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当一天的暑热散去,点一盘麻辣小龙虾,烤几只大虾,再配上一瓶啤酒,是很多人下班后对自己的“犒劳”。然而,近期关于河鲜、海鲜的谣言再次兴起,影响着人们的食欲。这期我们集中揭露相关谣言,让大家吃得安心。
小龙虾 我不是用来处理尸体的
●谣言:二战时期日军生化部队将经过基因改造的克氏螯虾(小龙虾)带到中国,用来处理尸体;小龙虾能够在烂泥沟、化粪池的排水口里生存,越是污染严重的河道,小龙虾的数量越多;小龙虾体内聚集了大量铅、汞、砷等严重致畸的化学元素。
●真相:果壳网科普专家瘦驼(网名)表示,小龙虾是日本人于1929年作为饲料、食物带到中国的,不存在处理尸体的情况,且那时基因概念尚未形成,更谈不上基因改造。
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助理边疆介绍,野生小龙虾生长在稻田和水沟里,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目前小龙虾绝大多数是人工养殖的,养殖基地对水的洁净度要求很高。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表示,即使水中有重金属,从生物富集的角度来说,重金属一般集中在小龙虾的头部,且不会积聚太多,消费者在吃小龙虾时只要不吃虾头即可。
青虾 线状物是精巢不是寄生虫
●谣言:在一段视频中,一名女性剪下青虾的头部,用牙签从虾头里挑出两条柔软的、易扯断的白色线状物。该名女性声称,每只青虾里都有这种“虫子”。
●真相:江苏省公安厅网络安全保卫总队官方微博“江苏网警”辟谣称,那两条“白线”不是寄生虫,而是雄虾的精巢。精巢成对出现,其未成熟时无色透明,成熟后为乳白色。对虾、皮皮虾、龙虾都有精巢,而且比青虾的更粗壮。
黄鳝 我胖不关避孕药的事
●谣言:吃黄鳝不能选又粗又大的,那些都是用避孕药催肥的。
●真相:原农业部黄鳝行业专项首席专家杨代勤指出,避孕药不仅不能促进黄鳝生长,反而会加速其死亡。杨代勤表示,黄鳝吃了添加激素的饲料后,可能出现代谢紊乱,导致抗病力差,严重时会死亡。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周文宗从给药途径角度驳斥了给黄鳝喂避孕药的传言。他指出,激素类药物有3种给药途径,即肌内注射、药浴浸泡、口服。黄鳝体滑、黏液多,很难捕捉,所以通过肌内注射给药不太可能。药浴浸泡成百上千条黄鳝,成本很高,得不偿失。如果在饲料中添加激素让黄鳝口服,则需要用到“黄鳝驯食配合饲料技术”,这种技术一般养殖户较难掌握,而且黄鳝由于味觉、嗅觉的特殊性,常常拒食有药味的饲料。
鱼 活跃点也有错?
●谣言:网传视频显示,鱼贩在水中添加了一种白色粉末后,看上去濒死的鱼立刻恢复了活力,开始灵活游动。发布者称该白色粉末为“鱼浮灵”,是致癌物,并告诫消费者不要购买、食用太活跃的鱼。
●真相:上海水产行业协会会长范守霖指出,“鱼浮灵”让鱼起死回生的谣言早在2012年就出现了。事实上,“鱼浮灵”既非回生神药,也无毒害,而是固体双氧水。范守霖强调,在活体水产品运输过程中,“鱼浮灵”能迅速为鱼、虾、蟹等提供氧分,是国家允许使用的药物,合理使用不会致癌。
三亚海鱼 我没泡过福尔马林
●谣言:海南省三亚市一名女子因在市场买鱼时闻到异味,便在网络论坛发帖称,最近气温升高,三亚市场上的摊贩用福尔马林(甲醛的水溶液)来为海鱼保鲜。
●真相:在海南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的指导下,三亚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对辖区内农贸市场、超市的水产品开展了近一个月的地毯式排查,结果均未检出甲醛。最终,造谣者刘某秋因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被三亚市公安局吉阳分局行政拘留5日并处罚500元。
皮皮虾 硬的是膏不是胶
●谣言:在一段视频中,一女子剥开一盘煮熟的皮皮虾,从中掏出较硬的、红棕色的胶状物。该女子称皮皮虾的体内都被黑心商贩“注了胶”:“每只皮皮虾里面都有胶,千万别吃。”
●真相:成都市农林科学院水产所综合科科长魏文燕表示,视频里剥出的胶状物是皮皮虾的生殖腺,俗称虾黄、虾膏。大部分水产品、海产品都不会发生人工注胶问题,因为一旦注胶,水产品、海产品就会很快死亡。魏文燕介绍,皮皮虾完全发育成熟前,体内会出现这种胶状物,母虾的呈黄色或红色,公虾的呈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