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8月28日讯(记者 唐频辉)“湖南人均啤酒消费量10升出头,不足全国水平40升的一半,居全国省会城市倒数第二,原因何在?如何破局?”“湖南啤酒市场已经进入寡头竞争状态,前5大啤酒集团的市场占有率超过80%,同质化竞争非常激烈,如何抱团将湖南啤酒消费市场蛋糕做大?”
8月27日,“砥砺前行40年 走进湘酒企业”活动走进燕京啤酒(衡阳)有限公司,湖南省经信委、省商务厅、省食药监、省酒业协会的相关领导与燕京啤酒(衡阳)有限公司董事长屠玉炯等相关领导举行主题调研座谈会,深入探讨湖南啤酒市场存在的困境、如何做大湖南啤酒市场、品牌抱团发展等问题,并纷纷为湖南啤酒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出谋划策。
湖南啤酒人均消费量不足10升,全国倒数第二
改革开放40年来,啤酒行业进入寡头竞争,前5大啤酒集团的市场占有率超过80%,人均消费量却成下降趋势,这一问题成为现场讨论最为激烈的一个话题。
“湖南人均啤酒年消费量为10升出头,与全国人均年消费量40升相差甚远,全国倒数第二。然而,全国各大知名啤酒品牌纷纷在湖南各地建厂,湖南啤酒的总产能达270万吨,产销严重不平衡,是目前湖南啤酒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座谈会现场,湖南啤酒分会会长单位燕京啤酒衡阳有限公司总经理屠玉炯抛出这一现状,并引发激烈的讨论。
湖南人均年啤酒消费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是不争的事实。屠玉炯将湖南与全国多个省份进行对比,“在人口和经济总量差不多的情况,湖南衡阳的啤酒消费量只有湖北襄阳的五分之一不到,湖南过10万吨的啤酒厂仅燕京一家,但湖北过40万吨的啤酒厂就有3家,别的地方喝啤酒是按‘件’,湖南喝啤酒是按‘瓶’,差别就是这么大。还有一个现象,就是湖南与外省交界处地区喝啤酒氛围明显比别的地方好,由此可见,湖南喝啤酒的氛围远不如其他省。”
屠玉炯表示,这与湖南长期文化饮食积淀不无关系,也让湖南的啤酒企业发展严重受阻。“对于啤酒企业,要做的就是不断修炼内功,把啤酒品质做好,消费者是用胃来尝啤酒的,只有啤酒的风味保持稳定,才能抓住消费者的胃。”屠玉炯表示。
同时,屠玉炯建议政府及职能部门、新闻媒体要加强对啤酒的正面宣传,把人均啤酒消费量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作为一项服务于企业的工作来倡导,共同营造爱喝啤酒的良好氛围。
湖南啤酒总产能达200万吨,去产能化迫在眉睫
与湖南人均年啤酒消费量不足对比明显的是湖南啤酒的产能,全国五大啤酒品牌(燕京啤酒、雪花啤酒、青岛啤酒、百威啤酒、嘉士伯)纷纷在湖南建立了两家以上的工厂,加上珠江啤酒、七箭啤酒、拜会啤酒等地方品牌,共计21家企业,总产能达到200万吨。
“产能大量过剩,是不争的事实,去产能化迫在眉睫。”屠玉炯表示,湖南啤酒企业50%左右的生产能力被闲置,啤酒厂是用水大户,对环境有一定污染,在产能大量过剩的情况下,建议相关部门不再给予批复建新厂,同时,对一些生产能力不达标的小厂进行关闭,保护啤酒产业链条不受破坏。
一些啤酒小厂生产的啤酒品质不过关,仿冒大企业的产品,破坏了消费者对啤酒整体品质的认识和整个啤酒产业链条,要坚决打击。
“我们生产一个专用瓶成本需要一块多,回收价格在3毛左右,一些小厂却以5毛、6毛的高价格回收,用来装他们生产的普通啤酒,”屠玉炯呼吁,省酒业协会和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快啤酒标准和啤酒瓶标准的修订完善工作,特别是啤酒瓶标准,对于啤酒专用瓶在标准中明确“专用”,保护大企业的商标权和品牌权。
这一建议也得到了在座相关领导的认同和支持,纷纷表示,“要加强监督和执法力度,打击破坏行业的蛀虫,维护行业的良好健康发展秩序”。
喝啤酒有啤酒肚、痛风?啤酒:不要当“背锅侠”
在屠玉炯看来,外界对啤酒的一些错误解读让啤酒成为名副其实的“背锅侠”,成为啤酒文化推广障碍,比如喝啤酒会有啤酒肚、啤酒嘌呤含量高喝多了会痛风等。
“其实,啤酒是用优质的水、粮食和啤酒花酿造而成的液体面包,富含人体必需的18种氨基酸,喝啤酒对人体有百利而无一害,一瓶啤酒的嘌呤含量与一个苹果的嘌呤含量是差不多的,喝啤酒不可能导致肥胖喝增加尿酸。”屠玉炯还列举了“啤酒厂员工喝啤酒多但得痛风的人几乎没有”的现实案例来佐证。
对此,屠玉炯和现场与会相关部门领导们深入讨论,觉得只有啤酒行业共同携手,对外自上而下做好啤酒正面宣传和引导,对内修炼内功,避免相互诋毁和不当竞争,才能共同做大啤酒市场这一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