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舆论监督不能依赖“名人效应”

来源:红网 作者:郭振 编辑:田德政 2018-10-22 16:01:44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红网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近日,相声演员岳云鹏发布一条微博,调侃在某机场餐厅遭遇88元天价“酱油面”,且不能单点,引发网友热议。随后洛阳市发改委回应称,“必须点套餐、餐巾纸2元一张”的情况并不存在,但存在部分商品明码标价不规范的行为,已要求整改,并按相关法律法规罚款1000元。(10月21日 人民网)

  洛阳市发改委能够积极回应社会关切,这当然值得肯定。但此次事件中的当事人若不是岳云鹏,还能不能引起这样大的关注呢?洛阳市发改委又能不能积极、及时回应呢?我们不得而知,但大概率是比较困难的。

  按洛阳市发改委的回应,问题的确存在,机场客流量这么大,发现问题的肯定不止岳云鹏一人,公开发表意见的肯定也不止岳云鹏一人。在日常生活中,机场、车站内的餐饮价格过高的现象并不罕见,欺客宰客等行为也时有发生。但岳云鹏的声音被关注,被重视;而普通人的声音往往被淹没,被忽略。这也就难怪有人在评论区吐槽“名人效应就是厉害”了。

  名人的出现会引人注意、强化事物、扩大影响,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名人效应。在互联网时代,名人往往还起到意见领袖的作用,在网络传播中有巨大影响。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相关部门为什么这么重视名人造成的“舆情”了。

  虽然在此次事件中“名人效应”下的舆论监督取得了一个不错的结果,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舆论监督不能依赖名人效应。舆论监督的主体是人民群众,而不是那数量稀少的名人。名人监督在参与主体广泛性,渠道多元性等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大众监督,其自发性、偶然性也更强。依靠少数的名人,虽然可以在部分事件中取得不错效果,但不可能挑起舆论监督的重担。

  舆论监督,真正的依靠是广大人民群众。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零散个体难以形成合意,纷杂的声音难以被用心倾听,这样一来,即便有发声渠道,取得的效果也微乎其微。此外,还有部分领导干部缺乏互联网思维,存在逃避式回应、对抗式回应、回应失当与回应过当等问题。

  互联网时代,政府部门应转变思想观念,要有互联网思维,建立系统规范的舆情应对机制,加强政务新媒体建设,推动“互联网+政务”的实践方式,做到线上线下深度融合,进一步拓宽人民群众的反馈渠道,让普通人的声音也能够被发现,被重视,让普通人的问题也能够被解决。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名人,为人民服务的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

  文/郭振(重庆大学)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