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搬迁故事】再见,打地铺的日子!

来源:红网 作者:李慧 编辑:高芹 2018-06-22 14:14:56
时刻新闻
—分享—

凤凰县易地扶贫搬迁点廖家桥安置区。

  【搬迁故事】新化搬迁户:下雨用篷布遮屋顶的日子终结了
  【搬迁故事】“农民变市民” 鹤城搬迁户向往的生活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李慧 凤凰报道

  对20多岁的兄弟俩来说,今年最高兴的事是再也不用打地铺睡觉了。为什么要打地铺,又为何不再打地铺?

  20多年来,这两兄弟一直睡一起,共睡一张床,同睡地铺。弟弟杨政飞说,“每次回来临时搭铺睡觉,赶上家里来人时一间房三个地铺。”原来20多年来,一家四口挤住在2间小木房里。

  现在,兄弟俩终于和打地铺的日子说再见了。他们享受了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搬进了凤凰县易地扶贫搬迁点廖家桥安置区。

  采访那天,是他们集中搬家后的第5天,三室一厅的房子只是简单放置了几张床,一套吃饭桌椅,我吃惊问:“你们全部搬完了吗,只有这么点东西啊。”妈妈唐古妹回答,原来家里也没什么东西,老物件基本都用不上了。

  杨政飞高兴说:“20多年来我终于可以体验在家一个人睡觉的舒坦了。” 唐古妹却笑得灿烂,因为搬迁过来自己终于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家里的生活5年来第一次有了固定来源。

  5年前,45岁的杨军因病致偏瘫,治病花掉家里所有积蓄还欠下很多债务,这个家庭一下子跌到了谷底,两个儿子还在上大学,正是需要用钱的时候……说起这些杨爸泪眼婆娑。

唐古妹在凤凰之窗文化旅游产业园蜡染服饰店卖衣服,每月1500元。

  “儿子就是我生活的希望。”为了供养儿子上大学,为了能负担得起杨爸医药费,唐古妹是哪里需要短工就去哪里打工来撑起家庭。现在家的马路对面就是凤凰之窗文化旅游产业园,唐古妹在蜡染服饰店卖衣服,每月1500元。儿子杨政飞也在旁边的店面负责牛角尖刻印,也能收入2000元一月,不仅赚了工资,一家人解决了照顾杨爸的难题。

吴梅青正向台湾游客介绍苗族服饰,织锦制作和民俗等。

  景区就在杨军家对面,而吴梅青的家就在景区,搬迁点也在附近。在凤凰县山江镇雄龙村老家寨景区,吴梅青成了凤凰铭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的讲解员,她正向台湾游客介绍苗族服饰,织锦制作和民俗等。送走这波游客,她回到家里开始拾掇家务了。

2间房,一间小卧室,一间大一点的房子,融客厅卧室厨房一体。

15岁的儿子给他在杂房上头用木板简单搭建了睡觉的地方。

  2间房,一间小卧室,一间大一点的房子,融客厅卧室厨房一体。房子里面阴暗潮湿,基本没什么像样家具,墙角到处堆满了东西,一张挂着白得发黑蚊帐的木床,吴梅青说这是她和丈夫及8岁女儿睡觉的床,每天晚上三个人挤睡在一起。“15岁的儿子给他在杂房上头用木板简单搭建了睡觉的地方,家里人一多就地上打地铺。”现在,一家人对即将入住的新房子满心欢喜。

  杨军和吴梅青的搬迁是凤凰县易地扶贫搬迁与旅游发展深度融合的体现,将搬迁向乡村游景区景点集中,这也是凤凰搬迁特色,规划与建设同步,搬迁与就业同步,如廖家桥镇安置区文化旅游产业园提供搬迁户就业岗位500个以上。同时配套基础设施,坚持安置区与路、水、电等配套,同步规划建设干线公路、全域旅游快进系统、慢行(绿道)工程等道路交通工程,配套公共服务,规划并同步实施学校扩容、医院扩容、文体公共服务设施等,切实改善居住环境。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