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红网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近日,家长群中攀比群的频现再次掀起了人们关于育儿话题的热议,从去年的中产阶层育儿鄙视链中不让孩子与没有英文名、看喜羊羊动画片的孩子玩到如今的攀比群,无不折射着中产阶层育儿过程中的焦虑心态。中产阶层家长们为让自家的孩子从小就受到最好的教育,接触到更高层次的朋友可谓是煞费苦心、屡出奇招,甚至有些家长的行为近乎偏执。根据瑞信标准,中国的中产阶层达1.09亿人,占全国成年人口的11%,这样庞大的一个群体居然如此讲究攀比、虚荣、阶层划分令人不寒而栗,那么这群中产阶层的育儿焦虑究竟从何而来?
从社会大背景来看,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与外部的社会经济环境息息相关。高速的经济增长、剧烈的社会变迁、演变中的文化价值以及方向不甚明朗的政体改革,使这一迅速成长的社会群体,在享受到物质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的同时,也感受到多方面的压力、困惑和矛盾。虽然年收入过五万和过百万都笼统地算做了中产阶层,他们却也有着相同的烦恼,那就是都对下一代教育的担忧。他们把在社会环境中渲染的焦虑情绪带到了下一代教育问题中,往往就呈现出手忙脚乱、无处安放的状态。
其次,中产阶层父辈们大多也不是高官巨富,他们在社会上经历了长久打拼,终于在职场上、生活中找到了自己相对稳定位置,他们都曾苦于缺乏人脉或是少了技惊四座的才艺,就更不想让孩子再有自己一样的遗憾。面对这种残酷的竞争,家长们当然心急如焚,他们看得到挣扎在社会底层的人们的辛苦,也艳羡处于食物链顶层的高端人士的贵族生活。于是家长们开始盲目迷信贵族气质,使劲往小娃娃身上砸钱。然而,他们培养的其实是“伪贵族”,所谓贵族气质的内涵是丰富的,它必须包括优雅从容的气度,谦和有礼的处事方式,而不是不会英语就不和你玩的狭隘,和一进高级餐厅就摆拍的做作。中产阶层家长们把自己在社会上浸染的习气传染到了天真无邪的孩子们身上实在不该。
还有不得不说的一点就是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媒体普及的早教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于是熟练运作的商品经济掐准了中产阶层家长们的心理,突飞猛进地开掘着儿童教育这片广阔空间,给中产阶层发烧的头脑加了一把火。一方面,是媒体充满科学意味地阐释早教、幼教的益处,比如两岁开始学英语是黄金时段,幼儿时期学习能力最强;另一方面,是商家充满诱惑力地鼓动宣传,当看到地铁中幼儿教育的广告——别人的孩子上了英语班登高望远,俯瞰世界,自家孩子在墙内一无所知,或许对仍处在社会底层的家长来说他们只能无奈的叹息,而对于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中产阶层家长,这种有挑衅意味的广告立即勾起了他们的熊熊怒火,誓要把自家娃送进最好的机构学习。
中产阶层的育儿焦虑既有来自社会经济环境的外因,也有自身心理矛盾不安的内因,作为社会中间的阶层,他们身上兼具了底层和顶层人士共有的忧惧。这股中产阶层的砸钱育儿风潮不知何时才会平息,至于他们培养出的是全能小天才还是人格有缺陷的孩子,相信在几年之后就会见分晓。
文/曲志(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