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红网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成为网红、吸引流量是当今社会不可忽视的一股潮流,但有时这却未必是一件幸事。近日,杭州滨江江边的粉黛乱子草,作为一枚“新晋网红”,原本刚刚迎来自己的花期,却被国庆期间纷至沓来的游客压折了腰,被迫提前结束了本该长达两个月的与公众的会面。
网友们觉得惋惜的同时,纷纷将矛头指向了践踏花田的游客和吸引流量的抖音。其实,短视频平台在这次事件中并没有明显的过错,践踏花田的行为并非平台所倡导的。相反,平台所吸引来的流量还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那么,责任全在缺乏素养的游客?旅游中的不文明行为这个话题其实并不新鲜,在景点“乱涂乱画”“随意攀折”这类的新闻也很容易成为小长假前后的热点。因此,在对这类事件作出评价的时候,我们很容易上升到“个人的道德修养”层面的共性上去,而忽略了事件背后的个性。
正如此次花田被毁事件的背后,折射出的不仅仅是“自律”的需要,同时也反映着“他律”的缺位。从曝光的视频和图片中不难看出,花田周围的围栏,是由木棒和线绳组合而成的,在多处存在缺口。这些缺口,据推测应该是由于游客的践踏而出现的。我们在去感慨游客素质配不上美景的同时,难道不也应该反思,对于美景的保护,是否适应了当前的社会现状呢?如果仅凭道德与素质就能够约束人们的行为的话,那还要规则和法律做什么呢?
围栏的设置,是为了保护花田,不仅仅是一道物理屏障,更是一道心理界线。围栏的设置较低本身无可厚非,是管理者为了方便游客观赏美景而为之,但由木棒和线绳构成的围栏,很容易被人为破坏。而出现了缺口的围栏,其能起到的心理威慑微乎其微,这对应着心理学上的破窗效应,即“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范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破窗效应”在此事件中也不仅仅体现在围栏的破坏上,第一个践踏花田的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的制止,也是后续事态发展到难以管控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当前流出的信息来看,当地并没有为大量输入的游客流量做好充足准备。粉黛乱子草的花期正好与国庆黄金周重合,即便在抖音走红是难以预料的意外事件,花田的管理者和绿化部门也应当能够预料到在国庆小长假期间会出现人流量暴增的情况,提前加固围栏、增设管理疏导人员,增加对花田的保护。并且,在破坏现象发生时,如果及时采取措施,或许粉黛的花期也不会只有十四天。
现实的围栏倒下的同时,迫切需要举起的是法律的围栏。这块花田之前属于某婚庆公司,原计划10月底前将移交给相关部门,然后改造成开放式公园,目前双方正在做交接工作。这确实是处在维护权利的“空窗期”,交接双方都容易出现疏漏。但在正式交接之前,这片花田属于私人财产,花田的所有者可以通过诉讼的手段进行维权。根据侵权责任法第十九条:“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方式计算。”
花田被毁,是人性之恶与自然之美激烈交锋下的惨剧。但杭州江畔这一处花田,若能受到足够的保护,事先防患于未然,事中及时控制制止,事后积极维权,也不会酿成这样凋零的局面。其他景点若能引以为戒,也能少些事后的叹息扼腕了。
文/王嘉敏(中国人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