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哮喘已成为仅次于癌症的世界第二大致死、致残疾病。今年5月1日是第20个“世界哮喘日”,今年主题是“重视气道疾病防治:从现在开始”。据中国哮喘联盟发布的全国哮喘患病及相关危险因素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约有3000万哮喘患者,发病率约为1.3%,哮喘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呈上升趋势,以儿童多发。调查显示,我国2016年城区哮喘总体控制率仅为28.5%。专家指出,通过哮喘发作征兆的早期识别,加强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有助预防哮喘急性发作,降低疾病负担。同时,春季也是过敏性哮喘的高发季节,专家提醒,如果你的孩子反复咳嗽不止,那就需要提高警惕了,因为这极有可能是过敏性哮喘“惹的祸”,而且高达20%~30%的儿童哮喘可发展为成年哮喘。对于绝大多数儿童来说,系统规范化治疗加上生活方面做好防护,完全可以达到预防和控制哮喘发作的目的。
哮喘治疗需持久,规范干预最关键
每年5月份的第一个星期二是“世界哮喘日”,今年5月1日是第20个“世界哮喘日”,今年主题是“重视气道疾病防治:从现在开始”。据中国哮喘联盟发布的全国哮喘患病及相关危险因素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约有3000万哮喘患者,发病率约为1.3%,哮喘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呈上升趋势,以儿童多发。
中国哮喘联盟总负责人、中日友好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林江涛教授在日前接受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采访时指出,哮喘是世界公认的医学难题,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四大顽症之一,近年来其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年增加,已成为仅次于癌症的世界第二大致死和致残疾病。
我国城区哮喘总体控制率不足三成
据介绍,中国哮喘联盟和全国哮喘研究协作组分别于2007—2008年和2015—2016年进行了两次全国城区哮喘患者控制现状和疾病认知程度的调查,第二次调查覆盖了我国大陆地区30个省市、39家中心。调查显示,我国2016年城区哮喘总体控制率为28.5%,与发达国家以及指南要求相比,我国哮喘防治依然面临巨大的挑战,如2004年TRAC调查结果显示加拿大哮喘控制率为47%,2005年美国REACT调查结果显示美国哮喘控制率为45%。
哮喘是由遗传和环境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而发生和发展的疾病,哮喘急性发作具有一定季节性特点,我国29个省市的回顾性调查显示,每年3月和9月是哮喘急性发作入院高峰月。哮喘患者经历哮喘发作,不但可能危及生命,而且对患者和社会也造成了显著的疾病负担。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和中国哮喘联盟10多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哮喘规范化诊治的推广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调查显示,哮喘患者住院率已下降,哮喘发作住院患者病死率明显降低。
及早识别哮喘发作征兆及时干预
林江涛教授介绍说,根据以往调查结果显示,有82.5%的哮喘患者在上次经历哮喘发作时有明确征兆,发生频率最高的三个症状为咳嗽(60.5%)、胸闷(58.8%)、气促(54.8%)。哮喘发作的中位时间为2小时,平均时间90小时。
一些哮喘患者对于哮喘的疾病认知还存在误区,最常见的是:偶尔有咳嗽和气喘,觉得不算严重,不及时就医。因此,充分教育哮喘患者识别哮喘发作的征兆,并在征兆出现到发作的时间窗内给予必要干预,从而预防或减少哮喘的发作,或减轻哮喘发作的严重程度。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殷凯生教授提醒说,即使哮喘轻微的症状也提示气道炎症没有被控制,如果不经过规范治疗,这种慢性炎症会导致气道结构的破坏,造成永久性肺功能损害。没有被控制的哮喘,无论平常症状轻还是重,由于哮喘急性发作引起死亡的患者比例是相同的。
哮喘必须坚持长期持续规范化治疗
哮喘是种慢性疾病,控制哮喘是一场持久战,无论有没有症状,哮喘患者均需要长期持续的控制药物治疗。殷凯生教授指出,不少患者在治疗一段时间后,哮喘得到了有效控制,就放松警惕,导致哮喘复发。哮喘治疗不光需要医生对症下药,也需要患者配合遵守医嘱,规范用药,积极治疗,积极随访,未征询主治医生意见,不能擅自将药物减量或停药,这样才能达到哮喘管理的最佳效果,将哮喘控制到最好。
还有些患者治疗一段时间后丧失信心,误以为“哮喘不能控制,肯定经常犯”。研究表明,经过规范治疗,哮喘完全能得到良好控制,不会影响正常生活。殷凯生教授提醒,患者需配合医生治疗,做到坚持用药,坚持峰流速和肺功能监测,定期随诊,才能及早回归正常工作和生活。
