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县市区扫描】千年岳阳县,含文吐秀写芳华

来源:红网 作者:张渠鹏 编辑:张兴诚 2018-07-20 14:23:44
时刻新闻
—分享—

【改革开放四十年·县市区扫描】之“40年40县”系列述评,今日聚焦岳阳县

  吟诗咏志,文为心声。岳阳县随处可见的诗词墙、亭、碑、廊,在红色文化的浸染下,把巴陵圣地的久远,轻松而酣畅地表达。穿越近40年时光去打量,“中华诗词之乡”的内涵越来越清晰凸显。

  “湖中湖”“山外山”“楼外楼”,与烟波浩渺的八百里洞庭交相辉映。岳阳县一方神奇山水在厚重文化气息的蒸腾下,以梦为马、砥砺前行,全域旅游唱出了巴陵儿女共同的心声。

风光旖旎的铁山水库。

  巴陵文化,咏叹亘古豪情

  南来北往的游客,纵使有一万种“爱岳阳县的理由”,最终集中起来就是一点:丰富。不论你喜欢的是前卫还是复古,古老还是现代,你总能在岳阳县体味到一丝称心适意的文化气息。

  岳阳县古称巴陵。作为湖湘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自西晋太康元年置县,至今已近2000年。商周古遗址、鹿角古窑、凌云塔等,为岳阳县文化魅力涂抹了一层斑驳的色彩。

  “中华诗词之乡”的美誉声名远播;张谷英村民俗风情浓郁;既粗犷朴实、又细腻生动的巴陵戏雅俗共赏;登高大云山,于袅袅梵音中感受道教文化的氤氲气息;赏一曲巴陵皮影,听一段岳阳花鼓,瞻仰兰泽烈士墓,探访湘北特委旧址,这片浸染先烈鲜血的土地,非物质文化和红色文化在这里珠辉玉映。

  留住悠久历史,造福巴陵人民。改革开放以后,岳阳县对流传至今且影响深远的民间文化进行挖掘整理,本着打造一批精品,提升一方文化气息的初心,搭平台,树品牌,各美其美的多元文化,正在滴灌这片土地春暖花开。

岳阳县黄秀农耕文化园。

  山水美食,定格优雅记忆

  枕洞庭,傍名楼,气候温润,岳阳县拥不可复制旅游资源。

  泛舟东洞庭,芦苇荡里观碧水听涛声,坐看江豚鱼跃、飞鸟嬉戏,体味生命的灵动与静美。铁山库区,群山矗立,百态千姿,“天然氧吧”的惬意,云缭雾绕的缥缈,绿水青山浑然天成。去一趟张谷英村,穿巷道,跨天井,入米坊,登绣楼,环畔溪走廊,走百步三桥,怀一份敬畏,感悟张氏家族“耕读继世,孝友传家”家风,可以拾掇聚族而居的愉悦和厚重。

  背靠月形山、面朝渭溪河的张谷英民俗文化村,结伴大云山国家森林公园和相思园风景区,携手库容6.8亿立方米的人造天河铁山水库,簇拥着八百里洞庭,蓝天白云、碧水青山,湖上湖、山中山、楼外楼的奇特景观相映成趣。岳阳县遗存先秦文化遗址100余处,岳飞点将台、杨幺寨、牛皋墓等古迹,以及以新墙河抗战史陈列馆为代表的红色遗址,让人在游玩和瞻仰之余,倍感舒畅惬意。

  去一趟岳阳县,不但能美了你的眼,还能丰盈你的胃。筻口的愣崽鱼、黄沙街的百页、步仙罗内的土鸡、杨林的肉鸽、柏祥镇的土潲猪肉、鹿角的瓦子鱼……餐桌上,无论浅尝辄止还是狼吞虎咽,唇齿留香后,定让你如痴如醉。衔一颗时鲜麻塘草莓,啖一枚贺耕九蓝莓、嚼一口黄沙街苹果桃……茶余饭后,再泡上一杯洞庭春茶,生活的优雅闲适,尽在岳阳县山水孕育的无边旷达里。

  摘文化之邦、鱼米之乡美誉,巴陵儿女巧手装扮。阔步新时代的岳阳县,已成为京广铁路线上的一座明星城。

岳阳县委书记田文静调研张谷英村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工作。

  旅游兴县,书写精彩华章

  择一地停泊,遇一缕书香,时光深处,心暖花开;牵一方美景,守一份执着,微笑向暖,岁月留香。有资源禀赋,有小康梦想,有奋斗激情,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

  如何把当地资源优势变现,让岳阳人的日子越来越滋润,岳阳从全域旅游里尝到了甜头。岳阳县委书记田文静指出,岳阳县全域旅游规划应结合县情实际,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统一,突出岳阳县旅游文化特色,要收集历史资料,挖掘文化内涵,要在保护群众利益和自然景观的基础上,看准看细问题,做实做好旅游发展。

  斗笠、镰刀、锄头、石碾、油灯……岳阳县黄秀农耕文化园,用巴陵农耕文明历史诠释当地丰富农耕文化内涵,大力发挥乡村旅游,走出了一条以全域旅游带动就业和精准扶贫的强县之路。该文化园2017年入选湖南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点)。

  利用本地丰富资源发展全域旅游,其实富足的不仅仅是政府的收入和群众的腰包,最关键,它让滞后的传统农业看到了新的发展曙光。因此,从传统的刀耕火种,到全域旅游的开拓创新,岳阳县一直在“上下求索”。党委统筹、政府主导、市场引导、项目带动、全民支持,全力开发旅游产品,打造“一乡一景”,岳阳县向“全国旅游强县”的目标发起了冲锋。目前,岳阳县年旅游人数已突破100万人次,境外游客呈现稳步上升的势头。

  岳阳山水如诗画,历尽沧桑显繁华。享受湖光山色的美好,探究吴楚文化的渊源,巴陵圣地的古老身影,已在近40年的改革发展中,碰撞出了新的火花。把一方秀美山水浸入那段悠久隽永,聆听历史的回声,乐见澎湃的奋进之水在今天的巴陵大地流淌。

  文/张渠鹏

  专题:逐梦新时代·县市区扫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