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晚清干国良臣——陶澍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李定新 陶稳固 编辑:洪政 2018-07-16 17:40:20
时刻新闻
—分享—

  陶澍(1778-1839) 清代两江总督,清代经世派主要代表人物。字子霖,号云汀。湖南安化县小淹镇人。早年就读于长沙岳麓书院。嘉庆进士。先后任监察御史,户部、吏部给事中,川东道,山西、福建布政使。道光年间,官至两江总督,兼江苏巡抚、两淮盐政。任内督办海运,剔除盐政积弊,兴修水利,设义仓以救荒年。积劳成疾,病逝于两江督署,赠太子太保衔,谥文毅。著有《印心石屋文抄》、《陶文毅公全集》等。

  1839年农历6月初二,正值清王朝在内忧外患的风雨中飘摇欲倾、中国屈辱的近代史即将掀开第一页之际,被视为清王朝中流砥柱的“干国良臣”两江总督陶澍积劳成疾,带着“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的遗愿与世长辞。处于中国历史转型的关键时段,动荡的岁月很快如过眼烟云将他的丰功伟绩逐渐遮蔽。

  盛世兴文。随着近年来湖湘文化研究的深入,陶澍的名字如吹沙见金,作为“湖湘人才领军人物”和“清代中国经世致用第一人”再度引起世人的关注。他的不朽功勋和清廉形象慢慢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耕读相传家风清正

  陶澍出生安化河曲溪,世代为农,勤俭持家。至太高祖陶耀祖“方有干略,手置十余庄”,又“好读书,建馆延师”,自此家世耕读相传。祖父陶孝信赠儒林郎、翰林院编修。父亲陶必铨自幼颖悟,博学多识,然“省闱十次,终不遇”。终生以教书授徒为业。也因此对陶澍寄予厚望,用心辅读。陶澍的名字寄托了父亲望子成龙、“以泽苍生”的思想。陶澍曾自称:“少时尝拾薪、摘茗叶,市米以就学”。“出自草茅,耕读相承”。

  陶澍从小聪慧过人、志向远大。7岁随父读书,“自幼跬步弗离”。13岁代父为榨油坊作联:“榨响如雷,惊动满天星斗;油光似月,照亮万里乾坤”。以罕见才华和惊人志向震动乡里。23岁参加湖南乡试,取为第30名举人。25岁参加会试,一举高中,成为清代安化第一名进士。父亲为勉励儿子登科之后勤政廉政,发榜之日赋诗一首(《放榜日示男澍》),其中“十载莹窗酬翰墨,一时鸿渐向朝廷”等名句陶澍常常吟之诵之。27岁陶澍离家北上,赴京任翰林院,自此 踏上30余年的宦海生涯。

  陶澍对子女教育甚严,女婿胡林翼少不更事,“书底不硬”,陶澍请来名师蔡用锡专授经世致用之道。胡林翼自此发愤读书,“兵政机要,探讨尤力”。后来,胡林翼成为湘军主帅,威震朝野。

  陶澍对儿子陶桄要求更严,多次告诫陶桄“立经世志,读致用书”。因陶桄体质欠佳,影响读书,后来仕途不显。赏二品顶戴,晋授资政大夫,著有《慈云阁·小石屋诗抄》。

  锐意改革励精图治

  陶澍所处时代正值地主阶级改良思想逐渐萌芽之际、洋务运动呈风雨欲来之势。“少负经世志”的他从政伊始,便旗帜鲜明地站在了改革派的行列,鄙弃厚古薄今、空谈义理,重视实践,求真务实。主张通经、宗经,以为致用。他认为:“天下有一物即有一象,有一象即有一理。或近取诸身,或远取诸物,吉凶悔吝,丝毫不容假借”(《陶澍集》,岳麓书社1998年版)。每到一处,必通过经世致用之学,培养革故鼎新之才,推行改革,除弊兴利,造福一方百姓。道光之前,有清一代地方漕粮送京以河运为主,官办专卖,各地官员雁过拔毛,恶薮丛生。改革派多次倡议海运,皆因各种原因遭到保守派的坚决反对而无法施行。道光初年,陶澍经过反复实地调研后提出:“当以海河并运为宜”,“专办海运,则恐商船之不足;专办河运,又恐浅水之难恃。惟有两者相辅而行,可期无误”(《陶澍集》,岳麓书社1998年版)。并具体提出松、常、镇、太仓之漕海运,其他地方漕粮仍由河运。陶澍的意见为道光所接受。主持海运期间,陶澍“宵旦讨论,寝食筹度,徵之属吏,质之滨洋人士,诹之海客畸民,众难解驳,愈推愈审,万举万全”(《魏源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首倡海运成果,是陶澍领导下,中国近代地主阶级改革派所取得的第一个巨大成果。

  明清以来,纲商世世相承,与盐政官员勾结,把盐业当做世袭家业,垄断专行,不许他人染指。道光十二年(1832),陶澍在淮北改行票盐,规定不论何人,只要照章纳税,均可领票运盐。“是岁海州大灾,饥民赖此转移庸值,全活无算”(《清史稿》)。大灾之年,没有饿死一人,灾民衣食无虞,票盐制取得巨大成功。两淮盐场由“商疲、丁困、引积、课悬”的危困局面,转变为“盐销、课裕、商利、民便”的兴盛之势。

