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中华民族需要这样的时代脊梁

来源:红网 作者:飞桐 编辑:张兴诚 2018-10-16 13:14:29
时刻新闻
—分享—

袁隆平在稻田里。

  我们一直说,中华民族是一个由农耕文明育养的民族。现实社会,我们对于“民以食为天”的敬畏感犹在,却无法挽留农耕文明的日渐式微,但他却让公众对农耕文化的最后一丝温情和认同得以保留。他是中国殿堂级科学家,他的事迹上了小学生语文课本: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时至今日,袁隆平已经成为了一种精神象征。而他,却始终认为自己只是中国稻田里的一介农民,“比较勤快,偶有收获而已。”

  翻开历史,很多时期的变乱与动荡,往往直接或间接地与粮食有关,而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丰衣足食”也一直是普通百姓对生活最基本、常常也是最奢侈的期盼,人生之乐事,除人丁兴旺之外,最大者就不外乎五谷丰登了。

  只是,短视者往往健忘,不曾在“危”中生活过,便失去了“居安思危”的能力,不曾尝过饥饿的滋味,便不再相信饥饿仍有卷土重来的危险。实际上,我们彻底告别饥饿实现全民温饱的日子并不太长,像今天这样不再为温饱发愁的日子延续如此之久,在历史上更是不可想象的。而在现实世界的很多角落,仍有很多国家的人们挣扎于持续的饥饿之中。

  居安思危,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可贵的品质。《左传》中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有道是“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事关国家稳定。习近平总书记对此高度重视,他强调,“我国13亿多张嘴要吃饭,不吃饭就不能生存,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他还告诫我们“要牢记历史,在吃饭问题上不能得健忘症,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

  仔细探究我国在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上走过的道路我们会发现,温饱的实现以及从温饱向小康社会的快速迈进,离不开党的领导,离不开党和国家出台的一系列针对农村、农业、农民的政策,也离不开像袁隆平这样长期奋斗在一线的农业科技工作者。

  在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科技为支撑走内涵式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这为我国农业发展和粮食生产把准了脉搏,指明了方向。事实证明,正是得益于以袁隆平为代表的农业科技工作者的长期努力,我国粮食生产插上了科技了翅膀,粮食产量稳步提升,温饱已经退出人们的日常话题。在吃饭问题上,人民群众需求也已经从“吃得饱”转向了“吃得精”“吃得好”这一更高要求。

  这是历史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必然要求。满足这一要求,需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按照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原则,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安全环保法治化,加快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而这些的实现,自然离不开以袁隆平为代表的千千万万农业科技工作者。

  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校教师,到世界公认的“杂交水稻之父”,从立志解决粮食增产问题,“让中国人不再饿肚子”,到如今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用中国的力量养活世界”的梦想,袁隆平走过的路,也正是千千万万中国农业科技工作者走过的路,袁隆平的梦想,也正是千千万万中国农业科技工作者共同的梦想。

  居安思危者昌,砥砺奋进者胜。

  在这个激情澎湃的时代,让我们致敬袁隆平,致敬时代脊梁,致敬像他和他们一样辛勤工作在一线的科技工作者,也致敬这个丰衣足食的伟大新时代。

  文/飞桐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