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记者 卢欣 长沙报道
1987年,18岁的阳吉长刚分配到娄底某重工业厂,便做了一件“出格”事——发动100多人将“脏、乱、差”的车间打扫的干干净净,在厂里出了名。
90年代,这位“重点培养对象”不顾挽留,南下深圳创业,又一次引起轰动——在一个野蛮开荒市场,他组织了第一家行业协会,“不搞竞争搞合作!”
2016年,44岁的阳吉长涉足未知领域,用最新的互联网技术,将最古老的中药推向世界。
伴随着改革开放脚步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似乎都有一种品德,他们被时代助推着,伴随时代成长,最后深深打上时代的专属烙印。于阳吉长而言,回顾波澜壮阔40年,脚步更清晰,更坚定;展望未来,一切都可期待。
坚守者
阳吉长对药的理解,来自父母哄骗喝下的一碗苦涩味道,这是他中药情节的初始。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长沙知名度颇高的长沙惠泉中草药店中药诊所,是阳吉长家族一位长辈所开。时时翻看的老照片,成了阳吉长对中医药传承的又一情怀。
高中毕业后,阳吉长惊讶地发现,身边的人纷纷改吃西药,“动刀子”成为常态。时间再推移,中西医之争甚嚣尘上,双方经常“打架”,中医屡败下阵来,被诟病“不科学”。
中国中医药文化传承千年,神农尝百草以身试药,华佗发明麻沸散首度提出外科开刀治疾,张仲景书写《伤寒杂病论》,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这些都是我国中医文化的精华。阳吉长对这一国粹从未有过怀疑,纵观中医困境,他认为,改革开放初期,对于昂首奋进的老百姓来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最快捷的办法。
中医薪火相传数千年,一度明珠蒙尘。而近年来,国人越来越注重健康养生,中医药越来越显示出独特价值。
尽管如此,阳吉长仍觉得这过程太缓慢。“国内将中药做到极致的中医馆没几家,许多千年古方未被挖掘。”2016年,阳吉长偶得一些古方,他决定从零开始,布局中医药领域,誓将深闺中的中医药推向世界。
目前,阳吉长经营的连锁中药房谷医堂在长沙共有11家分店。值得一提的是,店内售卖的并非市面流通的常规药,而是通过自主研发古药方所得的中医药。
翻译者
阳吉长的办公室内,摆放许多着互联网营销类的书籍。二度创业,他将自己定位为翻译者,而媒介便是互联网。
随着数字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手机应用呈现出了爆发式增长。将老物件塞进新载体,是这位翻译者在做的事情——他将中医学知识漫画化、碎片化,呈现在读者面前,“《本草纲目》不好吗?很好,却鲜少有人阅读,而通过漫画等新媒体形式普及《本草纲目》的知识,不仅老年人喜欢,青年人也愿意阅读。”让他高兴的是,其所著一篇关于减肥的文章,网络点击量突破10万,成为爆款。
最古老的中医,与最先进的互联网技术相结合,这是时代送给中医的一件礼物。阳吉长还在推进互联网+医疗,慢性病、常见病患者在当地做完检查,通过线上问诊将数据上传到合作平台,异地的名医可为其诊断。目前,该合作平台有百余湖南名医入驻。
“中医是否科学?”这个世纪之问,在阳吉长800平方米的研发室内,也许可以找到答案。在这里,15个科研人员用现代化学从中药得到分子,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这些分子的作用,向世人翻译中医密码。
感激时代
40年,有人用来怀旧,有人用来展望,阳吉长属于后者。
2015年注册谷医堂之前,阳吉长已是“人生赢家”。最初,他花4000元,用3个月,从最基础的互联网优化学起,现在,他自诩为最懂互联网的老中医。
回望二次创业路,阳吉长很感慨,“成功其实并不难,做对社会有利,一切水到渠成。”让他很高兴的是,去年,谷医堂投入近200万科研经费,国家补贴了75%,“现在,国家的政策非常好,只要想做,只要有益,国家便会支持!经济发展,科技发达,国民富裕,可以支撑任何产业崛起。”
虽然,国家对中医药发展十分慎重,但在阳吉长心中,未来清晰可期。
一个成熟的创业概念,便可结出丰硕的果实,这是他眼中,创业者的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