  除此之外,陶澍还治水方面进行了改革,如打破陈规,“撤闸通海”治理吴淞江域等,均取得了震惊朝野的空前成功。这些成绩的取得,都与陶澍敢于革故鼎新,推行“农商并重”的从政主张有关。在他的管领下,商人合法权益得到了保护,政治地位明显提高,各项政策得到有力推行。

  陶澍锐意改革,励精图治的同时,十分体恤民众,关心百姓疾苦。强调为政要为民着想,不能专事严刑峻罚,苛刻冷酷;必须“宽严适中,德刑并施”。每遇灾荒,总是深入灾区,及时赈灾。他写过许多诗都与百姓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如“常恐七尺身,远愧一囊粟。”“谁知盘中芽,多有肩上血。”“平生衣食志万家,自顾挟持无纹缕。”等。他的泽苍生的民本思想,得到了百姓的公认和回报。嘉庆二十年,陶澍在江南视漕事竣,“回京复命,江南人至于攀辕洒泪,又于扬州之雨花庵设立长生禄位”。(《陶澍集》下册第141页,岳麓书社1998年版)。在安徽赈灾,“流移、老疾、孩稚,皆有所养,民不知灾。后芜湖绅士建旬宣康保之坊。”当陶澍离开川东时,重庆阖郡老少随行相送,依依不舍。当地绅士作歌记之:“来何暮,去何速,何时再来蜀民福。”(《陶澍集》下册第621页,岳麓书社1998年版)。陶澍病逝,“讣音所至,官吏军民莫不陨涕,两淮盐商感公德惠,重金赙奠”(《陶澍集》下册第910页,岳麓书社1998年版。)

  廉于政事克已奉公

  陶澍出身贫寒,了解世情民生,洞悉社会弊端,立身清正严明,实事求是,凛然而有正气。从政之后,给自己写了一副对联作为座右铭:“要半文,不值半文,莫道人无知者;办一事,须了一事,如此心乃安然”。强调“为官其本,莫重于廉,廉则一介无私”。

  陶澍任两淮盐政后,按例每年养廉银有5000两,他认为自己的奉禄“已极优厚”,而将每年银两上缴国库。任两江总督后,两淮盐政衙门照例每年支付“赏需银”2万两,被其力拒,并明令裁革。

  陶澍回乡祭祖,从南京运回18艘装满货物的大小船只,被人告发为金银财宝,道光派钦差查验,结果是18船石头。道光询其故,答曰:“臣在外几十年,位至总督,回乡祭祖,人尽皆知。今官船浩荡,既装门面,亦壮君皇声望也。”道光闻言,大为惊喜,自此愈甚赏爱陶澍。

  陶澍之廉,影响到家人。轻钱财、秉廉洁、重名节、求学识,成为陶氏家风。其逝世之后,“淮商感公清德,敛白金四万两为赠,徘徊于门不敢进,乃由公门下江夏陈君銮以献。夫人问曰:‘吾夫子受尔辈金乎?’皆曰:‘未也。’夫人曰:‘是,不可以死后污我夫子。’却,不受。”(《陶澍集》,岳麓书社1998年版)。

  左宗棠跟随陶澍多年,恩深情重。陶澍逝世后,夫人对左宗棠说:“夫子生无亏,死无歉,家世儒素,生计非所求,所求得师教子。”(陶澍之婿胡林翼:《陶母黄夫人墓志铭》)。左宗棠感恩于怀,为辅育陶澍之子陶桄,在陶澍老家安化小淹住了整整8年。

  重教兴学荐才举贤

  陶澍一生勤奋好学,科举出仕,对教育十分重视。为鼓励晚辈读书上进,自己省吃俭用,资助赴考学生川资。曾捐赠田亩,重修安化学宫。陶氏四续族谱时,亲撰《资江陶氏族谱规条》,规定“族中有入学者,给钱十千。出贡者给八千,中举者给百千,会试中进士点翰林者,另为从优帮给。”

  陶澍认为:书院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出人才的关键之所。“书院之设,所以佐学校、广教泽也。”(《陶澍集》,岳麓书社1998年版)。 每到一地任职,陶澍都以新建、扩建、改建、重建、修复等各种形式建设书院,并捐赠、资助书院银两、田地,作为书院经费,包括学生膏火费、助学金。陶澍入仕后为主捐建的书院有崇文书院、敬阳书院、钟山书院、金沙书院等共有15个。

  与此相关,陶澍还大力发现、拨举人才,凭自己的人格魅力和胆略才识,荐才举贤,团结了一大批经世人才,形成了嘉道年间经世派人才群体,并且直接催生了咸同年间以湘军为主力和中心的人才群体,也正因此,被后人誉为“湖湘领军人物”。围绕在陶澍身边的有贺长龄、魏源、包世臣、龚自珍、林则徐、左宗棠、胡林翼等,无不是当世精英人杰。正如有的学者所称,陶澍是道光以来全国人才中的“黄河之昆仑,大江之岷”。(李定新 陶稳固)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