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13万公里、890多天…… 四位扶贫先进工作者的扶贫秘诀

来源:红网 作者:刘玉先 王义正 摄影 杨杨 编辑:陈雪骅 2018-10-29 00:19:45
时刻新闻
—分享—

湖南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大会在吉首市召开。

  红网时刻记者 刘玉先 王义正 摄影 杨杨 湘西报道

  10月28日,湖南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大会在吉首市召开。

  会上,永州市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段贵建,常德市委驻临澧县佘市桥镇蒋家村工作队队长、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徐述全,凤凰县腊尔山镇夯卡村党支部书记麻金革,新宁县龙丰公司董事长徐小龙等4位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代表畅谈了脱贫攻坚工作经验和实践故事。

  聊产业扶贫、教育扶贫、住房扶贫,他们娓娓道来;谈精准识贫、精准施策、精准帮扶,他们铿锵发声。

永州市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段贵建。

  段贵建:做好扶贫工作有三大“法宝”

  段贵建认为,作为新时代的一名扶贫工作者,做好扶贫工作有三点很重要:一是要有乐于奉献的为民情怀,二是要有坚忍不拔的吃苦精神,三是要有忠诚担当的高尚品质。

  段贵建出生在贫困农村家庭,切身经历过困难的生活,对贫困群众有着真挚深厚的感情。回顾脱贫攻坚的历程,段贵建感受很深、感触很大、感悟很多。

  永州共有5个贫困县、774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7.3万人,任务相当艰巨。

  为保质保量完成脱贫攻坚重任,段贵建所在的永州市扶贫办始终坚持大处着眼,胸为“帅”谋;竭力担当,甘为前“卒”;用心用情,夙夜为公。

  段贵建介绍,永州市扶贫办在吃透上情,确保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永州落地落细落实的同时,摸清下情,紧扣“六个精准”创新方法路径。并且由永州市扶贫牵头起草了“1+X+部门”的精准扶贫政策文件体系,列出了全市脱贫攻坚的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

  两年来,段贵建走访了216个贫困村、1232户贫困户,在乡镇、村座谈86场次,走遍全市37个深度贫困村,行程13万余公里。在平时的工作中,愿唱“黑脸”、敢当“包公”,对作风不实、整改不力、工作后进的人和事,坚持原则、不循私心,大胆约谈问责。

  “扶贫干部要贴近群众、深入群众,用真情、真意应尽之责,用荣誉、担当诉人生追求。”在段贵建看来,使命在肩,无怨无悔。因为肩负着带领贫困人口脱贫的责任,因为饱含对群众贫苦生活的同情,广大参加扶贫工作的同志们自愿放弃休息,有的甚至舍小家为大家。不少地方的扶贫办成为了“不夜办”“盒饭办”。

  段贵建认为,做好扶贫工作没有什么技巧,关键是要有真心。“始终带着感情、充满激情去干、去拼。”段贵建说。

常德市委驻临澧县佘市桥镇蒋家村工作队队长、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徐述全。

  徐述全:当好驻村“苦行僧” 常念“三本经”

  蒋家村是文学巨匠丁玲的故乡,但村里产业基础薄弱,村民内生动力不足,是澧县有名的贫困村。徐述全是常德市委驻佘市桥镇蒋家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村党总支第一书记。

  叙述全还记得,刚进村时,群众对工作队议论纷纷:“走一走看一看,回到单位好了愿”“机关干部不懂农村工作,有事找他是白说”。面对这些怀疑,徐述全横下决心,一晚一晚学给群众看,一天一天住给群众看,一户一户帮给群众看,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来感染、激励群众。

  徐述全把自己当做驻村的“苦行僧”,常念“驻村时间够不够、工作落实力不力、干部形象好不好”这三本经,坚持与群众同吃同住890多天。三年来,徐述全到每个贫困户家中开展帮扶不少于30次,共收集意见建议2700多条,记录户情日记6本,落实帮扶措施2100多条,解决村民诉求850多条,化解矛盾纠纷213件。通过家家带、户户帮,去年底全村80户、269人实现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15.6%下降至1.1%。

  驻村时间长了,叙述全渐渐发现了一些突破口。“村干部处在最基层,干事不一定很牛,但作风容易很‘油'。”工作队以基层党建为突破口,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带领大家积极发展产业扶贫项目,落实全市“百企帮百村”部署,成立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抓乡村旅游产业开发,在全村2500亩油茶上精耕细作,帮助65个贫困户发展家庭产业,形成了电子产品代工、茶油加工、光伏“做工”三位一体的产业发展格局,去年贫困人口通过产业人均增收2300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实现零的突破,达到了9万元。

  想方设法激活贫困户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依靠党员带动、典型引领,经常性深入田间地头与党员促膝谈心,宣讲脱贫攻坚政策措施,用先进事迹、善意之举来感染村民、形成示范。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开展村风民风专项整治,理直气壮向“等靠要”“懒混赖”说“不”,把向政策要吃要喝的歪风刹下去,激发出村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凤凰县腊尔山镇夯卡村党支部书记麻金革。