目前随着哮喘知识的普及,公众对于哮喘的认知有了显著提高。但还有极少患者,治病心切,误信偏方,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导致哮喘急性发作住院。殷凯生教授呼吁广大患者一定要到正规医疗单位就医,避免偏方带来的伤害。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组长、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学科带头人周新教授指出,哮喘的治疗要想达到良好效果,更多地取决于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正确使用峰流速仪和准确记录哮喘日记是哮喘患者自我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可有效预防和减少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对症状严重或症状不明显的患者均是一种有用的监测方法。通过患者自我监控和管理,能够实现对哮喘长期良好的控制,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疾病负担。(记者 王凯)
孩子感冒咳嗽老不好 当心过敏性哮喘缠身
春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患感冒、咳嗽的人明显增多,而春季过敏性哮喘发作也正当时。上海市儿童医院小儿呼吸科主任陆敏教授提醒,如果你的孩子反复咳嗽不止,那就需要提高警惕了,因为这极有可能是过敏性哮喘“惹的祸”。
陆敏教授介绍说:“过敏性哮喘是一种危害极大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主要是由遗传因素或过敏原、冷空气、呼吸道病毒感染等因素引起,常以喘息、气急、胸闷、咳嗽为首要症状显示,易重复发生,尤其是在夜间和早晨时分发生最凶猛。”
儿童过敏性哮喘发病的原因主要与环境和遗传因素有关。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大约30%~40%的哮喘患者有家族哮喘病史,大约50%~60%有家族过敏病史。另一方面,过敏性哮喘可能由外部因素导致,宝宝接触了过敏原之后就有可能导致过敏的发生。最常见的过敏原就是螨虫和尘螨。
此外,春天天气忽冷忽热,细菌病毒也在春天活跃起来,花粉也在空气里四处传播,孩子机能发育尚不完全,就会很容易受到侵袭。
误区:别把过敏性哮喘当感冒。陆敏教授指出,过敏性哮喘的很多症状与感冒相似,面对孩子咳嗽、喘息总不止的情况,许多家长误以为是感冒,但孩子在吃了感冒药后,病情却并没有得到缓解。事实上,孩子很可能是患上了过敏性哮喘。
大部分哮喘患者都存在过敏现象或者有过敏性鼻炎,有过敏性鼻炎的哮喘患者发病前兆会有打喷嚏、流鼻涕、鼻痒,眼痒、流泪等症状。
提示:过敏性哮喘四个信号别忽视。
陆敏教授说:“儿童发出这4个信号,极可能是过敏性哮喘。”
1.感冒后咳嗽持续一两个月仍然没有减轻,并且主要以干咳为主,夜间会加重。
2.出气时有类似高调鸣笛声或咝咝的声音,尤其是伴有湿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荨麻疹、药物过敏和食物过敏等。
3.天气变化时,以及夜间易出现咳嗽、喘息。
4.宝宝经常出长气,有憋气现象。
陆敏教授提醒:“在这些症状里,感冒后长时间咳嗽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情况。咳嗽时间长了,会导致支气管壁变厚,若不及时对症治疗,气管壁很难恢复,一旦遇到强过敏刺激,气道就会水肿、痉挛,导致分泌物不能及时顺利排出,很容易引起窒息。”
治疗:过敏性哮喘重在预防控制发作。很多过敏性哮喘的患儿家长都存在这样一种想法,以为等孩子长大了就会好了。殊不知,高达20%~30%的儿童哮喘可发展为成年哮喘。
陆敏教授说:“过敏性哮喘并不因时间的推移而消失,一部分儿童易出现反复发作的症状。当孩子还小的时候,如果没有经过系统的抗过敏性哮喘的治疗,可能会影响发育和肺功能,而且可能伴随终身。”
陆敏教授强调说:“过敏性哮喘,目前尚无根治办法。现行的治疗目标就是减少发作的次数,减轻发作程度,预防和控制发作。”
大多数儿童在室内的时间比户外要多得多,因此也更加容易与尘螨、灰尘、动物毛屑等过敏原接触。根据2015年安徽省芜湖市的住宅中空气中尘螨含量的调查研究显示,居家环境中,空气中每一克灰尘中就含有5.9微克尘螨致敏原,而每克灰尘中只需要2微克尘螨致敏原就可能引起过敏反应。2006~2007年在中国17个城市,对6304个鼻炎或和哮喘患者的皮肤点刺实验发现,每10个过敏人群中就有1个对猫狗皮屑过敏。
因此,陆敏教授提醒:“家长要格外注重在室内让孩子少与过敏原接触,尽最大限度保证室内空气和环境的洁净。对于绝大多数儿童来说,系统治疗加上生活方面的防护都能够达到预防和控制哮喘发作的目的。”
如今,很多家庭会选择空气净化器来清洁家里的空气,但细菌、病毒、灰尘等颗粒都非常小,应选用能过滤超细颗粒的空气净化设备,除了净化PM2.5外,还能有效抑制病毒、细菌、花粉、灰尘等空气有害物质,确保过敏症状患者和弱抵抗力的孩童、老人都能获得必要的保护。(胡珍)
相关链接
男孩哮喘,骨折风险高30%
澳大利亚近期一项新研究称,患有哮喘的男孩子骨折风险比常人高。
研究由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布列南·奥尔森博士领衔开展,涵盖了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91所小学的1.6万多名学生。研究人员综合分析了孩子们的骨折就诊经历、哮喘发病率和骨骼健康状况后发现,患有中高程度哮喘的男孩,发生骨折的风险比普通男孩高出三成。这一现象在女孩身上并没有明显体现。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日出版的《儿科和儿童健康》学刊上。
研究人员指出,哮喘作为一种炎症可能导致骨质流失,影响骨骼形成和再吸收机制,进而导致好动的男孩子们在激烈运动时容易骨折。患哮喘的女孩子骨折概率相对低,可能是因为女生做激烈运动的机会较少。
专家称,上述研究结果并不意味着患哮喘的孩子就不能运动了,而是提醒孩子们在运动过程中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骨折受伤。布列南·奥尔森强调,哮喘导致骨折概率增加只和炎症本身有关,与服用抗哮喘药无关,家长和孩子不必因为害怕骨折而对服药有所顾忌。 (敏稳)