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警惕“集体决策”成“集体违规”的“遮羞布”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余达 郭凤华 编辑:黄思哲 2018-09-11 11:06:10
时刻新闻
—分享—

  近日,中国纪检监察报发表评论文章《“集体决策”竟是集体违规 湖南常德鼎城区两任“水官”带头搅浑“一池水”的背后》。

  从文章批露的内容来看,粟许波、李新国二人共事期间,不仅带头违纪,把所在单位搅得浑浊不堪、乌烟瘴气,还频频带头以集体决策之名违规为班子成员谋取私利,甚至变相地不执行上级惠民政策,侵害群众利益。比如,“在2016年、2017年两年间,经班子“集体决策”,鼎城区自来水公司为李新国、粟许波以及公司副总经理杨和平分别配备了加油卡供其私车使用。经过集体讨论决定,该公司每年使用公款为李新国充值1万元,分别为粟许波、杨和平充值5000元。”还比如,“根据上级有关规定,从2015年10月起,鼎城区自来水公司本应不再向客户收取管网安装费和勘察设计费。这两笔费用可不是个小数目,如果没了这笔“收入”,实在令人心疼。为了不减少公司“收入”,李新国、粟许波等公司班子成员和中层骨干共同商议,将这两笔费用变相折入安装建设费中,继续收取。就这样,从2016年1月4日到2017年5月15日,仅一年多时间,鼎城区自来水公司就违规收取了263.835万元。”

  大家知道,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领导制度,也是党根本的组织纪律。党章规定,凡属重大问题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集体决策就是民主集中制的具体表现,也是科学决策的重要方式。因为,一个人的能力、知识、经验和精力都是有限的,集体决策可以发扬民主,把众人的力量、智慧集中起来,使决策更加科学、更加全面、更加准确,从而防止个人专断,最大限度地减少失误的发生。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集体决策这一科学的工作方法却被一些有私心杂念的人歪曲了,导致集体决策在落实中变味走样。比如,有的人认为“法不责众”,组织集体决定,板子打不到个人,正如同“中国式过马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而抱着一种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于是便通过“集体决策”给违纪违规行为套上“民主决议”的面具,从而都能尝到“利益均沾”的甜头,实现“抱团牟利”“利益均沾”的目的。时下,有的人认为这是“一把手”提议的,又是为大家“谋福利”的“好事”,自然也就“见好就收”;有的人认为“集体决策”能免责,“组织行为”难追责,自己从中“分一杯羹”也是理所当然的;有的人则认为自己算不上“一根葱”,“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一切都看领导眼色行事,领导说东不敢指西;还有一部分人则明知集体违规不对,但认为“枪打出头鸟”,提不同意见“伤感情”,影响“团结”……就这样,集体决策失去其本来的意义,用“集体决策”这个“挡箭牌”行“集体违规”之实,进而让“集体决策”沦为违纪违法的遮羞布。

  “十八大后仍不收敛、不收手,这起案件,可以说是近年来我市查处的单位前后两任主要负责人‘前腐后继’的典型案件。”鼎城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如是说。事实上,此案的典型就在于,该案是借集体决策名义行集体违规之实。涉案公司领导班子编造种种理由,以通过“集体决策”为幌子搞“利益均沾”,用公款购买手机,配备加油卡供私车使用,并谋求小团体利益、侵害广大群众利益。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当然,玩火者必自焚,李新国、粟许波因涉嫌严重违纪,同期被鼎城区纪委立案审查,其他涉案人员均已受到相应的惩处。

  实际上,人数多寡并不是衡量制裁与否的依据,党纪国法在很多方面都体现了“若众犯法,法亦责众”的精神。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七章第七十条明确规定借集体决策名义集体违规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相关司法解释中也有,“以‘集体研究’形式实施渎职犯罪,应依法追究负有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上述案例再次印证了“上梁不正下梁歪”的道理,进一步警醒在贯彻落实新《条例》时要聚焦“关键少数”,特别是各级党组织一把手,加强对他们的纪律约束,督促他们更好地承担起管党治党责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而另一方面,也警醒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及时加强学习,把铁的纪律刻印于心,要从“集体决策”导致“集体问责”中汲取教训,从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角度出发,认真贯彻落实集体决策的原则,真正加强责任意识,在其位谋其政,握紧权负好责,绝对不允许再拿“集体决策”当做违纪违法的遮羞布。(余达 郭凤华)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