  麻金革:用滚石上山的精神摆脱贫困

  麻金革是凤凰县腊尔山镇夯卡村党支部书记,夯卡村湘西自治州典型的中高海拔地区深度贫困村。夯卡村辖8个村民小组,有252户128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99户414人,2014年贫困发生率达38.5%。

  作为深度贫困村的村支书,麻金革深感责任和压力。近年来,麻金革一心扑在扶贫工作上。在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的感召下,借助湘西州委办驻村工作队的精准帮扶,带领全村党员群众用滚石上山的精神和干劲脱贫攻坚。

  夯卡村突出党建引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建立了村组党员、干部、致富能手三支队伍,成立了蔬菜、优质稻等5个产业党小组,由村支部统一指挥,做到哪里有工作、哪里就有党小组、哪里就有党员,把全村43名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充分调动起来,由党员及时把党的扶贫政策落实到每一名群众,引导和带动贫困群众由“要我脱贫”变成“我要脱贫”。

  夯卡村3、6组两个自然寨原住地是典型的“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也是地质灾害隐患点。

  麻金革介绍,2016年,村里对35户实施了易地扶贫整体搬迁。为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探索“搬迁+产业”模式,将易地搬迁与产业扶贫、美丽村庄建设、乡村游发展相结合。

  让贫困人口稳定增收才是脱贫的长远之途。村里紧紧围绕兴产业、增就业、置家业做好“三业”增收文章,努力让每户有1人转移就业,养2头猪、种2亩蔬菜,养鸡鸭30只以上。

  “为了形成村里稳定脱贫的当家产业,我们想方设法引进龙头企业、培育能人大户,成立合作社发展辣椒、优质稻、猕猴桃、黄桃等特色种植基地”。麻金革说。

  如今的夯卡,村容村貌大变样,村民生活大改善。2017年,夯卡村人均收入达到8860元,综合贫困发生率降至1.6%,实现了整村脱贫退出。

  “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已突破20万元。”麻金革说。

新宁县龙丰公司董事长徐小龙。

  徐小龙:老乡脱贫我才心安

  现任邵阳市新宁县月汉脐橙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新宁龙丰果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徐小龙至今仍记得,小时候家庭很穷,很少有肉吃,更难得添一件新衣。

  从那时起,徐小龙就下定决心,长大后要通过自己的奋斗过上好日子。

  1993年,年仅16岁的徐小龙登上了南下广州的火车,十载光阴,凭借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摆脱了贫穷的命运。

  “每次回到家乡,看到还有不少乡亲仍然还较贫困的时候,我的心里就很不安。”富裕了的徐小龙看到仍旧贫穷的家乡父老,内心的责任感油然而生。

  “新宁是全国四大脐橙基地县之一,农民靠脐橙吃饭、靠脐橙读书,有这么好的资源,为什么不能靠脐橙脱贫致富呢?”如何帮家乡摆脱贫穷,成立徐小龙内心深处的自我发问。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思考,徐小龙总找出了当地致贫的症结。“一是缺信心,二是缺资金,三是缺技术,四是缺致富带头人。”

  2012年,徐小龙毅然离开广州,带着资金和经验,回乡投资成立了新宁县月汉脐橙专业合作社,同时创办了新宁县龙丰果业有限责任公司,专门从事脐橙生产、加工和销售。

  徐小龙从企业家的角度,在心底为新宁的脐橙产业发展勾勒出一份路线图,同时也酝酿了一个帮助当地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计划。

  为了提高种植技术,他从省里请来了脐橙种植领域的学者专家,从市里找来了专业种植技术员,对种植农户进行培训和指导。开始时,农户不接受,说“我都种这么多年脐橙了,还用他们来教”。

  面对乡亲们的质疑,徐小龙自掏腰包组织脐橙品质“大比武”,对应用管理新理念、开展种植新技术、产出品牌新硕果的种植示范户予以奖赐。激发种植户不断提高脐橙品质、创新管理模式的主观能动性。建立电商品台,为脐橙的销路解决后顾之忧,极大地提升了广大种植户的安全感。

  对于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生产区村支两委和驻村帮扶工作队组织动员,让其都加入合作社,公司免费提供种苗、肥料和技术支持,优先安排贫困劳动力参与示范基地建设。目前示范基地面积达到2700亩,带动贫困户1567户实施了脐橙品改。

  对一些确实特别困难的贫困户,徐小龙和他的企业采取精准帮扶,重点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的模式采取“定点扶贫”。

  月汉村11组41岁的刘强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也是有名的光棍汉,常年在广东沿海务工,每年年头出门要借钱,年尾回家没挣多少钱。他有5亩脐橙地,长满荒草,没有品改,卖不出价。

  徐小龙与刘强是一起长大的,对他的情况十分清楚。经过徐小龙多次动员,并给予他资金帮助、技术指导,自2014年开始,刘强不但完成了5亩老园的提质改造,同时还新扩建了25亩优质脐橙。如今,刘强靠着脐橙的收入年超过了10万余元,不仅顺利脱了贫,还盖起了新房,更叫人高兴的是谈上了对象。

  “作为一个企业,立足农村,依靠农民,参与扶贫济困,推动农村发展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作为一个农民企业人,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带动乡亲们早日脱贫致富,既是我们的光荣,也是我们的责任。”徐小龙说。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