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诅咒式标语”折射基层治理困境

来源:红网 作者:万旭琪 编辑:田德政 2018-10-25 22:52:14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红网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不出义务工全家无祖宗”“乱搭乱建全家短命”,日前,网友曝料,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墨红镇补木村出现数十条诅咒式标语,该村的村委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标语虽然用词不妥,但是出发点是好的,贴出不久即已撕掉。(10月23日 澎湃新闻)

  就算村干部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事情的解决并非别无他法,以言语上的暴力威胁恐吓民众,用像小孩子间的咒骂来侮辱村民的人格从而达到警示作用,我看到的不是村干部解决问题的正确态度,这更像是其在工作时遇到阻力,打击报复式的泄愤之举。

  此外,村干部在接受记者采访之初坚持认为张贴诅咒标语除了言词不妥外并无过错,这样的强词夺理的辩解更反映了村干部缺乏对过错的反思与自省。“诅咒标语”怎可一撕了之呢?撕去了标语就代表问题的结束吗?几句苍白无力的解释就能平息舆论的风波吗?作为长期与群众打交道的农村干部而言,应懂得如何在事情发生后以最真诚的歉意和最有利的实际行动来挽回民心,否则这样的“一撕之举”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为更深的矛盾埋下祸根。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对于村民来说是天大的好事,可村民为何非但不配合工作反而冷嘲热讽呢?这其实反映的是基层治理的矛盾。农村环境问题错综复杂,村民的思想境界亦有高低之分,村干部在推进工作时理应与村民进行有效的沟通,用循循善诱、因势利导的方法赢得村民对其工作的支持,而不是采用粗暴蛮横的做法强行推进,以强权镇压群众。

  现实中,一些基层干部缺乏依法治理的意识与能力,对群众的实际情况缺乏了解,无法抓住官民问题的核心矛盾,站在群众利益角度来开展工作。因此,当面临着棘手的群众问题时就会手忙脚乱,惊慌失措,只能凭借“官威”去堵住群众的声音,这样“小微权力”居高临下的“官本位”风气更应该借此契机彻底“撕”去。

  曾几何时,不少农村地区亦存在此类“诅咒式”雷人标语现象,这实际折射了农村基层治理的政治窘境和文明困境。宣传标语也是文明的一种载体,尽管只是宣传作用,但是透过言语文字能看出村干部的思维政治作风,因此亟需加强对村干部的政治和道德教育。官方标语应该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出现,虽要直白通俗,但绝不能沾染俗气戾气,无论是公权还是普通宣传标语,都应该建立在文明道德的基础上,由此才能扭转由“诅咒”标语引发的歪风邪气。

  “诅咒标语”的撕去只需片刻,但是其背后反映的基层社会、政治、文明问题却发人深省。在此次事件后如何平息舆论风波,如何消除群众内心的隔阂,如何重获百姓的信任与支持,我想这还需当地村干部用真诚的关注和实际行动去逐一解决。

  文/万旭琪(苏州大学)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