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品读】寻找微凉的湖南:夏入潇湘,风过不燥

来源:红网 作者:雁丘 编辑:易木 2018-06-21 14:20:46
时刻新闻
—分享—

今日关键词:生态环保

  气候与土地,从来都是一部不朽的传奇。

  就像冬日的候鸟,飞羽上总有太阳的光斑;夏至已至,满目灼人的空气里,最诱人是一丝青翠的凉意。

  适宜的温度与环境,一直是生存在大地上所有的物种,最原始的追寻。

  当6月的湖风,带着特有的咸腥拂过,那混合着草木汁液、动物气息的水雾,也在洞庭湿地的上空弥漫开来。

  夏候鸟扑扇着翅膀,落入大片的芦苇荡里;兀自生长的鱼群,在没有渔人的水下植被里惬意穿梭;上个月还在草丛里用鹿角决斗的麋鹿,如今已各自寻了清凉的所在,闭目休息……

  一个蒸腾着生命气息的夏天,正在洞庭湿地上,繁盛生长。

  然而几年前,这里并不是如此景象——候鸟不见,麋鹿难寻,滩涂湿地被黑杨侵占,游鱼只得远离水草,在湖中逡巡。

  湖区面积的缩小,直接影响了当地的气候。据湖南省气象中心的观测数据显示,2010年的湖区平均气温,比1951年时,上升了近1.2摄氏度。

  温度攀升又反过来加剧了湖区生态的恶化。候鸟来得越来越晚,水鸟的种类和数量急剧下降。不再上涨的水面覆盖不了更多的植被,曾经的“地球之肺”,难为湖南写入一丝凉意。

  “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改变来得急切而彻底。围栏、围网拆除,黑杨得以清理,湿地滩涂面积恢复,曾经绕路而过的天鹅,第一次回归了这片水清鱼跃的水域。

  如今,夏日的湖风,已在芦苇荡中滤掉了往日的灼热,独留一丝微凉。

(松雅湖垂钓。图/驴眼)

  可见的改变并非只存在于远离人烟的湿地。在城市、在河滨,在可亲可感的山水绿洲间,湖南的微凉越来越俯拾可得。

  穿城而过的湘江,不止写着生命的奔腾不息,更有着一个个沿岸所见的“凤凰涅槃”的故事。从水源的澄澈到干支流的治理,曾经累了的母亲河,如今正用重新擦净的容颜,滋养呵护生生不息的土地。

  随之而生的,是一个个遵循着自然造物循环的生态城市。

  长沙有了水清岸绿的流域生态体系;常德穿城而过的穿紫河,如今成了城市文化的碧玉带;长沙县的黑臭水体,蜿蜒成了一条条镶满绿松石的生态河流;郴州安仁县那个满目疮痍的“老鼠塘”,三年间重见绿树青草掩映,碧水回廊共倚。

  流入城市的水源在生态的理念下,重构了一座城市的底蕴。水不再是生存物资,而是承载着一河两岸的民生与文明。

  于是,目之可见的夏日清凉,在沿江的风光带上,在水边的生态公园中,在每一个晚风拂过清江水的幽幽蝉鸣里。

  夏入潇湘,风过不燥。

  文/雁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