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8年,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风雨兼程,40年波澜壮阔。
40年来,湖南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在改革的大潮中,谱写了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建设的崭新篇章,也在湖湘这块热土上留下了砥砺前行的改革印记。
为了回顾发展历程,感受改革精神,梳理经验成果,进而凝聚“创新引领、开放崛起”共识,激发奋进动力,担当新时代新使命,红网理论评论中心特推出系列评论。
随着改革开放一声春雷响,中国开始了大刀阔斧的科技改革创新。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在科技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许多领域从落后到引领世界潮流,实现了华丽转变。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首次访问日本时,参观并乘坐了日本新干线。当时全世界仅有日本两条高速铁路,时速可达210公里。而此时的中国还在使用蒸汽线路,时速只有40公里,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让邓小平同志百感交集。那么四十年来的今天,中国已经在高铁建设方面处于世界领先。
“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强大的科技势必要以强大的人才队伍做后盾。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文盲率高达80%,科技人才更是相当匮乏,十一届三中全会出台了科技人才政策,中国随之掀起的留学潮,却出现“走出去的多回来的少”的逆差局面,令人无奈叹息。但其中不乏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所长吴健一样学成归国的有志之士,至今吴健所长都在感叹自己得益于改革开放大潮,公派留学法国。吴健归国后时隔数年以访问学者再次访法时,法国的海报上赫然写着“当心中国人已经赶上来了!”,在法国的恐惧中,我们似乎感受到了他们对正在崛起中的中国心怀恐慌和敬畏之心。
应该说,在这一全国性重视科技创新的大背景下,湖南走出了一条科教强省的新路子。省委书记杜家毫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创新引领的核心是科技创新,尤其是这个信息化新时代。往近了说,这次长沙橘子洲头举行的“媒体艺术之都——数字光电烟花秀”,智慧的湖湘人们以烟火为载体,融合现代科技,一场精美绝伦的视觉盛宴着实惊艳了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员及51个国家的青年代表们。国家要强盛,人民生活要富裕,都离不开强大的科技,展望改革开放40年后的中国,必将是继续引领新一轮科技创新的弄潮儿。
而科技创新的保障在于人才建设。为加强湖湘人才群队伍建设,加快科教兴湘计划,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湖南大力推行芙蓉人才行动计划,实行引才、聚才、铸才、育才、扶才、优才等六大人才工程。“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岳麓书院这副名联,精准诠释了湖南自古至今英才齐聚的盛况,也为湖湘大地科教与人才的发展奠定了深厚文脉基础。
回到最根本的问题上来,科技要创新,在于人才,而人才则要依靠教育。中国教育体系在这40年间同样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从建国初期文盲率80%到1986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从1977年恢复高考610万人参考录取率不足7%到2015年高考考生942万录取率达74.3%,从最初仅有404所高校增至2016年的2595所,从2002年初步建立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到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首次突破2万亿元,而且还在不断逐年增长。曾经被誉为过独木桥式的高考现已革新为分类考、综合评价等多元化录取方式,自考及成人继续教育也不失为当代人们接受高素质教育的一种途径。“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这是党和国家对13亿中国人的承诺,从这40年间一系列数据可以看出,这庄严的承诺正在变成现实。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无论是教育公平上,还是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综合性改革,湖南教育改革亦取得了可喜成绩。
总之,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最初的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到把科教兴国作为基本国策,再到推行人才强国战略,这一系列伟大的历史决策,改变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科教兴国也并非一句空话,它是建立在我国坚持以教育为本,提高国民科学文化素质,打造高科技人才队伍的基础之上。改革开放离不开科教的互动式发展。
文/杨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