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亩荒山变身生态农业基地
衡阳80后小伙回乡创业,每年帮村里2000余人次增收就业
80后小伙文金出生在衡阳市南岳区南岳镇荆田村松树组,曾在温州开餐饮店十年,六年前返乡创业。面对家乡1200多亩荒山,他想出一条发展生态农业的路径,公司创立以来,每年解决村里2000多人次的增收就业。
餐饮老板返乡开公司拓荒
虽然已近深秋,但南岳山脚下通往荆田村的公路两旁,野菊花、格桑花争相怒放,田野里不时能看到待摘的野菜瓜果,山坡上则有成片山茶树,各种家禽在农庄中扑腾穿梭……日前,记者走进衡阳市南岳区南岳镇荆田村,文金出来迎接,他是荆田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我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1980年出生的文金告诉记者,2002—2012年,他在浙江温州从事餐饮生意。每次回家,看到很多土地因年轻人外出打工而荒芜。从2011年起,他就开始酝酿回家创业,并与另外两名同乡谭明、陈春明一拍即合,准备回家拓荒开发农业项目。但直到2013年,由文金发起,三人才投资400万元成立了衡阳市荆田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当地政府大力招商引资和各种优惠政策出台后,他觉得时机终于成熟了。“人不能忘本,我是农家子弟,这片土地荒掉太可惜了,我得回来建设家乡,让这片土地重新‘活’起来。”文金说。
流转荒山土地1250亩
记者发现,文金所说的荒山土地目前已完全看不出原来的模样,看到的是各种野菜地、山茶林,还能看到一些家禽。
文金指着农庄的树和建筑告诉记者,南岳是素食之乡,自古就有采摘野菜的习俗,公司成立之初,他们也瞄准了野菜这块市场。“我们这里所有的野菜、瓜果不施任何化肥、农药。”几名正在菜地劳作的村民告诉记者,“不愁销路,游客来南岳都喜欢吃本地野菜。”
文金借此发展出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运行模式,购进1万只土鸡、珍珠鸡、乌鸡,流转当地荒山土地1250亩,准备将原本荒芜的土地打造成集观光、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生态农业项目。
“目前我们松树组36户180余人通过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参与到了农庄的项目,每年解决了我村2000余人次的增收就业。”荆田村松树组组长樊清泉告诉记者。
衡阳南岳区优化环境留住客商
“未来我们计划建设两个中心(招商营销中心、餐饮接待中心)、三个基地(户外拓展基地、农产品种植基地、畜禽养殖基地),进一步把荆田村打造成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美丽乡村。”文金说。
为了进一步落实“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衡阳市南岳区委区政府近年来不断优化政策环境,认真执行招商引资等方面优惠政策,做到“项目落地、政策落实、承诺兑现”,用真诚、真心去赢得返乡创业者和广大客商的信任,做到“引得进、留得住、促得上”。
不仅如此,当地政府还全面落实招商引资全程代办制和跟踪服务机制,对引进的项目明确代办负责人,全过程跟踪服务。大力推进“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
另外,当地党委政府还及时、妥善解决返乡创业者在投资、发展过程中与周边群众产生的矛盾纠纷。严厉打击强买强卖、强供地材、强揽工程、阻工闹事等违法行为,让广大返乡创业者“回的有想头,干的有劲头,发展有奔头,效益有甜头”。
潇湘晨报记者 吴和健 通讯员 文兰 衡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