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红网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10月7日,支付宝在微博平台公布系统抽奖结果:微博用户 @信小呆以三百万分之一的概率获得支付宝年度大奖(总价值据预计超过300万人民币),成为中国“锦鲤”。事后,网友如潮水般涌向信小呆的微博,并在全国各地掀起了“锦鲤”热。
“锦鲤”是网民对幸运儿的称呼,转发抽奖是成为“锦鲤”的方式之一。从词源上看,“锦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前程似锦”“吉祥如意”等美好寓意。从半坡部落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到家喻户晓的“鲤鱼跃龙门”,“锦鲤”代表着中国人对“吉祥”“幸运”等美好事物的追求。从心理动机分析:人类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是与生俱来的,希望用微小的投入获得丰厚的回报,对于风险小、收益高的事件抱有天然的投机和娱乐心理,在社交媒体平台兴起的抽奖转发活动正是瞄准了这一点。
需要强调的是,“锦鲤”现象由来已久,并且正在从符号向真人“锦鲤”转变。自从网友在微博发文“转发这条锦鲤,愿望一定实现”并配图,这类现象在社交媒体上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尤其以大学生为主体。笔者观察发现,每到重大考试前,各类社交媒体和自媒体平台(微博、微信、QQ空间)就会出现一批“转发杨超越,不复习也能考前三”“转发××,心想事成”的消息。这种自我安慰式的转发,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社交圈中的常态化现象。最初,发起者借用“锦鲤”在中国文化中的特定内涵,而现在,人们把“锦鲤”的标签贴在真人身上,还将他们分为“爱情锦鲤”“事业锦鲤”“学业锦鲤”等,受到一致认可和追捧。
社交媒体平台以其强大的共享性和传播力,为“锦鲤”的出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杨超越、信小呆等人的逆袭经历把“锦鲤”从图腾变成了真实的存在,并拉近了与现实生活的距离。相比那些身家过亿的富豪,人们对于“平民一夜暴富”的新闻具有更强的敏感性。由于平民身份的接近性,虽然参与者很清楚转发行为本身作用不大,属于小概率事件,但他们仍然愿意行举手之劳,希望成为那个“天选之子”。
支付宝事件打开了大学生对“锦鲤”狂热追求的开关,令人忧虑的是:转发背后是价值观的倒退。以考试和抽奖为目的,前者把自己份内的事寄托于“锦鲤"带来的运气;反之,如果事情不尽如人意,我们会产生一种“替罪羊”心理,即“不是我的错,是‘锦鲤’没有保佑我”。对于后者,抽奖活动本质上是一场品牌联动营销,利用社交平台用户的转发量为企业做免费的宣传广告。乱花渐欲迷人眼,“锦鲤”作为社交平台的营销或娱乐手段本身无可非议,但如果大学生把“锦鲤”作为崇拜对象,忽视了现实生活和自身应承担的责任,那么无异于守株待兔,最终会在旋涡中停滞不前。
马云说:“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实现梦想的方式不是空手套白狼,而是通过努力去积淀和赢得尊重,“锦鲤”看似成为人生赢家,但他们受到的是一双双发红的目光的注视。每个人都会想:运气来了谁都挡不住,这次轮到你了而已。
“锦鲤”被围观后,如果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一味位沉溺于享受,最终将变成“咸鱼”。中奖的信小呆还没打算辞职,看客们实在没必要做无谓的幻想。少壮不努力,老大转锦鲤。莫要在应该努力的年纪去相信“锦鲤”。作为当代大学生,只有凭真才实干,才能鱼跃龙门,一朝圆梦。
文/王娇娇(湖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