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警惕“反杀逻辑”沦为一种情感宣泄

来源:红网 作者:王海亮 编辑:田德政 2018-10-12 22:58:00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红网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昆山龙哥案热度刚退,云南楚雄“保山小伙陷传销勒死监工案”日前再度开庭,又一次引起了受众对于“正当防卫”的广泛讨论。在这件案子中,主人公张某被骗去传销组织,趁机逃跑之际被监工王某打伤,最终将王某反杀。事件发酵之际,近期的舆论再度出现了一边倒的趋势--认为案件主角张某的反杀是正当防卫。

  联系之前的昆山龙哥案,我们不难发现,即使是缺乏了视频这样在龙哥案中具有盖棺定论作用的证据,网民对于“反杀逻辑”的支持热度仍是不减反增。因为在大多数人看来,这两个案子没有任何区别。于海明和张某所代表的大众,他们的敌人是黑社会是传销组织,而不是一个龙哥和一个监工王某。于是,“反杀逻辑”被力挺的背后,又出现了一次全民的情感宣泄。

  如果刘海龙只是一个暴躁的普通酒驾市民,如果“勒死监工的保山小伙”不曾涉及传销组织,这样的案子也许就会被淹没在千千万万的社会新闻中。但恰恰就是因为“被害者”这样“招人厌”的身份,一个构造精妙的套子就形成了,这个套子让人们产生强烈的代入感。

  于海明、张某是谁?当然是千千万万个普普通通的我们。而案件的两个死者刚好代表了我们在人生中遇到的种种突如其来、躲不掉的、深受其扰的麻烦。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这类事物避之不及,但是躲多了忍久了,我们的愤怒需要宣泄,这样的案子,就是一个刚刚好的出口。

  我们生活在一个愤怒的时代。青年学者白惠元曾在他的文章中写到:“放眼世界,逆全球化的浪潮正席卷而来,全世界的青年都处在一种普遍的激愤情绪之中。”

  人类文明现代化的今天,由于快节奏的发展对于时代的割裂,很多人都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产生了严重的焦虑,我们都在不开心,想对这些被动或是主动强加在我们身上的一切进行反杀式报复。在互联网影响下成长的80、90乃至00后,如今都出现了一种战斗以及愤怒情绪。不论是挂在嘴边的diss、battle等网络红词,还是影视圈出现的观众将演反派角色的演员骂到关闭微博等行为,都反映了在巨大时代压力下我们所表现出来的宣泄。

  今年夏天的现象级网剧《延禧攻略》中,被人盛赞的黑莲花女主魏璎珞,也刚好表现了这一点。她所奉行的“人若犯我、我必还之”的“反杀逻辑”结合剧情表现出来的爽快感,远远盖过了剧情本身的逻辑,大受好评。有人说,像魏璎珞这样的人在现代职场中肯定活不过一集,但是恰恰是因为这个原因,魏璎珞的那种“不合逻辑的愤怒”才更受人追捧。

  在大多数人心中,我们渴望变成魏璎珞,对“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的无妄之灾进行反击,而不是接受刘海龙式的攻击。但在长期的教化之下,我们成为不了魏璎珞,相反我们能做出的合理反抗实在有限。忍得久了,纵然积怨变深,但是迫于这种教化,我们不敢真正发声。

  不过,在改变世界的互联网出现以后,我们开始萌发了新的想法与态度,也有了新的发泄通道--躲在键盘后发出自己真实的、甚至是言过其实的想法。我们渴望发泄,渴望“反杀式逻辑”能得到认可,从而摆脱心底微弱的来自道德的阻碍。龙哥早已不是龙哥了,王某也不只是王某。在我们眼里,我们抛弃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概念,大肆宣扬他们的黑色背景来支持“反杀”逻辑的合理性,这反杀案也不过是又一次情感的宣泄罢了。

  但是这样的宣泄,到底有无益处?在两个案子中,我们都选择将“价值判断”作为标准,对权威媒体以及专家所提倡的“不要因为身份而进行事实判断”进行了无视。而在这样的愤怒情绪下所进行的法律松绑,真的会有利于大众吗?愤怒是一种时代情绪,我们深陷其中,但当网络变成一个群氓的娱乐场的时候,我们也深受其害。

  “反杀逻辑”若是沦为一种情绪宣泄的工具,那才是真正模糊司法的界限,造成更大的灾难。龙哥以及王某这样的案子,还只是一个小幸运。

  文/王海亮(湖南师范大学)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