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红网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近日,有媒体报道,湖南某高职院校对未带纸质教案上课的5名教师进行了公开处理。据了解,该校根据相关文件精神,修订了《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将上课不带纸质教案、上课使用手机通话等19种情形视为教学事故。(10月30日澎湃新闻)
教案有着引导教师思路,辅助教学的作用。教师运用教案教学可以迅速理清思路,提升自己。但是,带纸质教案上课同优质的课堂教育并没有必然联系,强制要求带教案上课多少显得矫枉过正,不少网友直呼“这样的教师考核让老师教‘死’了。”
教案之于教学,不是必要条件,应是教师的自主选择。经验丰富的教师已然掌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对如何推进教学也了然于胸,这些教育经验的沉淀在教案上都体现不出,只能增加教师们在备课之余的无谓压力。同时,在信息化时代,备课的形式本可更加多样,老师们通过电子化设备备课均无不可。
再进一步,不仅仅是强行要求带教案上课,反观诸如“每节课必须提问”“实验报告必须写满千余字”等教务考核要求,都在固化教学的方式。更为严重的是,僵化的教育方式在本质上会打击教师的教育热情——教学好坏不是以教学的效率和成果衡量,而是以形式主义决定。老师们的心血忙于应付考核,自然也就无心课堂教育了。
不可否认,学校的考核规则本着监督教育、促进教学质量的初心,可是,任何一项教育措施是否合理,应该审视它是否与教育的初心背离。教育的初心是鼓励多元,无谓的强制要求是在阻遏教育的多元。
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其背后的意涵,不仅仅是要求严防学术造假、科研划水的现象,更是要求教育院校改革不合理的机制——让教师有更自由的教学空间,让教师考核不再流于僵化的“面子工程”。
为人师表,看重的是教师的教学和德行。“带纸质教案”上课既不关乎教学质量,也不关系老师品行,用这一指标来衡量老师是否称职,多少显得抹煞了教育的初心,徒增教师负担。
每一位用心教学的教育者都值得尊重,但教育考核的应是用心的程度,而不是用心的方式方法。真正优质的教育方式,是允许多元而不同。
文/廖元植(重庆大学新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