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摒弃“佛系”心态让“阶层固化”成为一个伪命题

来源:红网 作者:张雨辰 编辑:田德政 2018-10-23 22:11:47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红网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在最近一段时间,许多社交平台上都在讨论着一个话题,那就是“阶层固化”,从媒体发表的言论中,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人们对家庭背景与现实生活的关系的密切关注,以及人们对阶层固化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的种种担忧。

  家庭背景对现实生活的影响可以说是无所不在的,不论是对现在的日常生活,还是学习过程,抑或是对未来的就业去向,我们都不能完全去否认家庭背景在其中的影响。家庭背景对个人的发展是潜移默化且深远持久的,关于这一问题,在网上关于“阶层固化”的话题上也有着许多精彩的回答。讨论中,绝大多数回答者的关注点就在于家庭背景的不同决定了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享有的社会资源的不同。拥有上层家庭背景的人明显占有了比下层人员更多的社会资源,享受着更好的社会服务。除此之外,良好的家庭背景理论上讲也更容易带来一种较为科学的家庭教育模式,科学的家庭教育对人的成长乃至成才过程也是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正所谓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如果光从这个角度来看,似乎人们很容易陷入一种经济决定论的思维之中去,进而掉进了“上升无望”“寒门再难出贵子”的悲观思想之中。但是如果我们仔细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在人学习成长的阶段,最关键的其实就是家庭教育问题,就培养下一代的角度来说,家庭经济背景的多少、社会地位的高低,某种意义上是会对孩子的学习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这并不是孩子能否在学业上取得成绩的决定性原因。一个孩子能否对学习产生兴趣,能否投身于学业之中,关键还在于自身的开悟。或许从早期而言,父母的言传身教会产生相当程度的影响,但是更多的时候还是孩子自己能否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与其是否愿意去努力学习才是决定性的因素。况且随着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大规模推广,人们接触知识的成本已经远低于曾经,人们很容易从网上获取各种各样的网络学习资源,如电子书、MOOC、网络在线辅导等,这些新教学模式的出现也已经大幅降低了人们学习知识的成本。这比起当年宋濂的“曾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扣问”,“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已经方便了许多。

  当然,这并不是在为那些“官二代”“富二代”们辩护,我只是在陈述一种可能性,一种上升的可能性。因为相比于古代阶层的“难于上青天”,现在的人们是有机会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实现阶层的跃升的。现在盛行一时的“佛系文化”“失败哲学”往往告诉人们要安于现状,告诉人们知足常乐,而没有更多的鼓励人们去努力。正如马克思当前曾说:“问题在于改造世界。”如果我们仅仅学习了“佛系文化”,那这仅仅是转换了一种认识世界的视角,而自己如何去对待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却没有任何改变,如果我们不转变自己改造世界的活动的话,那么我们是不可能得到本质的改变的,那么阶层的跃升也就无从谈起了。

  由此可见,想要突破自己的阶层,去探索更广阔的世界,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梦想,关键还是自己坚持不懈地努力。现实条件的约束并不是我们放弃努力的理由,虽然我们可能没有享有和“官二代”“富二代”一样的社会资源,但是我们仍然有着自己努力的方式,来打造我们自己的上升空间。

  前几代人留下的代际差距、起点上的不平等,这个情况是客观存在的。那么,为什么不从我们开始呢?我们不能决定一个家庭的前几代人或者以后几代人会不会奋斗下去,但是当下把握在我们手中,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去改变未来。正所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我们没有必要害怕那些钟鸣鼎食之家,因为我们有着我们自己的奋斗模式,有着我们自己的成长方式,我们可以用我们的付出,让“阶层固化”在我们这里成为一个伪命题。

  文/张雨辰(武汉大学)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