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贫困人口11.58万人,省、市、县级贫困村139个。对于常德市桃源县,脱贫攻坚,是一场输不起的战斗。
98.8万桃源儿女,以破釜沉舟的勇气,向盘踞几千年的穷根发起冲锋。目前,仅16749人未脱贫,22个贫困村未退出。这几年的脱贫攻坚战,桃源交出了亮眼答卷。
10月中旬,记者沿着蜿蜒的山路,走进桃源县西安镇、杨溪桥镇、龙潭镇梨树垭村,寻找脱贫样本,勾勒脱贫路径,描绘脱贫群像。
红网时刻记者 郑江晖 通讯员 张雅兰 常德报道
梨树垭村是“老、少、山、穷”地区和建档立卡贫困村,全村有90户315人挣扎在贫困中。4年来,64户223人完成脱贫,穷山村大变样。这一切,都源于梨树垭村党支部的“点石成金”。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梨树垭村撤村之前,班子涣散、软弱、内讧,村民苦不堪言。龙潭镇社会事务管理站站长徐建华临危受命,被选派回自己的家乡出任村支书。“抱着回馈、感恩家乡的心态回去的。”
刚到村里,徐建华傻眼了,“村里物资运不进,农产品运不出,摩托不敢骑,小车没法开,到镇上办个事都要步行半天,很多人一辈子都没下过山”。徐建华意识到,打通这条致富道至关重要,他带头捐款两万元。随后的8年时间,全村共投入3000多万元,硬化公路40多公里。同时,投入200多万元,拉通网络宽带;另外,投入200多万元,上马自来水工程,建立6个集中供水点,村民们彻底告别靠天吃水的现状。
解决好村民的生活问题,接下来,党支部开始思考如何解决好长远发展问题。“走一条特色种植与旅游开发相结合,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整体联动的扶贫产业之路。”徐建华表示。当即,村里成立了梨树垭梨富种养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近400亩。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得租金,入股分会得股金,务工投劳得佣金多渠道实现增收。
如何利用好梨树垭得天独厚的山地资源,选准产业是关键。村支两委和驻村帮扶工作队四处取经,发现这里的土质和气候特别适合栽种梨子和猕猴桃。说干就干,没有土地,就和农户商议,没有资金,就多方筹集。如今,占地近300亩的梨园基地已经建成,占地近百亩的猕猴桃也长势喜人。2020年,将正式进入丰产期。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梨树垭森林覆盖率高,境内古树、自然景观多。变美丽为财富,不失为一条好路子。徐建华充分发挥自身兼任文化站站长优势,大力推介梨树垭的自然风光,今年4月更是成功举办了梨树垭首届“扶贫康养文化旅游节”。今年以来,带来旅游消费20万元。
路修好了,堰塘整治了,电拉通了,有线电视入户了,梨园、猕猴桃园、光伏电站、合作社建立了,一桩桩一件件,都让脱贫路上的梨树垭人看到了希望。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