不得不警惕正有人在对生命亵渎。如是,这二者的界限到底在哪?

  名人作为公众人物,自然会受到舆论关注,这一点无可非议;新时期经济环境下,发展文化产业,也自然绕不开文化名人。莫言获诺奖后,他的家乡高密用“名人经济”打出一手好牌,“三贤四宝、莫言家乡”文化品牌的树立,《红高粱》拍摄基地及高密茂腔、高密剪纸、高密白干酒等当地民俗、土特产的开发,对于文化和经济具有双重促进作用,这也是名人自己乐见的,也不枉莫言不吝笔墨地将家乡勾勒为“无疑是地球上最美丽最丑陋、最超脱最世俗、最圣洁最龌龊、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爱的地方”。合理借用名人效应造福一方,的确是对名人的一种致意。

  然而我们需要认清,并不是所有热点都适合去“蹭”,并不是所有场合都能借用名人效应。在这个名人离世、众人哀悼的节点上,借此“时机”获得经济利益既得不到名人的认可,又不符合公众普遍的情感表达。更何况消费名人的目的和结果大都是为了个人或某个机构谋私利,其社会价值的多少不言自明。

  泰戈尔说,鸟翼系上了黄金,鸟就永远不能翱翔了。追思既然是精神的慰藉,情感的表达,就不应被商业挟持,披上金钱的衣钵。悼念与消费的界限应该是“三点”构成的“一线”:是不是尊重了逝者,是不是以缅怀为初衷,是不是符合社会主流价值取向,这三点构成了文明社会中生命的庄严。分清这个界限,发声缅怀者不泛滥情感,自媒体不盲目蹭热点,网络平台不煽风点火,才是对道德底线的恪守,对生死这个哲学命题的敬畏。

  金庸离开了,曾有人问他人生应如何度过,他留下“大闹一场,悄然离去”的回答。以尊重予尊严,发声尚可,不必让浮夸的哀号掀起惊涛骇浪;默默追思,不必给消费他的人留有余地。斯人已逝,其言久立;大音无声,润物无形。

  文/刘箫锋(中国人民大学)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