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红网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日前,2019年全国硕士生考试报名结束。据教育部数据统计,2018年考研报名人数为238万人,有预测认为2019年考研人数可能会超过250万。根据中国研究生信息网发布的《2015-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数据分析报告》显示,大多数人读研的目的都是“毕业后能找到更满意的工作”,随后才是对科学或学术研究感兴趣。
“毕业后能找到更满意的工作”,说白了就是为了更高薪酬的工作,当然这无可厚非。近些年来,求职路上的学历歧视恶化了大学生的就业环境,尤其是出身并不“高贵”的普通本科院校学生。自然而然,通过考研二次改变命运“洗学历”成为不二之选。爱不爱学术成了其次,改变出身谋得更好出路才是考研的目的,学历焦虑无疑成了考研热的巨大推手。其次,大多数人有逃避进入社会的心态,这部分人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他们或许实习过,知道不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会随之而来一系列麻烦,不管是工作上还是人情上,他们怠于处理这样的问题,于是索性去读研在大学里多待几年,试图延长做学生带来的舒适感以消除社会带给他们的压力感。
研究生教育是本科后学历教育,在英美等教育发达国家,有志于学术研究的大学生才会选择读硕士、博士。但在中国,考研如同公务员考试一样,是许多大学毕业生的“必选项”。考研不只是大三大四的学生开始考虑和准备,很多院校的学生在大一大二就开始关注考研的信息。考研低年级化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只是这背后的目的和效果却难说理想。这种功利化的考研并不能筛选出值得培养的、真正的学术研究人才。
学生“不怀好意”成为研究生令人担忧,导师“力不从心”拉低研究生教育水平更是雪上加霜。在教育资源中,导师对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高低与导师的专业视野、培养方式、学术水平、行为规范等因素密切相关。按照国际经验, 一位导师同时指导2到3名研究生效果较好。而随着研究生不断扩招,使得我国高校原本不“富裕”的师资捉襟见肘。就我所知的山西某高校新闻学院,一名导师同时带十几名研究生,这样的培养机制让导师制形同虚设,无暇对每个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如此培养研究生,不过是本科教育的延续和本科就业压力的延缓。
读研成为“没有办法的选择”,或许正成为研究生教育的一种悲哀。考研热的背后,意味着社会没有给准毕业生们提供更多的就业选择,意味着择业过程中的有学历歧视的企业不是一家两家。学生们处于尴尬的两难境地,一方面拿着普通的学历在求职途中屡遭拒绝,另一面没有多大学术理想却要硬着头皮考研。高学历不一定意味着对口企业需求,“三岁看小,七岁看老”的录用观也实在说不通。多点改变,把功利化的考研人们请下“梁山”,为有学术理想的“绿林好汉”们让个路。
文/胡跃华(太原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