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自治州十八洞村考察时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为做好“精准”这篇文章,邵阳市委、市政府出台了《邵阳市推进旅游扶贫攻坚工作实施意见》(邵市办发[2017]32号),紧紧抓住现代旅游“全域”“全业”“全链”的要点,着力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奋力谱写新时代旅游扶贫工作新篇章。
一、立足资源优势,做好“全域旅游”,用美丽战胜贫困
邵阳市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拥有国字号旅游资源46处,国家5A级景区、“世界自然遗产”崀山,全国十家、湖南唯一的国家公园南山,道教“六九福地”云山,都闻名遐迩;以黄桑、罗溪、舜皇山等为主的生态观光游,以花瑶、苗寨、白水洞、高州温泉等为主的休闲体验游,以魏源故里、蔡锷故居、上堡古国等为主的人文历史游也崭头露角。近年来,我们认真学习习近平同志主政浙江时开展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经验和做法,全力打好邵阳旅游扶贫牌。一是全域规划。全面启动《邵阳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8-2035)》编制工作,科学制订《邵阳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0)和实施办法》,围绕“张崀桂”国际黄金旅游线路、大湘西精品旅游线路和扶贫精品旅游线路,带动沿线地区贫困群众脱贫,力争到2020年,全市接待游客68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00亿元,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直接和间接减少贫困人口10万人以上,旅游扶贫重点地区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明显提高,大力带动就业创业。二是全域推进。在做好景区景点旅游扶贫的基础上,进一步扩面,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扎实推进村庄美化、绿化、净化、硬化、序化等“五化工程”,推进“厕所革命”,做到景村一体、旅居共享、一村一品、错位发展;用心唱响绥宁“四八姑娘节”、城步“六六山歌节”、隆回“讨瞭皈”、新宁“脐橙旅游文化节”、新邵“玫瑰花节”、邵东“杨梅节”等乡村旅游节会活动,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从“卖山林”到“卖生态”,变“种种砍砍”为“走走看看”,大力发展“美丽经济”。三是全域提升。擦亮“奇美邵阳”品牌,指导新宁县、城步县积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省级旅游扶贫示范县”;以150个全国旅游扶贫重点村为主战场,着力建设旅游项目、发展旅游产业、提升旅游品质,帮助贫困县、贫困村整体出列。洞口县罗溪瑶族乡宝瑶村,地处雪峰山腹地,这里湘黔古道穿境而过,熬茶文化源远流长。该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农民人均纯收入从3200元飙升到6000元,从贫困村一跃成为小康村,被评为“湖南省历史文化名村”“全省最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省脱贫攻坚示范村”,被农业部列入“2017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推介名单”,实现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华丽转身。
二、立足惠民要求,做好“全业旅游”,用产业战胜贫困
按照总书记“扶到点上、根上,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的要求,今年,市委全会研究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着力构建“一县一品”“一县一特”旅游产业扶贫新格局,作为群众得实惠、不返贫的大举措。重点打造三区苗木花卉、邵东中药材、新邵富硒农产品、邵阳县油茶、隆回金银花和龙牙百合、洞口蜜桔和茶叶、武冈卤制品、新宁脐橙、城步奶业、绥宁楠竹等传统特色产业;大力发展休闲观光、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健康养生养老等新兴业态。一是推进“双带双加”。积极探索景区带村、能人带户、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的“双带双加”旅游扶贫模式,进一步扩大旅游扶贫受惠面。研究制定《邵阳市培育扶持旅游经济主体的暂行办法》,调动各旅游主体扶贫创业的积极性,盘活农村旅游资源和贫困户的山林、果园、鱼塘、土地、房产等生产资源,将旅游企业“引进来”,让旅游资源“走出去”。新宁县崀山镇以崀山景区为核心,坚持“旅游开发与旅游扶贫同步、景区发展与乡村发展同行、旅游设施与乡村建设同建、门票收入与村民服务收入同增,资源环境与社区和谐同抓”的“五同”原则,吸纳带动当地居民767人就业,引发周边乡村研制休闲度假、民俗表演等,现有4个村91名贫困户脱贫。二是开展“百企联百村”。以100家以上工商联会员、各级商会、协会以及异地商会为帮扶方,以建档立卡的贫困村为帮扶对象,开展结对帮扶。华兴公司对向家村实施整村帮扶,累计投入6700余万元,因地制宜发展水上游乐、特色花卉种植,2017年全村9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18人已有93户215人实现脱贫。鹏阳集团结对西山村采取旅游+基建+教育模式,成立了回龙生态旅游开发公司,捐资650万元改善村级基础设施。三是实施“八个一”创建。要求每个县市区创建一个4A级景区、一个4星级宾馆、一个3星级旅行社、一个5星级乡村旅游服务区(点)、一个省级特色旅游小镇、一个省级特色旅游村落、一个省级特色旅游商品、一台定期演出的民俗文化旅游节目。产业兴,百业兴。今年4月,我市举办了湖南春季乡村旅游节,武冈市都梁古街正式开街,吸引了全省各地的旅游商品商户入驻;3天活动共吸引游客5.1万人次,食宿、门票、购物综合接待收入为1840万元,三天共卖出123万元旅游商品,同时电商扶贫助力贫困村农副产品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各类网上特色馆订单猛增。2017年,我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805.1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32.17亿元;全市64个旅游扶贫重点村脱贫,旅游产业带动贫困户5090户,贫困人口18484人。
三、立足融合发展,做好“全链旅游”,用智慧战胜贫困
创新工作思路,完善乡村旅游“生活链”“服务链”“产业链”,推动“旅游+扶贫”纵深发展。具体而言,就是做好三个融合:一是与重大项目建设融合。推进旅游+立体交通融合发展,加快实施交通干线与3A级以上景区“最后一公里”通达工程。推进旅游+新型工业融合发展,将智能工业、箱包、发制品、宝庆竹刻等传统优势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工业旅游。推进旅游+特色产品融合发展,以培育1000家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区为契机,支持“湘窖”酒城、“满师傅”食品争创国家级品牌基地,指导“古楼茶园”“蓝印花布展示园”等申报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基于互联网及新一代通信技术的智慧景区建设,开发崀山、环金江湖自行车赛事等特色体育旅游项目,打造邵东廉桥镇医药健康养生基地等。二是与重大品牌打造融合。今年4月,达哲省长来邵调研时提出了“百里脐橙连崀山”主题活动,我们扎实开展“六个一”(一江景、一游园、一台戏、一串游、一节会、一产业)工作,全力推动世界自然遗产与“一县一特”的合唱,把这场文旅大戏打造成一场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好戏,推动形成“百里脐橙连崀山·产业扶贫耀三湘”邵阳西部生态旅游的新平台、大品牌。三是与重大招商活动的融合。我们瞄准“航路”,打通“游路”,促销“游客”,把“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等招商活动和“百万邵商游家乡”活动结合起来,把“奇美邵阳进东盟”等文旅推介和“邵品出境”活动结合起来。2017年,我市接待入境旅游者和实现旅游外汇收入的增幅均居全省第一;实际利用外资、内资分别增长18.1%和17.5%,分别排全省第4位、第3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53元,增长10.8%,排全省第1位,实现了商贸、旅游、扶贫的共同繁荣。
(作者系中共邵阳市委副书记、市长 刘事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